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时候,人类天生就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倾向于自毁前程;倾向于过于受暗示影响和过分概括化;倾向于无端地焦虑不安和生气,并且持续不断地让焦虑和敌意侵害自己。不管他们受过何种教育,也不论他们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长大。”-----(Ellis,1973,cited in Gilliland,James,Roberts,& Bowman,1984,p.195)
焦虑和抑郁,相伴相生,在如今日益先进和文明的社会中,成了一种很常见的情绪困扰,它们仿佛隐藏在暗处窥视并操控人心,让人觉得“人生艰难且无意义”,在各种极端的事件背后,人们总能找到它们暗绰绰的影子
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认为,不合理的信念是导致负面情绪的根源,人们总是会通过内化类似的自我挫败性的信念而让自己深陷在情绪的痛苦,而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当中,最核心的有三个”必须”,如果我们在成长经历中内化了“它们”,焦虑和抑郁就会如影随行,现在我们一起来识别它们的表现。
“必须①”:“我必须十分努力以获得他人对我的表现的认可,否则我就一无是处”
内化“必须①”的我们,可能内心会有自卑倾向,容易和别人比较,会很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虽然有时外在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负倾向,不听人劝,不易认错,有着在别人看来“谜一样执着”的上进心。常用的心理话术是“我觉得我应该......”。
对于成功,内化“必须①”的我们很难“知足常乐”,对内有多不认可自己的价值,我们对外就多希望自己能成功或超越他人,会有着如同夸父追日般的强烈企图,喜欢设定目标,一个目标实现了,收获了成就感和他人赞美,我们就会立即为自己寻找下一个更高的目标。
这样的我们也会特别在意外界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渴望被喜欢、被认同,有时可能会选择讨好或勒索的方式来获得这些,能够赢得他人的认同和赞美 ,好像就证明了“我是有价值的”。
人本主义者说,人生的意义是自我实现,追求卓越是非常积极的倾向,然而目标可以无限,人力终究有尽,至于他人的评价更是很难控制,毕竟悠悠众口,其言烁金。
所以,向上攀登的脚步即使永不止歇,也会遇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情况,更有甚者,设定目标却无力前行。所以,内化“必须①”的我们虽然可能取得一些骄人的成就,也赢得过一些好口碑,但也常常受“我在浪费时间”、“我现在不够好”、“我得到了,但怕失去”等等焦虑抑郁情绪的困扰。
“必须②”:“他人必须按照我希望他们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就是坏人,就理应得到谴责和惩罚“
内化“必须②”的我们,可能有“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更注重个人感受,很难体谅并配合他人,如果期待落空,我们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常用的心理话术是,“我觉得你应该..........”
“虽然我的要求你觉得不合理,但你也应该无条件地尊重我.”
“你给别人的,也必须给我,你应该公平地对待我.”
“我已经很痛苦了,你就应该来哄我”
在“必须②”的影响下,我们很难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也很难客观地去看待现实条件,只要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我们的“感受”立刻就不好了,而且我们会坚决的认为,“我的坏感受,一定都是别人的错”。
我们对他人的“希望”有多执着,期待落空时,对他人的“恨意”就有多大,这种“恨意”是很特殊的,因为它“不在于别人对我做了什么,而在于别人没有为我做什么”。
在“必须②”的影响下,我们很容易因一件感受不好的事,就彻底否定一个人,最终彻底破坏一段本来良好的关系。
在心理学里有一条普遍认同的定律,“我们永远无法改变别人,我们只有改变自己。”当我们执着于按着自己的“必须”去要求和改造他人时,失败是必然的。而我们因失败产生的攻击性,又会让他人更不愿意为了我们而改变。“必须②”会导致我们在现实人际关系的长期困扰,焦虑抑郁也就不可避免了。
“必须③”:“当我有需求时,我就必须满足它,如果我没能得到我想要的,那简直太糟糕了,我根本无法承受“
- 内化了“必须③”,我们可能是不能“延迟”满足的人,因为“等待”本身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件非常不确定、让人焦虑的事情。
我们在事业上会追求急功近利,在关系里,如果结婚是需求,就很容易“闪婚”。
- 内化了“必须③”,我们可能是“不懂拒绝”的人,既表现在“不能被别人拒绝”,也表现在“不能拒绝别人”。
“拒绝”本身,是不被我们接纳的,会被看成是一种攻击,我们会由此产生焦虑。因为这种被拒绝的感受太不好了,好像我们被嫌弃了(或嫌弃了别人)一样。
- 内化了“必须③”,我们可能具有反社会人格倾向,即“我的需求高于一切”
因为需求不被满足的感觉太糟糕了,是我们不能承受的,我们很可能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择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对他人利益的侵占,无视规则,漠视道德,极端时甚至会违法乱纪。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客观条件永远有限。此外,社会规则、道德法律等社会约束力,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可以和谐共生的前提。在现实社会里,人的需求的满足确实是有局限性的,而执着于需求“必须被满足”,很多时候正是我们负面情绪的来源。
三个能引起抑郁和焦虑的“必须”及其在现实里的表现,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了解一些了?那么这些“必须”是怎么来的?
用艾利斯的观点,“这些非理性想法主要是在儿童时期从重要他人那里学来的,但我们也自创,总之,后来是我们自己造就了这种非理性的“必须”,我们会不断强化这些自我挫败性的信念——不仅通过自我暗示和自我重复的过程,还会在自以为它们有效的情况下,秉持着这些信念去行动。”
那么,如果内化了这些自我挫败的“必须”,我们要怎么办?
“因为我们会制造大量的、困扰自我的思想与情绪,所以也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命运。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通常都能改变自己的情绪,我们能够有创意地决定对同样的情境产生不同的感受,也因此能坚决地拒绝使自己对任何情境产生严重的焦虑或抑郁。”
古人云,“君子日省三过”,不断的自我觉察,不断的自我纠错,促成了我们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挫败性地“必须”,不仅在心理咨询的经验中,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必须”。
艾利斯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始终保持理性的认知,就不会被负面的情绪所困扰,所以,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吧,一起去“理想化”而重“现实”,弱“思维”而重“行动”,一起脚踏实地,理性又满怀深情地接纳我们自己,接纳他人,接纳我们瑕不掩瑜的人生!
“伤害人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他对事件的看法。”---《人性的弱点》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