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登于《云南教育》2020年3期,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出处)
在凉爽的早晨去小区花园散会步是非常惬意的事,更为惬意的是看到小区里蹒跚学步的宝宝和他们的照顾者这时也聚会在花园里,一同享受着亲子时光。我注意到一个两岁半岁左右的小女孩,在企图爬上花园围栏时摔下来,手掌擦破流血了,她哇哇大哭,她的奶奶(或外婆)坐在不远处和人聊天,然而孩子并没有看向她或走向她,直到哭声引起了奶奶的注意。
奶奶粗暴地把她抱到自己腿上,先是拍了一下孩子的腿,嘴里说着“叫你不听话,早让你不要乱爬”,孩子的哭声更大了,她扭动身体想离开奶奶,显然她没有得到安慰而是更伤心了,奶奶又呵斥说:“不要哭,不许哭,勇敢一点”,随后嘴里一直喃喃埋怨着,放开了孩子去包里寻找湿巾。
虽然最终伤口被清洁不再流血了,孩子却似乎一直处在茫然而痛苦的情绪里,她开始猛烈吸吮手指以便让自己安静下来,不肯坐在奶奶腿上,并且始终避免注视奶奶的面孔。她的情感没有得到抚慰的痛苦似乎远大于手受伤的痛苦。
这样的亲子关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小女孩和她的母亲或父亲在一起时又会怎么样呢?这位奶奶情感上的冷漠对她的孙女有怎样的影响?奶奶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能否从她自己童年时和父母的互动方式预测?随之而来的种种疑问,依恋理论能给我们答案。
“依恋理论”是有关心理学概念“依恋”的一种理论(或一组理论)。“依恋”是指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
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鲍尔比(John bowlby 1907-1990)及同事做出。鲍尔比最初研究二战以后英国儿童的心理问题,这些儿童在战乱中失去家庭。通过在医院,孤儿院,托儿所,及其他来源的资料发现,孩子早期与母亲分离,会怕到发狂的地步,大叫,大哭,发脾气,企图逃离周围的环境,然后陷入绝望;如果这种分离继续,没有建立其他新的稳定关系,这些孩子会从此对他人很漠然。
鲍尔比认为依恋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平衡,平衡婴儿对安全的需要和对探索经验的需要。他认为从0-2岁期间,依恋的发展经历了4个比较宽泛的阶段,最终达到“母亲-婴儿之间动态的平衡”。
1. 前依恋阶段(preattachment phase),0-6个星期。婴儿从母亲那里获得食物和舒适抚慰。但是,如果把他们和母亲分开并不能造成任何不安。
2. 依恋形成期(attachment-in-the-making phase),6个星期到6-8个月。婴儿开始对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反应不同,开始有分离焦虑的苗头。
3. 依恋明确期(clear-cut attachment phase),6-8个月到18-24个月。当母亲离开时,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这种依恋关系是互相的,婴儿感觉离母亲(或者他的依恋目标)的距离太远;或者母亲(依恋目标)发现孩子离开自己视线,都会感到不安。这里强调的是互相的关系和这种关系在两者之间的平衡。
4. 相互的关系(reciprocal relationships),18-24个月及以后。这期间孩子的活动能力增强,在上个期间,母亲起到平衡这种关系的主要作用。而这个阶段,双方都有调整和平衡的作用。这种关系在人类中,会持续好几年。
1969年,发展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设计了“陌生人情境”实验,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针对12个月左右的孩子)。其要点是观察婴儿对陌生人的反应:1,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2,当母亲离开的时候;3,当母亲重新回来的时候。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以此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研究者给孩子的行为分类,最后发现,当母亲回来,这个时候孩子对母亲的反应是一个关键要素,并将这些行为反应分为4大类。
依恋类型:
一、安全型依恋
安全依恋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陌生人无法安慰他们;在看到母亲返回时会扑向妈妈的怀里,但是,他们能够很快平静下来继续玩玩具。
当孩子知道存在一个在需要时会返回的“安全基地”(就是妈妈)时,他们能够最积极地进行探索行为。提供支持会增强安全感,儿童认为母亲的支持有帮助,这使他们学会如何在将来应付同类问题。所以可把安全依恋看做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成为安全依恋型。
二、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
焦虑-抵抗依恋类型的儿童对陌生人极其焦虑,即使母亲在场也是这样,他们紧紧靠近母亲,也不怎么去探索各种玩具。母亲的离开让他们极端沮丧。母亲返回时他们会表现出矛盾心态:一方面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另一个方面,在母亲开始关注、亲近他时进行抵抗。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这种依恋类型可能受到母亲的养育风格影响:尽心尽力但自以为是。即,孩子的需要有时被忽视,直到完成其它某些活动;并且,有时更多是通过双亲的需要而非儿童的主动要求,来关注儿童。
三、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
焦虑-回避型依恋类型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在母亲离开期间如果他们有焦虑的表现,陌生人能够安慰他们,陌生人对他们的安慰效果等同于母亲。当母亲回来的时候,他们眼睛或身体会转开,不冲着妈妈,不主动去寻求安慰。 这种依恋类型起源于漫不经心的养育风格。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儿童相信他们对母亲传达需要并不能影响到母亲。
四、紊乱型
还存在第四种类型,即所谓的“紊乱依恋”。研究者发现,有200多个案例,孩子的行为无法归入到前面3个类型里面,Main& Solomon(1990)建议,这一类是disorganized (紊乱型)。这个类型的孩子缺乏一贯的方法来对付陌生人带来的压力。他们和母亲互动的体验可能是无规律的,所以无法形成连贯、一致的互动模式。
依恋学者们研究了与不安全型依恋相伴随的幻想,试图搞清楚不同类型的不安全型依恋儿童,会有哪些具体的失常表现,如攻击性过强、退缩、黏人、辍学,等等。
而最为惊人的说法或许是:孩子12个月大时的不安全型依恋,不仅可以用来预测其3岁、5岁、7岁或14岁时的行为(已经得到研究证实),还能预测其20岁、30岁乃至70岁时的恋爱选择、育儿模式、婚姻质量和老年问题。
看完对依恋理论的简要介绍,再想一想广场上小女孩的表现,我们似乎可以推测她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也会担心如果这种依恋关系得不到调整,将会对她的一生造成负面影响,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依恋研究证明,不安全型依恋是可以改变的。童年时的家庭内部调适可以改变儿童的早期依恋类型,或是成年之后,勇敢释怀早期经历,依恋类型也可能随之转变。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