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家庭教育新视角——心智化养育
2020-06-04   3403次阅读   2个赞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庭、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几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孩子身体和德性的养育。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心理学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家庭教育的关注点除了身、德之外也越来越注重儿童心理的养育。研究也发现,孩子的身心是一体的,孩子的德性本也是心理的一部分。因此近些年来对孩子心理素养培养的研究、课程、学派也是百花齐放,在如何养育儿童上观点也不一样。就拿心理学的三个主要流派来说,它们的观点也大不相同。

一、不同观点不同养育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以客观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因此在育儿上,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儿童外显的行为,而不太关注儿童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虽然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派也开始关注了行为背后心理机制,但从总体上来看行为主义学派都强调儿童的行为由环境的刺激引起,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强调行为,反对以那些不可捉摸的内部心理过程(如心理状态、意志等)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外部环境决定。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华生曾进行过“小艾尔波特试验”,又名恐惧实验。试验男孩是几个月大的艾尔波特。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呈现小白鼠,艾尔波特要摸,华生哐当敲响铁棒,孩子吓哭了;又放白鼠,还想摸,哐当敲铁棒,又哭了;连续几次,一见白鼠就哭了;后来不止白鼠,见兔子也哭,见狗也哭,见毛大衣也哭,见圣诞老人的白胡子都哭。此实验证明,恐惧是习得的。华生获得了满意的答案,小艾尔波特,留下了严重的童年阴影,不到6岁就去世了。华生据此发明的“哭声免疫法”,曾在美国流行。大量的新生儿妈妈,对婴儿的哭泣故意不做出及时反应,“哭不抱、不哭才抱”被广泛传诵应用。据调查,“哭声免疫法”养育的孩子,成年后,轻则患睡眠障碍,重则患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哭声免疫法”在现在几乎被父母们摒弃。从现在来看,行为主义学派的一些观点和方法虽也是积极有意义的,也被广泛运用到教育中,但以其为核心指导来养育儿童几乎没有人能认同。

国内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认为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一门育儿学,因为精神分析主要是研究一个个体在早年跟父母亲的关系中间,是怎么样形成他的人格,以及早年的关系形成的这个人格对他的成年以后有什么影响。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是由两种本能的内驱力(drive)推动的。一类是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弗洛伊德用力比多(libido)一词来表示性本能的心理力量;另一类是死的本能,或称为攻击驱力。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在本能内驱力的推动下,各个发展阶段将经历不同的心理冲突并形成心理结构及其特征。如果性心理发展停留在某个阶段或由于遇到挫折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就可能造成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童年时期的未解决的情结、冲突或创伤,在成年期会重新活跃起来,对诱发神经症、精神病及心身疾病有重要作用。儿童在成长的早期经验对他来说尤为重要。后来发展起来的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中有自体心理学、客体心理学和依恋关系理论等,越来越看到在养育儿童中,养育者的养育方式和养育环境对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几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人本学特别强调养育者充分尊重、热情、倾听、尊重共情、和积极关注等原则,提倡在养育中培育儿童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以人本主义为指导的养育越来越受到父母和专业人士的认同和推广。

通过上述对三大主要心理流派的养育观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学派目标可以都是养育具有社会适应性、心理功能正常,具有相对独立人格的人,但不同的学派侧重点不同,行为主义更强调外在行为的适应性、精神分析注重内在精神自我的分析和认识,人本主义强调人格的独立性和平等性。除了这三种主要的心理学派还有很多不同的流派,也还有很多分支,他们纷纷举着自己理论的大旗,传播他们的养育观点和作法。有些幸运的家长可以在其中找到和自己契合的理论观点,并实践,但在实践中又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有更多的家长迷失在其中, 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或者说哪一种更适合?困惑、焦虑、纠结、矛盾也就随着而来。那究竟有没有一种养育的方法可以做到整合这些不同学派的观点和做法,在养育中可以养育更具有社会适应性,既理解自己又能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人格独立、心理功能正常的个体。

二、养育的目标——心理功能健全

    要找到这样一种养育方法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个体(儿童)心理机能是否正常究竟可以从哪些方面可以去评判,只有先找到目标,才能找到路径和方法。

美国 Deborah L.Cabaniss博士在《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一书中提出,咨询师在考量来访者的心理功能或者是个体的人格发展水平的时候,通常是从来访者的行为模式中判断,她在书中说到:“理解一个个体的行为方式 ,需要对上述领域逐一做出描述。我们既要倾听来访者告诉我们了什么 ,也要观察来访者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样的。”(P18)她所说的上述领域是指自我、人际关系、适应、认知、工作与娱乐五个领域。同样的放在更大的领域,我们评价一个个体的心理功能如何,主要是从他的行为模式上去判断,一个个体的的行为模式又是通过上述五个方面来考察或衡量。这五个领域究竟是什么?在个体行为中又会如何地表现?

自我也即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否良好对于一个个体心理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Deborah L.Cabaniss博士在书中指出,自我体验可以从自我同一性、自我幻想、自尊调节三个方面来考量。首先自我同一性与一个个体如何看待和认识自己有关,  如“我是谁"、”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缺点又在哪等等。自我同一性的安全感较高的人会在每次人生重要抉择中都能作出恰当的选择,相反自我同一性安全感较低的人面对选择时则常常会犹疑不决,从而导致很多困惑和问题。其次恰当的自我幻想能够促使我们在人生道路中不断前行,努力奋斗从而取得成功。因为恰当的自我幻想能帮助我们树立人生目标,并提供前进的动力。最后自尊是对自己的尊敬或欣赏。自尊调节是指当一个个体的自尊面对威胁和创伤的时候他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自大、自恋、自我贬低、贬低他人、过度向他人索求关注、逃避、攻击等等都是缺乏适应性的模式,这种方式不仅会影响一个个体的心理其他心理功能,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和他人的人际关系。清晰的认识时,就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抉择,就能从所从事的活动中获得愉悦,同时也能帮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面临困境,也能维持对自身的良好感觉。而幽默、升华和利他等这些更具有适应性的模式则能帮助我们修复对自己的良好感觉,提升自尊,并维护其他心理功能同时又不会影响和他人的人际关系。

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个体的生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的一生会建立很多的关系:亲子关系、伙伴关系、夫妻关系等。一些人能够和他人拥有长久的、深刻的、亲密的关系,而另一些人则似乎很难做到。Deborah L.Cabaniss博士在书中指出,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可以从信任感、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感知度、安全感、亲密性、相互依存度五个方面来评判。

首先,一个人能否信任他人某种程度上决定他是否能决定他是否能建立长久、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信任感在一个人生命的早期就发展起来了,尤其是早期和抚养者是否有信任关系、信任关系如何会直接影响个体成年他是否能相信他人,如何才能相信他人。能否客体关系理论尤其重视关系,特别是早期婴儿与母亲关系对于一个个体的精神建构和个体的成长具有的重要意义。在《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一书中指出:人类行为是被与关系有关之物推动着、人类精神本质上基本是关系的,心灵的构成“材料”多与关系的内化有关。在人类生活领域的各种不同关系中,最重要的或许便是与早期抚养者的关系。客体关系理论家他们独特的、重要的且单一的论述是:基于适宜的早期人际关系,可以预测最佳发展和个体化。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早期抚养关系是与母亲建立的,婴儿早期与母亲的关系可以所有后续关系的模板。成年后个体会根据早期的母婴关系模式来建立人际关系,这些模式有些是适应性的,有些是缺乏适应性的。当不适应的时候, 个体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次对自己和他人的感知度是指能立体多维的角度去看自己和他人,当一个人的感知能力强,他就会明白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多面性的,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都有他自身的独特性,并会尊重和体谅对方。反之刚相反,当一个人的感知能力差,他就会用分裂的方式去看自己和他人,常常体验到的要么好要么坏,要么喜欢要么恨的这种分裂的情感体验,因而会严重影响自己和他人建立和发展关系。安全感是指和他人关系交往中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依然能维持好关系,当然这种安全感信任感一样是在早年的生活经验和养育者的互动中形成的依恋关系(鲍比的四种依恋关系:安全、回避、矛盾、混乱),后移植到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当拥有安全型依恋关系时通常会有较强的人际关系能力,能拥有广泛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和他人关系是否亲密,能亲密到什么程度以及和他人关系的相互依存度都是从前三者延伸出来的,当信任感强、安全感强,通常很容易建立亲密关系,也较容易建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反之亦然。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随时都要面临来自身体内部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有些刺激对我们有积极意义(如升职),有些(落选)则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断调节自己来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刺激和事件。Deborah L.Cabaniss博士在书中谈到人们的适应方式主要有:防御机制、情绪管理、冲动控制、感觉调节。首先,防御机制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适应压力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会使用一定的防御机制,但防御机制如果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则会更有效地应对各种刺激和压力。如A和B同学平时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面对某次考试失败他们都感觉难受、挫败。但A想这次考试失败刚好提醒我这部分的内容我哪些知识点还没有学习好,我要趁机查缺补漏,相信下次会更好的。而B一直想我不可能只考这么点分,一定是老师改错了。A、B同学在面对相同的刺激但处理的方式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明显A同学的的适应能力要比B同学强。其次,良好情绪管理也可以让我们去应对刺激和压力的,有些人的情绪管理水平高,有些人则会陷入情绪失调。如同样面对分手,C女士听到男友要跟她分手,感到一切都混乱了,并不能自控地吼叫,并不断地摔东西。D女士听到男友要跟她分手,内心百感交集,但她没有马上回复对方,而是先回家,洗了个热水澡,找个闺蜜倾诉了一番,吃了美食、看了电影。可以看出D女士有管理好自己情绪的能力,而C女士则无法做到这一点。最后在能恰当地控制冲动和调觉感觉也对适应有积极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先谈心理功能中的“工作与娱乐”,一个人的工作和娱乐是否能与他们的发展水平、天赋、局限性匹配(如大材小用);在工作和娱乐中是否能让他们愉悦;是否能够协调好工作和娱乐的关系,既照顾好家人,又能照顾好自己;以及一个人的工作娱乐模式是否适应他们所在的文化环境,这些都是考量一个个体心理机制的方面。正如弗洛伊德说到:“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的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

   最后我们来谈谈心理功能的最后一个领域,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领域:认知功能。Deborah L.Cabaniss博士在书中也指出:“这些个体的认知功能将会影响他们的其他领域——他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和他人的关系、适应压力的方 式、以及他们的工作娱乐。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适用的。当认知功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或障碍时,这种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P78)在认知功能中包含自省、心理化、判断力。自省是指个体评估自身想法和行为的能力,与自省力密切相关的是心理感受性,是指个体在对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做所感背后的无意识动机的感知能力。自省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感知程度。如小学生E和他的朋友F是同桌,有一次F对E说你下次借我的文具玩的时候要先问问我同不同意,,但E还是直接拿走F的文具(以前也是如此),不管F同不同意,F很生气,并告老师要换座(为这事E已经换了好几个同桌),但E从不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还一味责怪同学太小气。E在成长中的自省力发展是不够的。心理化是指理解其他人可能有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也即将心比心的能力,能否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这应该是个体认知能力发展比较重要的方面。如某13岁读初中的孩子,每天下午放学后都是妈妈准时在校门口接,有一次下着大雨,刮着大风,妈妈迟到了15分钟,这个孩子一看到妈妈就劈头盖脸地埋怨妈妈的迟到,完全不去思考妈妈为什么会迟到。可以想象这个孩子长大后的人际关系会是什么样子。在认知功能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判断力,判断力是指知道应该要做什么事,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并且对他们的行为后果会有较为恰当的感知和预测。 如一名高中生明明知道第二天有一场重要考试,当晚要休息好,但还是玩游戏玩到深夜。    

三、何为心智化,为什么要心智化     

通过分析心理功能的五个领域,Deborah L.Cabaniss博士是为了帮助咨询师在和来访者工作时通过这五个方面评估来访者的的心理功能或者说是人格水平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那么对于我们一般人群而言,我们也能够明确在养育中我们究竟能给孩子心理上什么样的滋养,儿童(个体)究竟需要怎样的心理功能。把上述五个方面综合起来看,个体的心理功能体现用一句话表述:既能够认知自我,又能将心比心理解他人,从而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懂得享受工作和娱乐的能具有适应性的人。而能够认知自我或者说理解自己,又能将心比心理解他人是在心理功能中非常重要的,你能否建立良好的关系,你是否能享受工作,享受娱乐,你是否能具有适应性,在这之前,取决于你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如何。个体既能理解自己和他人,这也是Peter Fonagy提出的心智化的功能,他在《心智化临床实践》中讲到:“心智化是关于自我和他人的:心智化是自我意识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其本质也是自我调节,包括应对强烈的情绪,与他人有关的心智化是健康人际的关键。”(P18)这里所指的心智化就是指关注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将心比心去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的心理状态,所以心智化是一种心理上的培育,在感知或解释行为时,想象性地把行为与有意识的心理状态相关联,从而获得一种感知和表征的能力,借此走入自己内心 ,感知自身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才能走入他人的内心,才能知道他人是怎么了,他为什么会这样,从而建立与他人与世界的多层次的联结。一旦个体启动心智化的功能往往能调动心理功能的五个领域的运行,以往的不同的养育观点大多是从某一个方面入手去谈,如行为主义更多谈适应,单从行为上看如何让个体更有适应性,精神分析更注重个体内在性的发展,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更从是从认知着手,认知学派强调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人本主义注重共情的心理化能力。这些养育观当然会起到作用,也会有利于个体发展出正常的心理机能,但如果提高了个体的心智化的功能它能够带动五个领域的共同的发展,这也就是我们要谈的为什么要心智化养育,如果在养育中提高个体的心智化的能力,其他也就迎刃而解了。

心智化反映的是一系列心理过程,它是多个层面的。首先,它包括的是对自我的心智化或者说是心智化自我。“这种在构成个体思维中的自我构建的代理机制,解释为一种以最完整的感受来对自我进行心智化的过程”。(p32)自我的心智化不仅仅是指从第三人称视角看自己、理解自己也即客观的自我觉知,这只是心智化的表浅层面;更强调从主观的角度获取自我觉知,是一种通过自我创造的过程来进行的自我探索,这是更具有建设性的完整的自我觉知。所以如果父母对孩子进行心智化的养育就会促进孩子的自我的发展,对自我同一性,自尊等都会有正向地促进。

其次,心智化同时也包括对他人的心智化也即心智化他人,心智化一直强调双向的、自我—他人双重关注。从这点来说,心智化和共情有相同之外,它们都强调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注,将心比心地理解他人,Peter Fonagy也强调心智化的主旨就是将心比心。所以如果父母对孩子进行心智化的养育,孩子就会对他人心智化,会有意识有能力去理解他人,走进他人内心,这对于孩子自身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他的心理化的能力都有会大大地促进作用。

第三,心智化绝不仅仅意味着认知和智力活动,“无处不在的情绪才是我们对心智化最感兴趣的部分。”(P56)情绪是我们感知自己和他人以及这个世界的的另一个重要的渠道,而心智化又恰恰特别对情绪本身和处在情绪当中如何心智化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识别情绪、感受情绪和表达情绪对情绪进行心智化用,认识到情绪具有工具性、生存性和适应性的价值,从而达到对情绪整合。在专业的心理治疗中,绝大多数心理治疗都很关注和强化对情绪的心智化,因而如果父母对孩子进行心智化的养育,就会提高孩子对情绪认知和情绪管理的能力,使被养育者成为更具有适应性的个体。

第四,心智化还包含提供心理特征或者心理上的培养之意。《牛津英文字典》为心智化给出了两个含义:第一,在心理中构建或描绘、想象、或者给予一种心理特征;第二,心理上的发展或培养,或者心理的发展或培养。后者指的是心理本身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个体人格的发展,而前者指的是其它能力在心理上的发展,如学习能力、竞技的心理素质等在心理上的发展和培育。心智化关注的是心理状态,但又不仅仅是心理状态。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这只是心智化的第一层级,而如果我们还能够思考这种心理状态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达到了心智化的第二层级。因而心智化养育能够帮助父母进行自我觉察,从而看到自己在代际中习得的固有模式,也即让父母自己能够看到他们自身的原生家庭对他们自己的影响,避免把负性的影响带入到父母养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让养育过程成为双向发展的过程,父母自身得到修复和发展,孩子也得到足够好的养育。

四、如何心智化养育

  前面我们谈到了如果父母心智化养育孩子的话,对双方来说都是有益的,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养育方式。但心智化的养育又是怎样的呢?      Peter Fonagy提出心智化的概念是针对专业心理治疗临床当中治疗师治疗病人如何工作,利用什么工作以及工作的目标 。但他在《心智化临床实践》一书中也提到 “心智化就像语言一样,它与生俱来,我们都能发展出心智化的能力,除了自闭症这种遗传病之外。不过,就像语言一样,心智化也会在一个有益于学习的环境中获得最佳的发展”(P286);“心智化是一种技能,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无法心智化会导致人际关系中的严重问题。“(P286)由此可以看出心智化的能力的培养是可以从小就培育的,只要养育者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儿童是可以获是这一技能的,也能尽量避免成年后出现的种种有关心理的问题,并建立良好关系适应社会。那作为父母(养育者)又该如何养育儿童的心智化或者说心智化的养育是怎样的?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