在一个岗位上坚持了10年,这真的很了不起呢。你想要为他人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善良且有意义的想法。 你会有这种纠结是很正常的。毕竟10年的稳定工作会让人产生一种依赖感,辞职就意味着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或许你可以先试着在业余时间寻找一些能够帮助他人的机会。比如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加入一些线上的互助小组,通过这些方式先体验一下为他人解决问题的感觉。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你发现自己真的很热衷于这份新的“工作”,而且确定自己能够适应这种转变,那时候再考虑辞职的事情也不迟。你也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比如先请假一段时间,去深入了解你想要从事的帮助他人的工作,看看这个领域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你的期望。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改变是需要勇气和时间的,你现在的犹豫恰恰说明你是一个谨慎的人。不管最终做了什么决定,希望你都能更好地做自己💗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可能会得到社会认同和奖励,这些正面的社会反馈能够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从而增加幸福感。 对志愿者的研究发现,参与志愿活动的人报告了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这被认为是由于志愿活动带来的社会联系和目标感。 不过,也有反对者说,因为他们首先有力量去帮助别人,所以才容易感觉到快乐。 有的人生存就是问题,如何解决自己困境才是重点。 谨慎辞职是对的,担心也正常。毕竟,要从工作 10 年的地方离开,这绝对是一个挑战,需要勇气,但是更需要好好分析下,做好预案。 个人看法,你可以先把理想的工作聚焦下。 我辞职后,怎么确保基本的生存? 我辞职后,什么工作是我理想的?如何能找到? 我们能确定下一份工作的时候,再辞职了吗? 是否可以兼顾试试,再辞职? 我提供这些思考点,你可以想想哈,如果想不到,也可以问问朋友,问问 ai,都不知道,可以再找我咨询。
你好,我是咨询师肖杰。 这种情况很常见。在一个工作岗位待久了,产生倦怠是自然的。你想做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工作,这很好,说明你有很强的利他意识。 没有辞职的勇气,可能是因为这份工作的稳定性带给你安全感。要做抉择确实很难。你可以先试着在业余时间做一些志愿活动,比如去社区服务中心帮助老年人、参加公益组织的活动等。通过这些,你能体验到为他人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不会影响现在的工作。 如果在体验之后,你确定这就是自己想要的工作类型,那可以开始规划如何逐步向这个方向转变,比如先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目标工作的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路径,再考虑是否辞职。
亲爱的朋友,我非常理解你此刻内心的纠结。在一份稳定工作上坚守十年,却突然对其意义和价值产生质疑,这种感受一定不好受。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职业倦怠往往会在工作的稳定期出现。当工作变得重复、缺乏挑战,人们就容易陷入这种对工作意义的迷茫。你渴望能为他人解决问题,这反映出你内心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这是非常积极且值得肯定的。 行动方面,首先你可以在现有的工作中挖掘新的价值点。尝试和领导沟通,看看是否能承担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项目,或者参与跨部门合作,这既能让你接触到新领域,也可能为同事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你对工作价值的需求。 如果你仍然觉得现有工作无法满足你,那在考虑辞职前,需要谨慎规划。先对自己想从事的能为他人解决问题的工作做充分调研。比如你可以通过网络搜索、阅读行业报告、参加相关的线上线下分享会等方式,了解目标行业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发展前景等。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目标领域所需的技能,像是考取相关证书,或是在线学习课程。这不仅能让你更接近目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你的底气。 关于辞职的勇气,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你可以把辞职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突然的决定。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期限,比如半年到一年,在这段时间内,逐步为离职后的生活做准备,包括储蓄一定的资金以应对可能的经济压力,建立新的人际网络,拓展职业机会。 另外,你也可以和身边信任的人分享你的想法,比如家人、朋友或职业顾问。他们可能会从不同角度给你提供建议,帮你理清思路。也许家人的支持会让你更有安全感,朋友的经历能给你启发,职业顾问则能提供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 在做最终决定前,不妨制作一个利弊分析表。把辞职的好处,如实现自我价值、迎接新挑战等,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如经济不稳定、职业转型困难等,都清晰罗列出来。这样能帮助你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选择。 无论你最终决定是留在现有岗位,还是勇敢迈向新的职业旅程,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有做出正确选择并应对结果的能力。我会一直在这里支持你、陪伴你度过这个艰难的抉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