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0 10167次阅读 1个赞
咨询次数:4
咨询费用:200元
案例类别:恋爱婚姻
运用的技术:认知行为等
案例简述:
男女双方因孩子由谁带而导致的夫妻感情不合闹离婚来咨询。
咨询经过:
关于一例婚姻情感的案例报告
一、 一般资料
1、一般情况:小杨,女,29岁,中专文化,某服装公司高管。小李,男,33岁,本科文凭,某国企员工。两人是夫妻关系,通过亲戚介绍结婚,现育有一子2岁。
2、个人成长史:女方从小和妈妈关系较好,因爸妈关系不好,妈妈也一直比较黏女儿,女方一直把自己当个男孩承担家里的一切责任。男方从小父母关系也不好,其妈妈比较强势,爸爸比较老实,在家里没有发言权,因此,其妈妈几乎掌管着儿子的一切,爸爸处于“空气人”的角色。
3、精神状态:女方穿着大气上档次,说话声音高调,趾高气扬。男方穿着朴素,低头不语,有点萎靡。
4、身体状态:两人身体正常,从小无重大疾病史。
5、社会功能:女方一切正常,说是给人一种很能干的印象。男方刚从熟悉的家乡调来新的城市,新的公司岗位,从原来的领导岗位变成一个普通的员工,自感人际生疏,和同时沟通较少,回家也不怎么说话。
二、主诉:
女方主诉,两人因婆婆要来照看小孩的事而闹离婚。
三、 个人陈述:女方主述男方的妈妈要来照看儿子,女方坚决不同意,她觉得婆婆把老公已经带的这么窝囊了,她不想让她的儿子也变得这么窝囊。说婆婆老土,儿子小时候有一次感冒婆婆不送医院,非要用偏方,最后导致儿子高烧不断,被送医院,老公没有上进心,一天到晚光知道玩游戏,挣不到钱,还不及时回家,也不管孩子,让他报个班学习他也不报,给他发一些微信好的文章他也不看,自甘坠落,家里的一切都是由自己支持的,房子、水电费、小孩的早教班、营养费、保姆费用等等,男方一分钱也没出。男方主述,自己根本就不是不想回家,自己每次回家看到老婆一家人(女方父母与女方共住)抱着儿子,有说有笑,自己根本插不上嘴,感觉她们才是一家人,自己好像多余的,又想到了自己妈妈在老家可怜的一个人,想抱孙子,又不让带。渐渐的他每天下班宁愿坐在小区楼下的长椅玩手机,也不愿回家。自己之前的工作很好,是某国企一个小领导,妻子非要自己把工作辞了和她同住,可是到了这边他人生地不熟的,找了个公司,虽然也是国企,但是里面都是些年轻人,自己刚到只能从基层小职员做起,本来就觉得挺委屈的,又每天面对妻子的谩骂,自己更郁闷,说着说着,不停地搽眼泪。男方自己不是不上进,不学习,女方让他学习的都是微信里的,或是网上里的,或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培训班,他觉得学习就应该去正规的学校。
四、 观察发现:女方说话时先是坐着,说着说着就指着男方鼻子又是谩骂又是诉说,甚至想动手打男方,男方一直不吭声,低头或是朝着咨询师方向,眼中无光,充满委屈迷茫。当女方谈完后,我客气的争取了女方的意见,请她在外等候,这时男方才开口了,问及怎么不回家时,男方一下情感爆发了,哭的像个受了伤的小孩一样。女方说到自己学习时,说到了自己比男方文化水平低,说到这儿脸色明显显示有自卑的感觉,但她又说她一直在学习,学的都是微信里的心理学知识,说到这里又很自豪。
五、咨询建议
经咨询师引导及双方共同商议达成一致,双方决定回去后等到五一回老家暂时把婆婆接过来尝试一段时间,万一不行,再由男方出面做调解或把婆婆送回老家。
六、咨询师所做的
1、积极倾听,让双方自由诉说,(必要时干预或提醒)以便观察二人的互动模式。
2、在建立关系的基础上,质问女方的所说的学习,给予合理解释引导。
3、把二人分开,以便男方能够真实的表达情感,得到情感释放,获得支持。
4、单独与女方会谈,部分反馈男方的真实想法感受,顺便现场与女方演练,使其能够换位思考,理解男方。
5、与两人一起会谈,反馈会谈前后两人的肢体乃至位置的变化等等,以便双方能够达到自我觉察,相互理解。
6、双方达成一致目标,尝试把男方妈妈接过来住一段时间,以关后效。(经澄清,结婚以来女方从未与婆婆共同生活过,所有对婆婆的看法,仅是自己的预设和想象)
七、咨询结束咨询师观察到两人变化
1.女方相比之前来时,柔软了很多,不再明显的那么强势和趾高气扬。
2.男方抬起了头,敢于注视女方了,也可以部分的与女方对话了。
一、 一般资料
1、一般情况:小杨,女,29岁,中专文化,某服装公司高管。小李,男,33岁,本科文凭,某国企员工。两人是夫妻关系,通过亲戚介绍结婚,现育有一子2岁。
2、个人成长史:女方从小和妈妈关系较好,因爸妈关系不好,妈妈也一直比较黏女儿,女方一直把自己当个男孩承担家里的一切责任。男方从小父母关系也不好,其妈妈比较强势,爸爸比较老实,在家里没有发言权,因此,其妈妈几乎掌管着儿子的一切,爸爸处于“空气人”的角色。
3、精神状态:女方穿着大气上档次,说话声音高调,趾高气扬。男方穿着朴素,低头不语,有点萎靡。
4、身体状态:两人身体正常,从小无重大疾病史。
5、社会功能:女方一切正常,说是给人一种很能干的印象。男方刚从熟悉的家乡调来新的城市,新的公司岗位,从原来的领导岗位变成一个普通的员工,自感人际生疏,和同时沟通较少,回家也不怎么说话。
二、主诉:
女方主诉,两人因婆婆要来照看小孩的事而闹离婚。
三、 个人陈述:女方主述男方的妈妈要来照看儿子,女方坚决不同意,她觉得婆婆把老公已经带的这么窝囊了,她不想让她的儿子也变得这么窝囊。说婆婆老土,儿子小时候有一次感冒婆婆不送医院,非要用偏方,最后导致儿子高烧不断,被送医院,老公没有上进心,一天到晚光知道玩游戏,挣不到钱,还不及时回家,也不管孩子,让他报个班学习他也不报,给他发一些微信好的文章他也不看,自甘坠落,家里的一切都是由自己支持的,房子、水电费、小孩的早教班、营养费、保姆费用等等,男方一分钱也没出。男方主述,自己根本就不是不想回家,自己每次回家看到老婆一家人(女方父母与女方共住)抱着儿子,有说有笑,自己根本插不上嘴,感觉她们才是一家人,自己好像多余的,又想到了自己妈妈在老家可怜的一个人,想抱孙子,又不让带。渐渐的他每天下班宁愿坐在小区楼下的长椅玩手机,也不愿回家。自己之前的工作很好,是某国企一个小领导,妻子非要自己把工作辞了和她同住,可是到了这边他人生地不熟的,找了个公司,虽然也是国企,但是里面都是些年轻人,自己刚到只能从基层小职员做起,本来就觉得挺委屈的,又每天面对妻子的谩骂,自己更郁闷,说着说着,不停地搽眼泪。男方自己不是不上进,不学习,女方让他学习的都是微信里的,或是网上里的,或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培训班,他觉得学习就应该去正规的学校。
四、 观察发现:女方说话时先是坐着,说着说着就指着男方鼻子又是谩骂又是诉说,甚至想动手打男方,男方一直不吭声,低头或是朝着咨询师方向,眼中无光,充满委屈迷茫。当女方谈完后,我客气的争取了女方的意见,请她在外等候,这时男方才开口了,问及怎么不回家时,男方一下情感爆发了,哭的像个受了伤的小孩一样。女方说到自己学习时,说到了自己比男方文化水平低,说到这儿脸色明显显示有自卑的感觉,但她又说她一直在学习,学的都是微信里的心理学知识,说到这里又很自豪。
五、咨询建议
经咨询师引导及双方共同商议达成一致,双方决定回去后等到五一回老家暂时把婆婆接过来尝试一段时间,万一不行,再由男方出面做调解或把婆婆送回老家。
六、咨询师所做的
1、积极倾听,让双方自由诉说,(必要时干预或提醒)以便观察二人的互动模式。
2、在建立关系的基础上,质问女方的所说的学习,给予合理解释引导。
3、把二人分开,以便男方能够真实的表达情感,得到情感释放,获得支持。
4、单独与女方会谈,部分反馈男方的真实想法感受,顺便现场与女方演练,使其能够换位思考,理解男方。
5、与两人一起会谈,反馈会谈前后两人的肢体乃至位置的变化等等,以便双方能够达到自我觉察,相互理解。
6、双方达成一致目标,尝试把男方妈妈接过来住一段时间,以关后效。(经澄清,结婚以来女方从未与婆婆共同生活过,所有对婆婆的看法,仅是自己的预设和想象)
七、咨询结束咨询师观察到两人变化
1.女方相比之前来时,柔软了很多,不再明显的那么强势和趾高气扬。
2.男方抬起了头,敢于注视女方了,也可以部分的与女方对话了。
经验感想:
夫妻之间经常出现问题的初衷并不是对方真的做错了什么,而是我们以为对方做错了什么。我们以我们以往的经验去猜测,去假定对方会做什么,做了什么而又把这种假设当现实的去以“相应”的态度去对待彼此,于是问题就接连产生了,我们很少去反思自己,甚至从不质疑自己,我们以为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都是“正确”的处世之道。可是身为局外人的他人一看便知我们是在父母行为模式下“重蹈覆辙”。我们生活的本身除了使我们的小家庭更和谐幸福,更深的一层是我们要从原有的家庭模式中走出来,重新回归自己,过好我们的新生。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