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知己难觅
2019-10-16   2441次阅读   5个赞

        

       我常常会遇到求助者问我类似的话:“为什么没人理解我?”“没有人知道这些,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我”“只有我才知道自已到底付出了多少,承受了多少”。

        有时候,我会对他们说:就像你自己所说,这些东西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别人并不知道。所有没看到、不知道的东西,都等同于不存在。我们如何去要求别人去理解不存在的东西?何况,“理解”从来都是第一人称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别人必须理解自己,因为我们控制不了任何人;我们只能要求自己尽可能地理解别人,因为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所以,知道为何“理解”很难吗?因为“理解”本来是对自我的要求,可我们却用来要求别人。

      道理其实很简单,可这世间之事,妙就妙在:知易行难。就像我们都知道要“将心比心”,但我们常常想要的是将别人的心来多比一比自己的心。如果别人没有,就会不由感叹:知己难求。找个懂自己的人,怎么就那么难呢?

       所以,知己难觅。难觅才是正常的。

       人生最美好、最令人神往的是什么?房子、车子还是美人、美食?轰轰烈烈的爱情还是两肋插刀的友情?我想,这些都很吸引人,但都不如得一知己令人神往。但知己实在难觅,不然,高山流水为何会成千古绝唱呢?

       知己难觅,为何难觅?文艺青年们寻寻觅觅,并为此赋诗唱曲,但那些百转千回的各种表达都不如俗话来得直接——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

       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总在遗憾知音难觅,总在渴望得遇钟子期和邝文美,也许其实子期就在身边,文美早就遇见,只是我们本身不够纯净,配不上那些美好的心灵。

        因为,我们总是习惯用挑剔的眼睛打量着周围有缘遇见的人,却很少想到:大大咧咧的人,往往有颗简单的心;受人嫉妒、惹人非议的人,往往具有一定能力;能在人群中发出不同声音的人,往往诚实不虚伪;固执的人大多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狂妄的人往往有狂妄的资本;能够很好地品评各种人物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洞察力;激进的人一旦变得稳重,定有作为……

        我们对身边的人是那样的苛刻,可我们对自己就要宽容、善良的多了。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我们眼中的自己往往要比真实的自己美丽一些,所以当看到别人眼中自己的样子时往往难以接受,却不知那就是真实的自己。我们很少会去问自己:所有的抱怨和不满,会不会是因为我们不懂自我反省;觉得周围的人都太普通、平庸,会不会是因为我们既自傲又缺乏洞察力;总是津津乐道地议论和笑话他人,会不会是因为我们缺少自信,总想在别人身上找到成就感……

        真实的自我往往并不美丽,我们总下意识地趋利避害,美化自己,甚至在别人身上去寻找安全感和成就感。而如果没有足够宽容的心,包容了自己,就很难再去包容他人。

       地球上的人太多。有人喜欢游戏,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闭目听音乐,有人喜欢默默品美酒,有人在大声说笑,有人在独自看景。大家本就环境不同,观念不同,兴趣不同,性格不同,却都想从别人身上找到认同感,害怕肯定了对方就会否定自己。因为不想自己成为异类,所以宁愿把别人当成异类。如此,如何做到欣赏别人的言谈,理解别人的行为?又怎么可能找到渴望的知己?

       淡淡喜欢,真诚相待,这才是觅得知音的基本要求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那我们呢?当我们与人相处时,是和而不同,还是同而不和呢?

      建立清淡对等的关系,有自己纯粹坚固的天地,听丝竹之音遥遥举杯,坦然邀请或是不请自来……

      那些让你身心愉悦的人,不要计较他们的缺点;那些曾带给你帮助的人,不要计较他们是否在不经意间伤害了你;那些默默无闻、甘于平淡的人,要看到他们的善良和闪光之处……

      这样的相处之道,才可能得遇知音吧!

      与其怀疑别人是否真诚相待,质疑别人的势利虚伪,渴望别人的温柔相待,伤心别人的误解伤害,痛斥别人的袖手旁观,不如想想,我们又是否给予了别人愉悦、帮助、温暖、宽容与善良呢?

      我们遇见的人、关注的人、结交的人、欣赏的人……与之生活并相爱的人,时刻都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发生影响,成为照亮自己的镜子。他们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从这面镜子中看到另一个自己及所在的天地。

      知音难觅,确实难觅,当然难觅。因为那些我们渴望从别人身上得到的,希望别人做到的,其实我们自己也很难做到。

      所以,不怪你不够懂我,其实我也不是很懂你。不怪你不能成为我的知音,其实我也不配做你的知音。

      再等等吧,等有一天,我们足够美好了,一定会看到自己生命中的子期和文美。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5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