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经常说80后苦逼,我觉得,网上说得对!
如今,除了单身贵族们,80后结婚生子,逐渐成为了家长。这批家长面临着自己小时候可以随便跑着玩儿,现在却要约束孩子学习语数外的尴尬局面。一方面,80后家长觉得,生活条件好了,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另一方面,东亚的淘汰教育模式又让绝大多数家长焦虑,焦虑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以至输了整个人生。
教育作为新的三座大山,又是社会显学,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就好像男性球迷都觉得自己可以做中国男足主教练一样,妈妈们都认为自己才是更懂教育的人。
互联网的普及,丰富了妈妈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丰富了妈妈们分享自己的经验。然而,小马过河,深浅自知。拿着别人家的成功经验套在自己家的教育上,还是容易“东施效颦”。
有一些号称佛系家长,在孩子上学之前,确实能够给到孩子快乐的童年。但是孩子一上学,特别是在发现孩子在语数外方面并不是表现最好的那一拨时,会无缝切换到鸡娃家长模式——制定作息表、学习进度表,并且坚定的执行。孩子可能会不适应会哭闹,家长也会觉得辛苦了孩子,可是谁家孩子不是这样呢?可是我作为家长要对孩子负责,除了这样还能怎样呢?
其实,冷静对比一下就知道,这些年轻的家长,与“上大学时不许谈恋爱、大学毕业后儿女要马上结婚”的中年家长,是同一个思维模型——以自己认为好的方式,为孩子操心。更遗憾的是,这些家长在已经操心付出了一切之后,内心没有对自己的认可,而是充满了对孩子的内疚,对自己无能的深深自责。「我忍不住想说:一个充满自责的家长,可能很难培养出自信的孩子。」
“我是对的”、“我为你好”这两个想法,我就不展开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这些家长(当然可能也包括我本人)都希望“在快速变化的不确定的社会中,掌控更多的确定性”。
对于我这样的理工男来说,推导公式、收集信息、理性论证,从而获得确定性,是我容易获得安全感的方式。但是,越学习心理学越让我意识到,掌控更多的确定性,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全能感——“只有我足够努力,我就能把握周围的一切、甚至把控未来”。
全能感意味着确定性,确定性意味着“只有一个选项”,要么是选“无条件的爱”,要么是选“规矩就是规矩”。当然,还有另一个选项“在爱与规矩之间纠结”。是的,纠结也是一个选项,对于家长来说,家长是知道自己纠结背后的“理由”的,家长认为对于育儿做出了最好的决定。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很难知道家长纠结的“理由”,孩子那里感受更多的是“混乱”。孩子很难明白,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上次可以这次却不行,为什么哭10分钟可以,哭5分钟却不行。家长一般会说“你长大了,就应该”(很遗憾我也会对孩子这么说),可是什么是长大?为什么在另一件事上家长却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
当然,爱、规矩、纠结这三条路上,都不乏培养“成功”的孩子,但是不能因为见识了多数的成功,就默认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毕竟,所谓的“成功”,只是世俗意义上的评价,而非孩子内心的感受。至于孩子的感受,也要到孩子经历挫折的时候,才看得出来这种“成功”是稳态的,还是脆弱的。
这样的“成功”,一方面是孩子合理化了自己的处境——“我妈就这样”——不然天天面对父母对自己内心的束缚也是无法忍受的痛苦;另一方面,孩子从社会环境中(同学、文学影视作品)学习到的应对策略,也会被家长认为是言传身教的功劳。(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家长的影响会越来越小,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当然,有些家长还会去争取老师,“老师啊,我们家孩子就是XXXX,你可要对他YYYY”)这样的“成功”,如果还需要孩子在高考报志愿、毕业被催婚等方面听家长的,我不认可这种“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好奇,孩子的“成功”和“失败”该如何归因呢?当没有明确归因方法的时候,也许常见的内归因和外归因就会在家长的头脑中浮现出来——“孩子成功的地方当然是我辛苦培养的,你看我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失败的地方当然是队友不给力、孩子天性如此、学校和社会影响的不好…我付出了这么多都没纠正过来”。
言传身教。
随着家长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能够用语言更多的影响孩子。然而,仅凭语言的教导,一个人是学不会游泳的,正如仅凭语言也无法教育好面对未来的孩子。
许多家长都很辛苦地活着,但是却不愿向孩子坦诚“生活本身是挺辛苦的,学习好也会辛苦的”,而是更多的向孩子强调“你只需要管好学习,其余都不需要你管”。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恰恰是因为孩子看到了家长把生活过得拧巴,才不想按照家长的意愿,走上这条即使辛苦学习也还是拧巴的人生道路?丢掉了“身教”的“言传”,是不值得模仿的。
现代初等教育,起源于19世纪普鲁士要培养听指挥、懂战术的军队。这套近200年发展历史的系统,有其越来越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一面;这套庞大的系统,也越来越难以变革。
与其说学校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或者说家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不如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悄然分开成两个体系。拿历史教育来说,学校教育教会孩子简单的历史事实和结论,家庭教育可以教给孩子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对家长和孩子的要求更高?是的,我就是对孩子的要求更高——我也维护孩子达不到要求却不减损孩子尊严的权利。
对于家长的要求,一个角度看是要求更高,另一个角度看是回归本心——先认可自己,自然会认可孩子——放轻松,更容易水到渠成。
回归本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假设能用一篇文章说清楚如何回归本心,这文章也轮不到我来写,各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前辈高人,早就大声疾呼了。
现在社会的精细化分工,让每个人都只关注一个极其细分的领域,每个人的完整性被浩繁的事物切分碎。如果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如果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如果培养孩子的体育能力、如果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如果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每一个这样的课程,无论是免费还是收费的,都希望传递一个信息(或者至少从商业宣传的角度来传递):照我说的做,你就能解决这个困扰。
结果,听课的家长要么觉得“道理挺好,但是我家不适用”,要么“削足适履”,强迫孩子接受——“这不是我的想法,这是我跟着专家学来的,你照着做吧”。
回归本心,我自己也依然在这条路上探索。我写文章很快,思维也会跳跃,在此对读者说一声:抱歉,生活、工作、心理咨询学习,已经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我没精力打磨写作技巧了。
但是,我可以做一个回归本心的示范。就以这篇文章来说,不管我写得多么的流水账或逻辑不清,我认可自己的努力。
你呢,你认可自己么?你可以让自己休息一下,告诉自己你和孩子都可以放松一下么?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