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组织家中聚会,说正好万圣节快到了,要不找部恐怖片一起看,既能增进感情,又能娱乐减压。朋友中有人欢欣雀跃,有人叫苦连连,反应非常有趣。
我自己则介于两者之间,嗯,可能偏前者多一点吧,因为我从小对恐怖故事的感情是又爱又怕,但越怕,又越忍不住去看。
最早接触的恐怖故事,当然是《聊斋志异》,当时和大人们一起看电视剧《聊斋》,甚至会怕得几天都不敢关灯睡觉,可若长辈叫我别看了,我又不乐意。虽然两种矛盾的情绪在拉扯,但似乎好奇心和兴奋感还是略胜一筹。
长大后也会时不时搜罗恐怖片来看,因为我发现看恐怖片之于我,居然还有减压的作用。每当我被各种压力弄得沮丧不堪时,看一部恐怖片能帮我迅速找回状态,那效果,比吃甜点、冥想、运动等等,都来到快。
当然,副作用还是有的,也就是短时间里,你老觉得屋子里不止你一个人……
慢慢的,我发现像我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可当时仍不明白,为何一种有着阴暗、恐怖属性的事物,会唤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呢?直到我学了心理学,才终于懂得了其中道理。
我觉得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明:
一、认知失调理论和蔡戈尼效应。
认知失调理论,强调认知失调会使个体产生不适感,于是个体会尽力争取对环境达成或连贯理解的一致性,让自己的认知重新恢复协调。
蔡戈尼效应则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从人的本性来说,我们不能忍受未完成的事情。
这两点完美诠释了悬念在我们身上起的作用。恐怖片一般都会制造极强的悬念,而为什么悬念会吸引我们呢?
是因为悬念让我们产生了认知失调,这个人为什么看了录像就死了?那个女鬼为什么要杀人?这栋豪宅为什么卖那么便宜?我们非常想知道答案,以便重新获得认知的和谐。
同时,我们也很想知道故事的结局,那些人有没有逃出去?是否恶人最终得到了报应?骇人的诅咒是否被终结……如果不看到结尾,你简直会抓耳挠腮睡不着觉。
而当你最终得到了答案、看到了结果,你的认知也重新和谐,一种被满足的愉悦感油然而生。
二、可控的“战-逃反应”。
战-逃反应是指动物在面对威胁时,会激起神经和腺体的反应,使躯体做好防御或者逃跑的准备。
也就是说,这种本能会让我们在观看恐怖片时分泌肾上腺素、内啡肽和多巴胺,让我们的身体充分唤醒。
但同时,我们的意识其实知道自己处在安全中,大脑会判定看恐怖片并不是真正的威胁。“哦,我知道这个故事是假的”,“只要我关上屏幕,就能立马终止它”,“我的朋友和家人都在我身边呢,我是安全的”,“我对这种紧张刺激是有掌控感的。”
在这种心态下,短暂的恐惧很快被娱乐的兴奋感取代,积极的情绪会增强。
三、编导设置的“安全结界”
当然,恐怖片能减压,故事的编剧和导演也功不可没。因为他们会尽力保证恐怖片的娱乐属性,避免让观众产生深层的焦虑。也就是说,他们会有意识的为观众设置一个“安全结界”。
比如在《聊斋志异》中,只要你重情重义,不贪心、好色,你就能遇到善良的狐仙或女鬼,只有那些作恶的人才会半夜害怕鬼敲门。
美国的商业恐怖片更加明显,遭遇恐怖事件的,往往都是那些自大冲动的人,一般最先遇害的总是那个最讨人厌的角色,而最后的幸存者总是那个最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物。这无形中给了观众一种暗示:你是安全的,因为你不作。
四、内心的情绪借恐怖片宣泄
从精神动力学层面来看,恐怖故事也是人类心理阴影的投射,当这些情绪借由恐怖片被表达时,我们会获得一种松弛感。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工作压力很大的人,内心肯定也压着很多不满和愤怒,这时,恐怖片里的情节正好能把他的情绪外化出来,他也借着剧情获得了一种宣泄愤怒的满足感,内心的压力随之减小。
综上所述,看恐怖片,特别是看娱乐属性多一些的恐怖片,确实能起到减压、甚至唤起积极情绪体验的效果。如果和有共同爱好的亲人朋友一起看,还能增进感情呢。
不过,也有不少人对恐怖片避之唯恐不及,在他们那里,恐怖片起的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从生理层面来看,可能是这些人大脑的杏仁核太过灵敏,受到恐惧刺激时反应会大于一般人,也更难从恐惧情绪中走出来。
从心理层面来看,有可能恐怖片勾起了他们曾经历过的一些负面体验,我的一位长辈就因为从前在夜里独自穿过墓地受到惊吓,到现在都完全不能接触任何恐怖故事。
所以,如果你能在恐怖片中获得积极体验,那恭喜你多了一种减压方式,但千万不要拉着你不爱看恐怖片的朋友或家人一起看,否则,你们的结局可能也会让人怕怕……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