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在公共场所不听话,为了买一个玩具在地上打滚,或者在外人面前上蹿下跳没有礼貌,父母的说教总是没有用,这让很多家长很头疼。
其实这样的场景我也遇到过,我带孩子在做小儿推拿,他不老实坐着,总是来回乱跑,我终于忍不住了,对他大声说:“你就不能好好坐着,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事后,我总觉得这样做有哪里不对,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这样呵斥孩子,有没有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我发现自己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他能表现的好,来证明自己的教育很成功,不想让别的家长认为,我是一个没有管教好孩子的母亲。所以这个呵斥的出发点,是来自一个不合理信念:我应该是一个完美的母亲。
一、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有一本书叫《正面管教》,作者简·尼尔森在书里这样写道,有一次她实在忍受不了女儿的行为,结果冲她的女儿发火了,她女儿也丝毫不示弱,对她反击道:“一会儿你不要过来道歉,我不接受!”简·尼尔森回应说:“我才不会给你道歉!”,然后离开现场,回到厨房消气。
这是一个教育家的孩子,她可以这样说是因为,她知道妈妈一会儿会来道歉。
当然简·尼尔森后来还是道歉了。
简·尼尔森是美国教育学博士,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孙辈,我们通过这件事能看到,即便是教育大家,也会在教育过程中失控,也会对孩子发火,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普通人,更不用担心会在管教孩子时失控,表现得不像理想父母。
父母应该持有的教育态度:相信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主动自发过程,明白我们对孩子的期望需要时间来实现。
我们可以运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发现,用更能激发孩子大脑潜力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让他今后能独立自主的认识自己(身体、情绪、记忆) ,更能适应未来多变的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和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包括所谓“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教育孩子时,最常说的话就是,“你看某某某,人家上课多么认真,人家多么听话,为什么你做不到?”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记忆痛点,就不要再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了,比来比去,不但会削弱孩子自尊心自信心,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看到并尊重他独特的个性。帮助孩子了解真实的自己,发挥本有的潜力,才让他能够享受人生。
二、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 左右脑和上下脑的不同步发展
我们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他们的功能是不同的,右脑主要和情感相关,我们叫情绪脑,左脑和思维表达有关,我们叫逻辑脑。我们左右大脑的发展并不是同时进行,情绪脑要早于逻辑脑的发展。
我们的大脑还分为上层脑和下层脑,下层脑也叫原始脑:包含脑干和边缘区域,负责基本功能(呼吸和眨眼)、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比如打斗和躲避)和强烈的情绪(愤怒和恐惧);上层大脑也叫高级脑:负责明智的决策,对身体和情绪的控制,自我认识,共情,道德。同样的,原始脑要比高级脑,优先发展。
孩子大概从一岁半左右开始学说话,而从他出生两星期后,就可以分辨人的笑脸。这也是在现实层面证实了这一点:我们人的情绪体验是早于逻辑表达的。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小男孩在学校被同学打了,他可能生气,愤怒,羞愧,他可以有很多方式来表达他的感受,但是如果他不知道怎么去表达的时候,他就会使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让对方也感受一下他的感受,那就是:打回去。
所以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少一些不合时宜的行动,一定要教会他用语言将情绪表达出来。
- 帮助孩子左右脑和上下脑共同工作
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刚开始教我们认字,大部分是从名词开始的,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苹果,香蕉等,但是很少有家长会教孩子认识情绪,例如:什么是开心、失望、生气、嫉妒、耐心、坚强、害怕、内疚、害羞、兴奋等。
我们中国的教育是缺少情绪表达这一项的,而且很多家长自己就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如果孩子没有能够从一个示范当中学到这种能力,他是不会主动发生的。
不认识情绪,就会发生上述小男孩的例子。所以家长的示范很重要,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了解到:他的情绪,是因为这个事件带来的。
我们可以帮他做一个表述:
“今天你和小明因为争夺玩具吵架了,他没有拿到玩具,就把你推到了,这让你感到很生气,是么?”
“是的”
“所以你才伸手打了他,是么?”
“嗯”
“好的,妈妈知道了。”
当孩子遇到处理不了的事件,但又产生了强烈的情绪时,如果他可以说出:
“爸爸,我很喜欢这个玩具,你不让我要,我很生气。”
“妈妈,我害怕这个狗狗,我想抱着你。”
家长们就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和当下的心理感受,基本上可以避免很多让人头痛的时刻。
另外,教会孩子在遇到事件时把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增加亲子的感情,因为这相当于你告诉了孩子,“我看到了你的情绪”。
(想一想夫妻有时候吵架,是不是也是因为没有看到对方的情绪?当你没有被理解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往往是加大声音的更强烈的情绪反应,因为你需要被对方看到。而当被看到的那一刻,你的情绪就会平静许多!)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