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电脑屏幕右下角总会弹出一些考证的广告,广告词还特统一,都是“偷偷考个XX证,然后惊艳所有人”,甚至有一次,还给我推送了一个“偷偷考个心理咨询师,然后惊艳所有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看得多了,我不禁好奇:为何广告要选这么一句话呢?广告创作的基本功在于发掘受众的痛点、痒点,迎合消费者的深层心理需求。那么,“惊艳所有人”会是大众的深层心理需求吗?
明人不说暗话,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这种“令人惊艳”的感觉确实有那么点激动人心。
再仔细琢磨,生活中此种情况还挺多,比如很多女性下决心减肥,会想象自己苗条后,穿上漂亮衣服惊艳全场的景象;
许多埋头工作的员工为了给自己打鸡血,也会想象有朝一日在大会上受到表彰、万众瞩目的情形;或者当有人受到轻视嘲讽时,我们也会鼓励TA继续努力,以便来日让人刮目相看……似乎这种心理需求的确挺普遍。
把“惊艳全场”的情境拆解一下,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己的美丽、才能、实力受到了大众的肯定甚至赞叹。
第二部分在于那个“惊”字,既然是惊,也就是很突然发现,从前没料到。
换句话说,这个惊艳的主角在从前是比较朴素的,甚至是丢在人堆里找不着的,是曾经处在一个被忽视、被轻视的位置。
然后,TA通过偷偷的蓄力,终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发现了吧?这就是大家都爱不释手的“逆袭”剧本呀。“逆袭”之所以激动人心,不仅是因为最终能够获得大众的肯定,而是隐藏着一部分“复仇”的快感,让那些曾经忽视、轻视你的人啪啪打脸,让那些自以为高你一头的竞争者羡慕嫉妒恨。
如此一分析,发现“惊艳所有人”这个需求的确不简单,这不就是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所说的“夸大-表现癖”以及“自恋暴怒”吗?
一、夸大-表现癖及镜映需求
根据科胡特的理论,幼儿早期会特别希望通过展现自己的身体、力量、进步,来获得父母的夸奖。从幼儿的角度看,似乎是爱表现,实际上是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的肯定(专业术语也叫“镜映”),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定自己是好的、可爱的。儿童的自尊、自信就是来源于此。
当然,对于镜映的需求是贯穿一生的,只不过童年期这种需求非常重要而强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格的成熟,我们不再那么渴望时时得到夸奖,即使想,也会用一种更成熟的方式去获取,比如在工作上做出一些成就。
二、自恋暴怒
需要注意的是,夸大-表现癖还有另一面:
当儿童总是没有得到恰当的回应时,TA就会感受到一种自恋受挫的愤怒,也就是“自恋暴怒”,有时候这种愤怒会非常强烈,甚至会激起一种不顾后果的报复冲动。
如果一个人的人格直到成年都没有发育成熟,那TA的自恋暴怒很可能具有破坏性,我们有时会在新闻里看见一些人仅因一点小矛盾就爆发出可怕的攻击行为,便属于此类。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格基本趋于成熟的人,TA体会到的自恋暴怒也不再那么强烈,即使内心有愤怒,有报复的冲动,多半也会采取更适合的方式,比如运用法律争取自己的利益,或者通过良性竞争打败对方等等。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惊艳所有人”确实是所有人从童年开始就有的一种心理需求,它混合了夸大-表现癖的两个面向:获得镜映以及自恋暴怒。只不过“惊艳所有人”还算是一种比较成熟、比较能获得社会认可的形式。
然而,虽然形式比较成熟,但动机却不一定。虽然赞赏总会让我们高兴,有时我们也会用惊艳全场的想象来给自己打气,但真正成熟的人格不会仅仅为了获得夸奖而去做某项工作,比如你不可能仅为了惊艳别人,就去考心理咨询师。
再打个比方,这就像一个对音乐无感的人,为了出名,非要去当歌星,或许在短期内,TA能通过一些手段博得名声,但长此以往,人们也会发现TA的真面目,从而最终将TA抛弃。
所以,广告虽然总是怂恿人们去满足婴儿期的自恋需求,但我们自己必须冷静,先扪心自问,我真的喜欢这件事(物)吗?从长远来看,TA真的对我有利吗?如果得不到别人的正面反馈,我是否还愿意坚持?
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是肯定的答案,那么恭喜你,你找到了内心真正的信仰,或许它不能为你带来很多夸赞和掌声,但你的心灵仍会充实和富有。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