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逼疯心理咨询师,你只需要说……
2022-08-04   2526次阅读   0个赞

老实讲,我也算是执业有些年头的“老”咨询师了,不算特别资深,却也“身经百战”。但有些话,还是不免让我有血压上升的感觉。

 

为了我和其他咨询师的身心健康,这些话请不要说!求求了!

 

一、心理咨询师“破防”秘籍

 

1、“别扯那些没用的,你就告诉我,这婚到底离不离?”

 

告诉你?行啊,那你能不能保证后悔了别来找我?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个人化的决定。我们可以和你讨论、权衡利弊、梳理背后复杂的影响因素和隐藏的动机,以便于你做出更有利的决定,但真的无权也没有能力负担起你之后的人生。

 

心理咨询的所有作用中,并不包含现实问题的解决啊!

 

2、“我看人家都说包好,你咋就不行?”

   

我倒是敢说,问题是,你敢信吗?

 

但凡说“包好”、“包过”、“包学会”之类的,要不在背后藏着套路,要不纯粹就是骗子。你上一次看到类似的话是在哪?反正我是在路边的电线杆子上。

 

当然,虽然不能在效果上做绝对化的保证,但在尽力与负责的方面,我们还是敢做这样的保证滴!

 

3、“我特别喜欢你,白做行不行?”

 

巧了,我也特别喜欢你,涨点价行不?
 

收费的设置是咨询的原则之一,它既保证咨询师能获得符合其能力与付出的回报,也保证来访者可以对咨询有足够的重视和配合,进而让咨询效果得到更好的保障。

 

一个是买的,一个是白捡的,哪个丢了你更心疼?

 

而且说句良心话,咨询师也是要吃饭的,我们的培训和后续成长更是需要大量的投入。

 

你真能指望一群为爱发电的人撑起一个庞大的行业、为你提供优质心理服务吗?

 

资本家看了都流泪啊!

 

4、“我其实有个事一直没告诉你……”

 

知道我最怕在什么时候听到这话吗?

 

任!何!时!候!

 

因为这话一出口,事情往往就开始变得不简单。

 

倒不一定是因为这事本身有多复杂,而是它往往意味着此前的分析和方案需要推倒重来,此前的努力大部分都打了水漂——方向可能都错了!

 

比如,原本我们照着焦虑情绪咨询了几个月,你突然告诉我你其实之前确诊了精神分裂,只是一直不愿意吃药,没告诉我是怕吓着我、不愿意给你咨询……

 

What?现在才是吓着我了好吗!我都替你心疼这几个月的时间和咨询费啊!

 

在医院我们常说不要“讳疾忌医”,在心理咨询中也是一样。我们受过严格的伦理训练,请大胆告诉我们你的真实情况,千万别因此耽误问题的解决。

 

二、你真正需要问的

 

1、“你怎么看待我的困扰?又准备如何解决我的困扰?”

 

心理咨询存在匹配的问题。不止是咨询师有各自的流派取向,我相信在你心中同样有对不同理论、解释和方案的倾向性。

 

比如,我是一个擅长催眠的咨询师,而你恰恰十分反感催眠,那这个问题就有助于你提前获得关键信息,提早决策是否要和我开启后续的咨询。

 

此外,这个问题有助于你了解咨询师的水平。如果对这个问题都回答得磕磕绊绊、语焉不详,说明他要么不理解你的困扰,要么没有解决的底气。

 

这样的咨询师,或许并不值得你去相信。

 

当然,新手在任何行业都有,他们要成长也一定需要足够的实践经验。

 

所以,如果你的咨询师大方向你承认这一点、并告诉你他会时刻和自己的督导师保持联系,也请你试着相信他——就算他搞不定,他的背后也有“大佬”嘛!

 

2、“我们的对话是完全保密的吗?”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的。只有在两种时候,我们的咨询内容才会被第三方知晓。

 

其一,涉及保密例外。

 

这是伦理守则和法律的规定,在性命攸关(无论是你还是他人)或违法犯罪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把相关情况告知特定的对象,以尽可能防止任何伤害。

 

比如,当你有极高的自杀风险时。

 

当然,在打破保密例外前,我们会让你知晓,并尽最大努力征得你的同意。

 

其二,需要督导或与他人探讨。

 

前面已经提到,咨询师在遇到自己难以处理或存在疑问的案例时,需要寻求督导的帮助,这就免不了需要将咨询内容告知督导师。

 

还有,当咨询师认为某一案例具有较高的发表或探讨的价值,也需要将咨询的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当然,在这样做之前,我们会将可以识别到你身份的关键信息隐去,而且一定会得到你的许可。

 

不是简单的口头许可,而是有据可查的许可(比如书面授权、聊天记录等),否则等同于对你的侵权,你可以通过行业协会、职业平台等渠道对我们进行投诉,某些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3、“我需要做些什么?需要哪些付出?”

 

心理咨询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除了咨询师,你也同样需要付出。

 

这个付出,首先当然是时间和金钱的付出

 

咨询不可能一蹴而就。心理问题的形成往往有较深的根源和背后顽固的逻辑,十几二十年的问题,解决起来不说几年,怎么也得几个月吧?

 

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山都倒了那么多年,我这丝抽几个月不过分吧?我要点工钱也总合情合理吧?

 

除此之外,你需要的付出还包括咨询间隔里的一系列事项。

 

比如最典型的,认知行为疗法中,我们需要你完成自动思维的捕捉与评估、核心信念工作表、行为训练等一系列的“家庭作业”

 

这些部分确实会有一些费时费力,尤其在开始阶段。但它的存在,至少可以让咨询效果提升数倍,甚至直接决定咨询是否有效。

 

不同流派、不同咨询方案、不同咨询师可能布置的“作业”都不尽相同,而提前了解这些,有助于你做好时间规划与心理准备,真正投入到问题的高效解决之中。

 

4、“我们的咨询现在处在什么阶段?”

 

咨询不是一个无休无止的过程,更不是“闲聊天”,它是目标明确的、结构化的、专业性极强的会谈。

 

在咨询方案中,我们会根据问题性质以及你的诉求将咨询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虽然不能清晰预料每一阶段需要的次数与时间,但我们会时刻关注当前咨询的进展。

 

了解当前所处的阶段,会更有助于你对自身情况的把握,也更有助于你向咨询师反馈真实感受,帮助咨询师及时做出评估和调整。

 

另外,当你问这个问题时,也是在考察咨询师对咨询进度的把握、以及对待咨询的态度。

 

要是他答不上来,那要么学艺不精,要么就干脆是个混子。

 

如果他还不愿意找督导、甚至觉得你多事,请及时止损吧!

 

怎么样?以上问题你都有了解了吗?做一名“有备而来”的来访者,你将拥有更棒的咨询体验。

 

而且,我们咨询师也能少掉几根头发……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