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情感出现暴力危机,如何自我保护
2019-08-30   3205次阅读   0个赞

咨询次数:1

咨询费用:0元

案例类别:恋爱婚姻

运用的技术:危机干预,行为干预,认知疗法

案例简述:

温柔恬静的女孩遇上暴力倾向的男友,一步一步被侵犯自由,发现男友出轨后还遭受生命威胁。

咨询经过:

  潇潇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上海租房上班,生活规律,安心地计划着旅行、操持电商副业。  就是这么一个按部就班的姑娘,找了一个小自己两岁、本科毕业、没有固定工作、浪荡不羁的男友。男友一开始在广告公司工作,之后辞职和朋友合伙经营驾校,几个月后放弃,在家帮潇潇经营淘宝店,安分才几周又吵着要学摄影,让潇潇花大钱给他买设备,经常出差,收入不稳定,挣钱了随手挥霍。  当然,情侣之间难免磕碰吵架,吵架时潇潇几次一气之下提分手,意识到潇潇可能离开自己,男友的控制欲越来越暴露:给潇潇的电瓶车安装定位仪、家里加装摄像头。潇潇很喜欢猫咪,在家养了七只金吉拉。男友一生气会把猫剃光了毛。和好后潇潇对这些监视设备渐渐接受。 直到潇潇深夜无意中从熟睡男友手机弹屏,发现他出轨一个大十几岁的女人,矛盾彻底激化。女人是外地企业高管,未婚单身,资助男友设备费、差旅费,准备“借出”50万“创业基金”。 潇潇直接摊牌,男友先是道歉,很快转为发怒,死死掐住潇潇脖子威胁“敢分手就杀了你”,被吓到的潇潇停止了吵闹。 第二天,潇潇下班后发现男友带走很多行李出差了,似乎是要去其他地方小住,只留下信息“你想清楚了联系我,敢冷战就等死吧”。  到这个时候,潇潇才来咨询,表示很纠结,一方面被男友的暴力吓到,一方面又希望男友回来。此后的一周里,潇潇能看到家里摄像头时不时转动“盯”着自己,自己有一天上班时间骑行去稍远一点的地方办事,“蒸发”的男友立马打电话来问去干嘛了,是不是出轨,要求潇潇拍照证明。  通过两次咨询,潇潇开始意识到现在的处境自己有很大责任。过度付出、放弃隐私、自愿受控,丧失底线,且认识到这段感情不值得继续下去。我在咨询中向潇潇呈现了和暴力倾向的人在一起可能遭遇的危险,潇潇终于有了保护自己的念头,但依然依依不舍无法做出分手的决定。  在我的陪伴帮助下,潇潇的危机自救行动展开了,主动地和男友恢复微信沟通,咨询指导下,潇潇在聊天中避开分手话题,男友态度也渐渐缓和,套问出了男友还有半个月会结束拍摄返回,潇潇换了密码锁,把男友剩下的行李打包拖到门外,并把摄像头拆下来,男友发信息来质问为什么摄像头看不见了,潇潇开始沉默。做完了这些任务,我催促着潇潇赶紧搬家,并处理辞职,潇潇再次犹豫起来。  男友也并没再追问,彼此沉默了两天,潇潇反而觉得背后发凉。  这天临近下班,男友突然来信息为什么换锁了,潇潇顿时毛骨悚然,十分紧张,知道”危险分子“突然回来了,过一会儿,男友发来小视频,手里抓着嗷嗷叫的小猫,说要把猫一只一只从二十层的窗户扔下去摔死! 潇潇吓得全身发抖,一边和我保持联系,哭诉后悔没有安置好猫咪们,一边在我的指导下,报了警回到公寓,发现密码锁已再次更换,警察到来后认为是小两口家事,不愿调解,匆匆走了。  之后潇潇“失联”,直到第三天早上重新联系我。 原来,那天后来潇潇哭着道歉,最终男友开门,猫咪都好好的,两人和好,第三天一早男友还是带着行李搬走了,男友选择了“创业基金”而决定分手。而我劝解潇潇搬家,重新开始新生活,避免男友后悔有施暴的可能性,潇潇依然“犹豫”。  一个月后潇潇又来咨询了一次,反馈说,男生时不时就回到自己的住所住一两天,且网聊女孩暧昧关系不断,行踪不定。  面对后续的自救方案,潇潇没有选择继续,她告诉我:想等男友真正有稳定的新恋情了,自己才会死心搬走。

经验感想: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指受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感情,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情结。        故事中的潇潇默许侵害行为、期待犯罪对自己的关注、不愿意离开犯罪、希望犯罪得到幸福,符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咨询干预,为潇潇设计了三阶段的自救措施:        一是唤醒自救愿望,修复自我保护意识和隐私边界意识;        二是建设边界的措施,排除后续受侵害的隐患;        三是力量对抗,修复自信自尊。        只可惜第二阶段尚未开展完全,便中止了。        但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毕竟,根据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以往案例的后续治疗报道,受害者的恢复过程十分艰难,心理阴影和受害倾向伴随着后半生。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有暴力倾向的伴侣,如何避免自己“越陷越深”:        一是永远保留行动和通讯自由。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交需求处在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的中间,正如一个桥梁,链接着通往更高级的社会化的生活,象征着人的独立。        如果去哪里、和谁往来都要被控制或者干涉,那么你和伴侣之间产生了人格独立性的侵犯问题,偏离了舒适的亲密关系的轨道,独立性丧失了,个人的经济、社会地位、思维等发展也会受阻。        二是投资卷入平等。        尤其是生活在一起的伴侣,把握“平衡”是互相尊重的基本前提,不过度付出,也不一味想着占便宜。 根据精神分析中的“反向投射”,过度付出另一端是过度指责,常常有人在婚姻中挂着“我对你这么好,你竟然这样对我”的口头禅,看起来是被照顾的收益一方其实承受着精神的谴责。收回自己的“付出”,意味着克制自己的控制欲,很多人不愿意停止付出,是害怕没有理由控制对方,不肯放弃对对方的精神施压。        三是为分离做”心锚“ 常常反思自己最害怕失去的是什么,时常练习“准备失去”。        “心锚”是生理心理科学领域的一种功能,属于“条件反射”中的一种,指一种情绪/心情和一种行动/表情对应链接。        简单来说, 是指做好对某一件事具体的心理准备。        心锚是一种永久性的体验,当你建立心锚之后,那么在任何时刻你都可以得着它的力量,能更快地适应这个时刻发生的事。        为分离做心锚,能够在对方突然毫无征兆离开时,自己能够尽快接受事实并适应,减少对彼此正常生活与工作的消耗,把对个人事业发展的牵连降低。它和”依赖“是一对天敌,和”独立“是伙伴。        能够常常练习“准备失去”,那么会更淡定从容地经营当下的关系,让身边的伴侣舒服,关系反而会更融洽。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