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婚恋咨询中经常遇到几种情况:
1、以父母为正面或反面参照标准的择偶现象。比如来访经常会说“我感觉我老婆像我妈,很唠叨”或者“我老公比我爸强多了,温柔体贴会照顾人”。
2、明知道不爱对方,但是无法结束关系。比如来访会说“我觉得我不爱他,但是离不开”。3、有的时候来访是因为婚恋对象的家庭才和对方在一起的。比如Twins里的阿娇在谈到自己为什么和赖弘国结婚的时候说道:“我为什么结婚,因为我很喜欢他的家庭。他家庭氛围很好,他爸爸妈妈也是教育很好,博士、老师,很开心的一个家庭。”后来发现个性不合,忍痛选择离婚,哭得最难过的原因也是不舍得他妈妈爸爸。心理咨询中遇到的婚恋问题往往反映的是个人心理成熟度的问题。很多人在婚恋关系中遇到困难,经常会和一个问题有关——如何区分依恋与恋爱。什么是依恋?依恋,意思是留恋;舍不得离开。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我们从依恋的定义中可以看到,依恋的主体是幼儿与照顾者,这其中隐含一种强弱关系。什么是恋爱?恋爱,是两个人互相爱慕行动的表现。恋爱的主体是两个人,这其中隐含一种平等关系。一项关于依恋脑神经机制的研究认为,“儿童早期神经的以及心理的健康发育依赖于依恋对象的调谐的反应性。”相比于其他组织器官,婴儿在子宫内大脑的分化程度是最低的,其后续发育主要取决于“由基因规划的神经系统的成熟过程”如何受到人际间体验的影响。记录在心智与身体里的“体验”,与神经水平的放电或激活模式是相对应的(形成突触联结)“一起放电的神经元会捆在一起。”大脑建构具有关联性的特征,外来刺激会激发大脑活动,形成“神经网络”联系,最后致使刺激与安全感联系在一起。启发:关系的联结变成神经的联结,进而影响自我对于新体验的反应性。反之,关系联系的缺失,可能阻碍神经联结的发育,从而限制婴儿感受自身情绪的能力。因此,良好的调谐性的依恋关系不仅影响儿童的心理,还影响神经的联结。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可以获悉,依恋有其生物基础,是大脑神经联结的活动,最重要的是依恋活动和个人安全感联系在一起。
这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依恋与恋爱在人类需求金字塔层级中的位置,我们通过这张图一目了然。依恋对应安全感需求,恋爱对应爱和归属需求,很明显依恋是比恋爱需求层次更原始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理论低级需求和高级需求的关系: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大,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为什么依恋的满足永远优先恋爱的需求。
很多人早年心理发育过程中受到创伤,没有在安全的养育环境中长大,导致个人内在缺乏安全感,在成年以后,他/她会不断重复寻找解决安全感的问题,这充分揭示了婚恋问题中为什么那么多人存在的问题是依恋问题而不是真正的恋爱问题。1、从学会自我照顾,发展个体内在安抚功能。在依恋关系中缺乏安全感的人特别渴望获得他人照顾,如果自己独自生活的时候,一切都能自理,只要恋爱了,就希望时时刻刻获得对方关注和照顾。所以破解不安全感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日常生活中遭遇挫折、情绪焦躁等情况时学习独自面对。2、建立和拓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在生活中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组织参加活动,结交一些朋友,可以丰富个人生活,在遭遇重大事件时候,可以获得一些人际支持,这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3、区分幻想和现实,警惕用想象生活替代现实生活。由于早年对爱的体验的匮乏,有婚恋问题的个体很容易被言情小说、影视剧中的理想化关系吸引,渴望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同样的照顾和情感体验。过去由于技术不发达,这类想象多存在于小说中,比较容易区分辨别,对个人影响远不及影视剧作品强烈,随着科技发展,影视作品越来越多改编小说作品,同时网络直播中还出现很多理想人设,导致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隔越来越模糊,这对个体心理康复是一个很大挑战,急需关注。4、找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重新构建和体验安全依恋关系,推动个人心智发展向高级需求层次过度。1、相互独立的个体。在一段恋爱关系中,两个人既有彼此相同的部分,又有各自独特的特质。双方对此都会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并且欣赏彼此。2、互相成就的关系。在一段成熟的感情是彼此相互成就彼此的,比如女朋友出于事业冲刺期,经常加班很晚,男朋友在这段时间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不打扰对方工作,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对方的喜好,安排晚饭。3、面对世界的共同体。恋爱中的双方就像双子座,双方是通过彼此的眼睛了解另一个世界。这个过程必然会呈现许多与个体原来认知世界的不同、矛盾和冲突,需要双方作为共同体来共同面对。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