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为什么你会陷入痛苦而无法自拔?——ACT别裁
2020-04-07   2411次阅读   2个赞

ACT跟佛学确实有很像的地方,它既认为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如影随形的,又认为人们可以“离苦得乐”、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且能从痛苦中学习和成长,创造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因此,ACT既是悲观的,又是乐观的,但总体是乐观的。那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痛苦而不可自拔的活在这个世上呢?是什么让人们经历抑郁、焦虑 、沮丧、上瘾、孤立、恐惧,甚至自杀呢?

 

从ACT的视角来看,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语言的建构,而人类的两种思维过程导致了痛苦,这两种思维分别为“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

 

一、认知融合

 

认知融合(cognitive fusion)就是我们被自己的思想所支配,被自我的语言所掌握,语言是可以被建构的,因此,我们活在语言所建构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思维之中,跟客观实在隔离开了,脱离了此时此刻,处于存在的危机之中。

 

人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客观世界,一个是主观世界。在客观世界中,事物是可以被感知的,是服从自然科学规律的,我们可以通过“眼、耳、鼻、舌、身”来感知世界,获得“色、声、香、味、触”等感觉。在主观世界中,思维主导一切,语言掌管所有,它无法用自然科学规律来解释,也无法用逻辑思维来判断。“正念”正是从主观世界到客观世界的桥梁,从语言世界到直接经验世界的媒介。通过正念,我们跳出头脑,摆脱思维的束缚,感受此时此刻,真正的用“眼、耳、鼻、舌、身”来感知世界。因此,认知解离(cognitive defusion)意味着隔离、分开,跟我们的想法和思维拉开距离,退后一步来看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思维的束缚,从而采取有效的行动。

 

同时,需要强调一点,思维并没有好坏,同样,融合也没有好坏。有时候是需要融合的,比如看小说或者看电影时,不融合的话,那还看什么呢?因此,根据语境的不一样,融合的好坏也不一样。那如何才能判断融合是好还是坏呢?根据ACT的标准,只要你做的事情是有效的,就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那什么才是有效的呢?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从ACT的角度上来讲,就是“过上充实、圆满而有意义的生活”,也可以说是你的行为符合自己的价值方向。当然,这其中就需要证成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充实、圆满而有意义的,或者自己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是因人而异的,更是自己需要去思考和澄清的。

 

二、经验性回避

 

经验性回避(experiential avoidance)是试图去避免、摆脱、压抑或者逃离那些不想要的“个人经验”。(个人经验指的是那些如果你不说,别人就不会知道的个人经历,如想法、感受、记忆、意象、欲望和感觉等等,也就是你大脑里的各种念头。)

 

主观世界的运行规律跟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有着天壤之别,人们往往更加了解客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在客观世界中,人们可以应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随着人类经验的积累,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有效。因此,现在人类不仅仅是认识了世界,而且,正在改造我们的世界,这些都使得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正因为如此,人们很自然的就把这种“问题解决模式”应用在主观世界中,但是,在我们的主观世界或者内心世界中,我们面对的是思想、感受、记忆、情感和欲望,是一个不服从科学规律,不按照逻辑运行的世界,客观世界中屡战屡胜、无往不利的“问题解决模式”在主观世界中失灵了,而且人们越是想去解决问题,越是发现问题越来越严重,痛苦越来越多,甚至于最后陷入痛苦的沼泽而无法自拔,或者被痛苦所吞噬。

 

在这种“问题解决模式”的引导之下,人们在面对痛苦的时候,很自然就会去回避它,就如同我们在面对客观世界威胁的时候一样,害怕蛇就赶紧逃,不喜欢某些人就远离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就辞职,不喜欢吃辣椒就不吃,这是非常自然的反应,而且无数次证明是有效的。但是,在面对痛苦的时候去回避有效吗?很多人正在采取这种策略,成瘾行为就是最好的例子,赌博、毒品、酒精、香烟等往往就是人们避免或暂时摆脱诸如无聊、孤独、焦虑、内疚、愤怒、悲伤等想法或感受的。但是,这些行为有效吗?“借酒消愁愁更愁”就是最好的答案,从长远来看,这些行为导致的是更大的痛苦和折磨。现在的社会普遍都非常焦虑,任何焦虑障碍的核心都在于过度的经验性回避:生活被试图控制和摆脱焦虑所占据,因此,焦虑本身不可怕,对焦虑的无效应对才是最可怕的。

 

那如何才能避免“经验性回避”呢?首先要区分“忍受”、“接受”和“接纳”这三个概念,“忍受”需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耗费自己的能量,“接受”是放弃自己的立场,自我麻痹和视而不见,“接纳”是发自内心的悦纳和欣赏。举个例子,“忍受”自己的爱人是看着讨厌,不得不在一起过,每天都是一种煎熬,“接受”自己的爱人是反正这辈子就这样了,有个伴也挺好的,凑合过一辈子,“接纳”自己的爱人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爱,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幸福。同样,在面对自己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需要去接纳,而不是“忍受”和“接受”,更不是“控制”和“回避”。

 

当然,“经验性回避”也并不是恶贯满盈,如同“认知融合”一样,判断好坏的唯一标准就在于它是否有效,也就是说它是否使你“过上了充实、圆满而有意义的生活”,或者你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方向。如果是,它就是好的,否则,就不好。

 

综上所述,人类的痛苦来源于两种思维模式: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而围绕着这两种思维模式,就形成了ACT所谓的六大核心病理过程,如图所示:

 

 

“融合”意味着我们纠缠在念头里,以至于它们主宰了我们的意识,并且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记忆的极端融合称作“闪回(flashback)”,这个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中很常见)

“经验性回避”意味着试图摆脱、避免或者逃避那些不想要的个体经验。它是接纳的反面。

“被概念化的过去和未来所主导或局限性的自我认知”意味着我们待在痛苦的记忆中,并且在反复思考为什么事情会是那个样子,同时,我们幻想未来,为那些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心,并且专注于我们在未来要做的事情,与此同时,我们跟当下失去了连接。

“缺乏价值澄清和连接”意味着我们活在过去或者未来之中,脱离了当下,对于痛苦无效应对,我们的行为完全偏离了价值的方向。

“无效的行为”意味着我们的行为模式无效也就是说远离了充实、圆满而有意义的生活,成了被经验性回避所驱使的行为。

“依附于概念化自我”意味着我们和自我的标签融合了,给自我设限,低估了自我或者高估了自我都是不好的,对自我的消极评价或者积极评价,“过”与“不及”都会有问题。

 

这六大病理过程以“心理僵化”为核心,揭示了人类痛苦的根源,ACT基于此,围绕着“心理灵活性”提出了六大治疗过程,从而在众多的心理问题治疗中显示出其独特的有效性。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