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次数:1
咨询费用:300元
案例类别:情绪压力
运用的技术:短程动力
案例简述:
就诊者25岁。大学本科毕业。其父为乡村医生张医生,跟随我进修学习。张医生向我咨询。孩子近期有早搏,心电图显示有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拟于近期出国留学,10天后启程。请教应该带些什么治疗早搏的药物。请教过科里的其他大夫,认为带上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想进一步向我核实还需要带些什么药物。我坚持让张医生把孩子小张带来面询。经过如下:
咨询经过:
李志梅医生:你感觉怎么不好?小张:感觉有时候胸口忽悠一下,做心电图显示有早搏。李志梅医生:早搏总共有多长时间了?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小张:大概15天了。经常在头天夜间睡眠不好的时候,第二天容易出现。李志梅医生:睡好觉了,还会有早搏吗?小张:不会。李志梅医生:睡眠不好多长时间了?小张:15天。李志梅医生:15天前还好好的,然后突然就睡不好了,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小张:我就要出国留学了,想起来有些睡不好。。。。张父插话:出国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房子也找好了。关于出国的事情没啥可担忧的。。。我问小张:那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大的事情吗?张父插话:没有啊!但是出国的事也不应该有压力啊!我问张父:你儿子的心理你有感受吗?为什么你总是要代替你儿子来回答问题呢?张父:你不知道,来之前他妈妈再三交代一定得好好查查,多花钱不要紧。一定要查出病来,出国好带药。李志梅医生:睡好觉了,就没有早搏,睡不好觉就会有早搏。早搏和睡眠直接有关。睡眠就是近半个月的事情。近期以来最大的事情就是出国留学。再过10天就走了。感觉有压力吗?张父:有啥压力啊,没有压力!李志梅医生:能让孩子自己说说吗?张父:好的小张低声诺诺地说:没啥压力吧李志梅医生:一个人到国外,一切都不熟悉,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真的没压力吗?小张:还是有些压力。李志梅医生:可以说说你的压力啊张父:在家他妈妈焦虑得不得了。这该走了,又一直犯病,不知道该咋整了。这孩子内向,也很少跟我们说啥。你说也是,这一个人要到国外去读书,咋能不焦虑呢?昨晚上一直犯早搏,后来吃了两片安定,睡着了,就没事了。今天好多了。李志梅医生:是啊,这个焦虑也很正常,一个人只身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语言文化差异都那么大,换上谁也可能紧张。早搏是功能性的,只针对早搏,有啥用呢?还要疏导,你和他妈妈都不允许孩子表达焦虑,那他只能通过躯体来表达了。回去后可以和孩子就这方面多沟通。让孩子表达出来。让他知道你们能够感受到他的紧张和担忧,并能够给他稳定的支持,他的情绪就稳定了。情绪稳定了,睡好觉啦,早搏就不发做了。如果出国之前要准备药物的话,可以准备一些安定类的药物。孩子到国外有可能会有暂时的不适应的情况。焦虑情绪如果影响到生活或者学习的时候,可以适当服用一些。 小张和他的父亲表示认同 此后一周,张医生表示,回到家尽量和孩子沟通以后,孩子没有再出现早搏的症状。
经验感想:
分析:这类的事情在内科临床基本上很普遍。内科医生大多数只询问症状,针对症状来诊断,并给予治疗。但是很少问及症状的来源。这不仅不利于症状的消除,还会在心理上给于就诊者以患者的角色,而这个角色不仅仅是一时的,往往会给就诊者带来长期的甚至是一生的影响。该就诊者从一般内科临床角度来诊断:心律失常,诊断确立。按照内科常规可能要服用抗心率失常的药物。 如此,就诊者的患者角色塑造基本完成。就诊者内在的焦虑得不到解决。即便到了国外,如果遇到压力的时候,可能就会习得性到通过躯体症状来表达。久而久之,患者的角色和身份得到进一步巩固。就诊者自身就会纠缠于躯体的症状,而掩盖心理的冲突。当然该就诊者还有其社会家庭的因素和个体的性格气质因素。该就诊者内向、要强、不善表达。其父母都是心理能量比较弱,但是又比较强势。就诊者的父母不愿意看到或者接纳孩子存在焦虑不安的情绪,更不允许其表达。患者的焦虑就会通过躯体症状表达给家庭。家庭成员的焦虑受到激发再变本加利地还给患者。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全家的焦虑最终落在了就诊者的身上。如果内科医生能够践行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在诊治过程中能够了解患者的生物特质、心理因素、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并能够因势利导。就能够从深层次解决患者的症状问题。结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应该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一个就诊者的诊治过程中。当下的问题:需要内科医生学习心理学,不断体验自我,提升自我的人文修养,如此才能在工作中体验到患者的内在情绪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