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适龄婚恋人群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有过使用介绍或相亲方式去接触异性的经验。
而在2020年末中国最大婚恋网站发布的超过7万个样本(其中23-32岁年龄段超过7成)中显示,在婚恋中,女性不再只关注男方的“财力”,而是更注重现实的“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认定”、“夫妻间赠与财产的归属”、以及“夫妻双方离婚过失的赔偿”。
简单来说,婚姻中的性别属性正在减弱,传统角色的刻板印象正在年轻一代中被不断挑战,恋爱和婚姻,正在变得越来越现实。
北京大学研究中心在1月10日发布的《婚恋状况》研究中显示,中国最早发生性行为的省份,平均年龄为20.63岁,初恋的平均年龄在12.67岁。而7年之痒正在缩短为5年,婚后3-5年最容易出现危机。
异性之间接触的机会变多、距离变近,而稳定的恋爱和婚姻关系正在变得更加困难。
正在中国土地上大行其道的各种婚恋交友的机构,从不同渠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你可以通过缴纳不同金额的费用,接触到更多不同行业、不同背景、年龄匹配的异性,甚至有各种专家团队提供各种定制的服务。
还有更加适合普罗大众的团体相亲活动,各类X分钟相亲,X日恋爱,户外徒步,以联谊为目的的聚餐、露营、真人游戏。
在婚恋中,这一代年轻人,获得了更好的资源和机会,也获得了在这个时代不断追求的效率。
曾经有幸在某个高档酒店的包厢大厅内,目睹过一场超过300人的2分钟相亲,大堂经理一边叹气一边告诉我,这一场从早上10点开始到下午6点开餐,中午有40分钟的自助餐时间。
站在角落,听到每2分钟喇叭里传出的换座提醒,看到每个人胸前的编号以及桌前的资料卡,仿佛回到了毕业那年的校园招聘现场。
当代年轻人在讨论婚恋时,都会存在着某种焦虑感,父母社会的压力,周围环境的影响,自身对于婚恋矛盾的需求。
既渴望一段温暖安全的亲密关系,又会在主动和被动中游离。
既希望满足父母和社会的期待,同时也会有被束缚和未知关系的恐惧。
既会羡慕美好的爱情,又会患得患失,用逃离来替代承担。
这样的矛盾在任何时代的爱情中都会出现,误解、隔阂、痛苦、别离,但当信息变得更加快速,选择的可得性变得容易,有时候,会在冲动中,不去选择最适合的,而选择那个最容易的。
听起来这的确像是一种恶性循环,或者我们把这种习惯甚至可以联想成一种“瘾”,用“瘾”来不断逃避现在即将面临的“痛”。最终耐受了,变成了一种持久的钝痛感,这个“瘾”就更加难以戒除。
在感情中,有人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婴儿的位置,期待获得对方无条件的哺育和接受,那么这段感情就失衡,一旦哺育者无法承受这种共生感,情感就会产生巨大的失望和攻击。
恋爱和家庭中仍然有许多的分工,共同的承担和理解,才是一段感情的地基。
另一部分则会在感情中不断地丈量公平,隔离掉情感的需求,用以避免失落和无助,对伴侣也会产生这样的期待,对于对方的情绪、情感,都采取回避和强硬的态度。那么这样的状态下,很容易在挑剔和自卑中摆动,遇强则弱、遇弱则强,根本没有合适的人出现。
感情,是一种需要双方付出情感和情绪的结合,如果抛弃掉最核心的部分,那这个组合就不可能稳固。
有人说感情好麻烦,嗯,这真的是一个挺麻烦也挺细腻的人生活动,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投入或不投入这个麻烦之中,但人是矛盾的,而这种矛盾,其实不止你我,每一个人渴望的人都会产生。
也许当我们纵观美好的爱情,总会发现,共同的时光和经历,会让双方有更强的信赖和安全感,那么也许可以从几分钟遇见这个人开始,但不要给这个未来可能需要度过余生的人,几分钟就配上休止符。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