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把孩子养废了才知道:说教是一种慢性毒药
2022-08-12   1148次阅读   0个赞

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我大多住在爷爷奶奶家。

 

他们信奉“和为贵”,天天在我耳边念叨:“和同学要和睦相处,一定不能打架,要好好说道理,动手打人是会被讨厌的,什么事忍一忍就过去了……”

 

在这样持续的说教之下,当时的我特别软弱,总被欺负,根本不知反抗为何物。

 

最夸张的一次,我被同学从滑梯上推了下来、几乎摔断鼻梁骨,他们的处理方式是将“凶手”请到家里,煮了两个鸡蛋给他,然后对我说:“他肯定不是故意的,你们要好好相处,继续当好朋友!”

 

结果一出门,人家就又推了我一个大跟头。

 

我感谢爷爷奶奶对我童年的照料,但这种“照料”带来的创伤也的确让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治愈。

 

而回忆起这一切时,我总感觉应该写点什么。

 

一、 对于孩子,说教是以爱为名的“毒药”

 

电视剧《小欢喜》中,有一段是宋倩和女儿英子一起跨年。

 

她送了英子一个手机,英子很开心,对话开始其实也挺温馨的:

 

“一八年还有一小时就过去了……咱经历的事太多了,不愉快的事也太多了,咱就都把它扔在二零一八年,迎接一个崭新的二零一九年,开开心心的!”

 

然后,她收起笑容,叹了口气,话锋一转:

 

“但是说实话,我觉得二零一九年未必更轻松啊,到底是要面临高考的……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所以,英子,你真的要把心思真正地放在学习上,把最后这个冲刺完成好,好吗?”

 

语气仍然很温和,但英子的表情肉眼可见地从开心变得凝重、直至低落:

 

“我知道……我知道该做什么……”

 

宋倩的话仍在继续:

 

“你看,妈妈也不是不允许你玩这些东西……但是,万事都有轻有重……”

 

宋倩当然是爱英子的,英子也知道妈妈爱自己,但这份爱带来的却是窒息、是焦虑、是痛苦,是一大堆看似和爱不搭边的东西。

 

孩子非常敏感,能清晰感受到父母传递的焦虑,会本能地用疏离、讨好甚至自我封闭等“防御手段”来降低伤害。

 

长此以往,他会对父母失望,变得孤僻,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说教所能造成的后果还不止于此。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提出一套著名的“强化理论”:

 

我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激励”或“惩罚”,来增加或减少其出现的频率。

 

比如,在孩子倒垃圾时,我们奖励他一块糖果,他今后就会更积极地去倒垃圾;而如果在他倒垃圾时抽他一巴掌,他可能就再也不会倒了。

 

“鼓励式”说教的依据就在于此。

 

但这套理论的初衷是动物训练,孩子不是动物,何况你所鼓励的,也只是你想要的行为。

 

潜台词就是:“你做我喜欢的事,我才鼓励你、才爱你。”

 

这正是卡尔·罗杰斯所批判的“条件价值”(附带条件的自我价值)。

 

在这种“针对性强化”下,孩子逐渐认为,自己只有符合他人的某种期待、满足某些条件,才是有价值的。

 

宋倩从不吝惜给英子鼓励,但这些鼓励只出现在英子“听话”时:

 

“考第二有什么好难过的呀?下回咱努力超过去就是了!”

 

否则,批评起来也毫不心软:

 

“不上学可好玩儿了是吧?这么骗你妈可好玩儿了是吧?你太让我失望了!”

 

日积月累之下,英子逐渐相信,自己活着最大、甚至唯一的价值,就是符合妈妈的期待、考上清华;但她真正想要的,是考南京大学,是去追求她的天文梦。

 

于是,她在自己的愿望和妈妈的期待之间反复挣扎、日益绝望、陷入抑郁。最终在连续失眠39天后,她跑到海边,选择自杀。

 

站在桥上,面对赶来的父母,英子情绪彻底崩溃,几乎是嘶吼着对宋倩说:

 

“我知道你每天给我做饭、给我上课,我知道你不容易,我配不上你给我的爱!是我没有做好你们的女儿,没有变成你们心中的样子!”

 

英子自杀的重要原因,正是她不再能做到“懂事”,不再能符合妈妈的期待,无法再拥有那份“条件价值”,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父母常说一句话:“你是我孩子我才说这么多,别人家的小孩我才懒得管,我这是为你好!”一句句的说教看似是爱,实际上,你正亲手喂孩子服下影响他一生的毒药。

 

二、 对于父母,说教是饮鸩止渴的“解药”

 

 

其实,很多父母并非不知道说教的危害,也都知道更好的教养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但说教背后,总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动机,或难以割舍的收益,哪怕饮鸩止渴也在所不惜。

 

1、从说教中寻求控制

 

由于早期经历带来的不安,或父母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控制,我们也习惯于去控制孩子的言行举止。

 

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确定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只会这一种方式。

 

有一次我去同学家作客,偶然看到他管教儿子的场面:

 

他儿子拿着玩具在房间里又跑又跳,他看到后一把拿过玩具,严肃地对儿子说:“不许这样又跑又跳!撞坏东西怎么办?摔倒受伤怎么办?”

 

一顿批评后,儿子缩着头走开了。

 

我觉得有些夸张,就问他:“你这也管得太死了吧?小孩子跑跑跳跳很正常啊!”

 

他倒是不以为然:“这有什么,要是我当初这样,我爹一棒子就下来了。而且看他那么跑,总感觉有点不安全。”

 

他这样做,只是因为自己难以承受那微小的不确定,便试图通过对孩子的说教来控制其言行。

 

何况,他从父母那里也只学到了这一种方式。

 

2、靠说教去推卸责任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养不教,父之过。”

 

没人喜欢在自己头上扣这么一顶帽子,于是我们会下意识地寻求责任的转移,孩子再次不幸成为目标。

 

有一次,我接访了一个三口之家,一见面,父母就抢着说话,张口闭口就是“白天不醒晚上不睡”、“手机一玩玩一天”、“啥都不和我们说”之类,给孩子一顿数落。

 

有趣的是,孩子(13岁)始终一言不发,时不时还露出轻蔑的表情。

 

我支开父母,单独问孩子:“他们刚才这么说你,你也不反驳一下啊?”

 

孩子白了我一眼:“反驳有用吗?他们也不想想,我这是跟谁学的?”

 

我们试图通过说教来指出孩子的错误,努力让他相信这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仿佛这样就能置身事外、乐得轻松。

 

但责任推掉了,问题却推不掉。

 

3、以说教来标榜牺牲

 

我在咨询中曾遇到一名印象深刻的来访,她因和孩子关系恶劣而寻求帮助。

 

她最苦恼的一点,是孩子总看不到她的付出:

 

“我为了生他身材走样,为了照顾他辞掉工作,连最喜欢的旅游也几乎不去了,和他说这些他却一点都不理解,就知道和我对着干!”

 

当我问及她自身的成长经历,她说:

 

“我爸妈有时会不理我,但我表现好时也常常夸我懂事,我现在和他们关系也很好啊。”

 

她的父母就是典型的“强化理论”信奉者。

 

在父母“条件价值”灌输下,她有着自己尚未察觉的讨好倾向。

 

她对孩子的所有付出和牺牲,本质上是一种讨好,因而一定会有许多非必要的部分。

 

比如,她和老公的工作都不忙,婆婆也在帮忙,并非一定要辞掉工作,放弃旅游更是大可不必——不说月月去,每季度去几天完全没问题。

 

换言之,她在用自己的牺牲去寻求孩子的认可,并试图通过说教来标榜这些牺牲、以实现自身价值。

 

遗憾的是,这种论调除了让孩子感到压力和厌烦以外,不太会有什么别的效果,反而增加牺牲者的自我否定。

 

这只是一个被困在条件价值中的人,在试图把另一个人拉下水而已。

 

 

三、拒绝说教,良好亲子关系从这三点做起

 

1、真诚的态度

 

我们有时总以为父母高孩子一等,需要维持某种“权威”,殊不知孩子根本不吃你那一套。

 

平等与尊重,这是我们真正需要在孩子面前展现的态度。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总忍不住会去观察身边的人。

 

而当我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时,我发现,当我蹲下来、变得和他“一样高”,她的笑容最为灿烂。

 

也许是因为在那一刻,她不需要费力地仰头看我,她能最直观地感受到我对她的尊重,以及我们之间的平等。

 

此时,我们的沟通也会更加顺畅。

 

2、恰当的方式

 

我一直认为,真正对彼此有所助益的教养方式,是从被教养者本身需求出发的。

 

我们不应直接告诉孩子“你应该做什么”,而是问他“你想做什么”,然后再去进一步沟通。

 

拿一个大家都头疼的事来举例——喂孩子吃饭。

 

有时工作忙,我和我老婆都没时间,就由我妈来给我女儿喂饭。这时,我就总能听到这样的“呐喊”:

 

“你快把这口吃下去,别一直含在嘴里!”“你吃不吃?不吃我电视关了啊!”

 

她总是很担心孩子不吃饭饿着,却忽略了孩子是不是真的饿了,硬喂的结果就是两边都不开心。

 

我在和孩子吃饭的时候,我通常会先问她:“你饿不饿?”

 

如果不饿,那就先不吃;如果饿了,我会再问她:“你想吃什么?”

 

商量好吃什么后,基本不用喂,她自己就能吃完。

 

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平等沟通来让这个需求变得更健康、更有助益,但千万不要直接把自己的需求硬套给他。

 

去看,去问,去听,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到答案。

 

3、灵活的目标

 

对孩子的教养需要目标,但它应该是灵活的。

 

如果只盯着某个特定的目标,我们会变得“功利”,给予的就是“条件价值”。

 

无论做到何种程度,我们都应相信他一直在努力;

即便我们没有看到,也不代表它不存在。

 

这方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来访对我说的话:

 

“我之前总觉得女儿早上不起床就是因为半夜玩手机,直到有一天凌晨三点醒来,听到她在背英语——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我终于意识到,尽管处于失眠的痛苦,她仍然没有放弃。”

 

丢掉刻板的“结果论”,看到孩子的努力,才有可能给予他真正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才能够帮他激发那个更好的自己。

 

 

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说教都是一瓶慢性毒药。

 

请丢掉它,离开你自以为是的“终点”,放下身段,平等地尊重孩子的需求,然后陪他一起在成长的道路上行走。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