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人犯错的时候应该最先反应到怎么修正错误或挽回损失,因为这样最有利于生存。
但实际上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最先有的反应不是怎么修正错误或挽回损失,而是陷入恐惧、焦躁的情绪,并引发一连串的糟糕联想;
甚至会先思考怎么能避免被责罚,怎么挨过责罚。
不是把心理能量花在真正该做的、有用的方面,却先南辕北辙地进行一系列于事无补的反应或行动。
这在认知行为疗法里叫做自动化思维。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过程,民间表达就是不经过大脑,自然而然地就那么反应了。
因为这个过程发生得那么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反应走反了方向,是在远离想要达成的目标。
不但无助于达成目标,而且根本就顾不上目标。
因为不论是越偏越远,还是努力把自己拉回原来的状态,都会消耗心理能量,导致不再有能量用来用来做有用功。
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反应模式,我总结出三个层面的原因。
一部分反应是为了逃避,怕承受犯错后需要承担的后果,做错事的后果总是不那么令人愉快,有可能伴随来自外部的惩罚。
所以受趋利避害的本能驱使,首先想到怎么掩盖失误,逃避惩罚。
但不管能不能承受,愿不愿意承受,已经犯下的错产生的后果不能避免,先考虑怎么免责很可能进一步恶化了后果。
就像在公司里做错事,第一时间弥补改正,就是及时止损,就算不能挽回损失,至少也可以避免继续造成额外的损失。
但如果去掩饰,就会让损失不断扩大。
避免小惩罚换来的可能是大损失,权衡一下两者之间的利弊得失,能帮助克服本能反应。
也有一部分的反应是“理智”地认为犯了错就应该受到惩罚,“超我”特别严厉,或者危机感特别强
——只有接受严厉的惩罚,才能避免一错再错,错失生存机会。没有外部惩罚就自我惩罚。
然后边自责、自我攻击,边恐惧,陷在负面情绪的漩涡里不能自拔,直到耗竭。
多年前我曾经尝试“日省三身”。一想到自己的错失就陷入自责,根本无暇考虑可以怎么弥补挽救,或下次遇到要怎么做,非常痛苦。
还好求生本能强大,没试多久就放弃再省了。
如果不能把控自省和自责的界限,确实还不如不省。
不然后果很可能没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反而陷入更糟糕的境地。自责很容易导致抑郁,对人生失去希望。
通常来说,当人面对指责攻击时——不论来自外部还是内部——会本能地进入防御、对抗的模式。
这种时候很难产生建设性的,有用的想法。
第三部分的反应可以说是惯性使然,路径依赖。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意识到逃避或自责的反应都于事无补,但就是控制不住。因为这是一条走熟了的路。
如果往考虑怎么应对错误解决问题的方向,每次遇到的事情不一样,就需要考虑不同的应对方案克服不同的困难,过程和结果都充满不确定性。
人天然讨厌不确定,回避不确定。
相对而言,逃避虽然可耻,自责虽然痛苦,却是一条熟悉的路径,结果是确定的,不需要动脑子就能踏步前行。
谁不喜欢省事呢,只是没意识到图省事有代价,而且代价可能很大。
建议下次犯错后,可以做一点小小的改变,先不要急着陷入惯性反应,而是花片刻时间觉察一下,自己的反应是在哪一层,这么反应的后果是什么代价是什么。
试试看吧。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