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痛苦总是在那,请放下“痛苦羞耻”
2022-12-21   1393次阅读   0个赞

“她来到咨询室时,是家人陪同着的。一个13岁的小姑娘,戴着口罩看不出来多大,乍一看以为与旁边的中年女子是姐妹。跟家人了解完情况后,家人刚出门,小姑娘像一只崩了太久的气球泄了气,猛的哭了起来。”

 

这类情况在执业生涯中并不少见,从青少年到四十五岁的成年男子,他们在生活中跟朋友和家人相处时不会去袒露自己的心声,常常“憋着”!

 

在他们看来,不告诉朋友或是家人自己感受的原因有几个:

怕给他们添麻烦

怕对方不理解

怕对方认为自己弱或是矫情

...

这些害怕,无疑都是真切的,关系到其中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立场,工作下来发现,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无奈。

 

1.面对痛苦,多数人都是力不从心的

在生活中,小到柴米油盐,大到事业决策人生方向....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来说,免不了跟人相处;相处又免不了摩擦,摩擦又难免不愉快。换言之,活着,痛苦从来是不缺少的。亦或者说,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与痛苦在打着交道。自我保护已经耗费了精力,少有人有余力能兼顾对方。

 

2.渴望理解没错,只是理解向来少有

被理解,我想是每个人内心都存有的渴望。一则省了不少事儿,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更是让人着迷。二则理解代表着关系间的深度连接,深度连接带来的强烈感觉在体会过之后,蛮容易上瘾。而理解无疑是稀有的,越亲密的爱人矛盾发生时越激烈,因为在意;再亲近的人,也无法尽然理解我们,这也是不得不接受的遗憾和现实。

 

3.接纳自己的柔软,太多时候被评价为那是脆弱

当我们自己不理解自己时,才向外求,去渴望被理解。这无疑有点“循环魔咒”的意思:“我自己不能理解自己时,我告诉他人的自己也是模糊不清的;而我自己贬低自己看不起自己时,我传达给对方的意思都是‘我很糟糕’。”在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时,除非对方足够“洞察秋毫”,或是“充满爱意”,不然理解是不可能发生的。

 

从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我们自己是怎样的人,我们会被同样的人吸引,或者说相同的人之间总是互相吸引。所以多数时候,我自己有的困难,身边人同样也有这个困难。大概区别在于谁程度更深一些。触碰痛点,人本能性的都会选择自保,这是生物本能也是生命的设定,那么很容易遇到的便是“我痛了,所以我要跑开,这是你的问题”的态度。而这类态度很容易被理解成"你太弱“的标记,对当事人来说有雪上加霜的性质,对跑开的人来说,有保护自己的价值。

 

如此一来,似乎自己消化痛苦是比较妥当的方法?

 

在我看来,这跟吃了东西需要消化是一个道理。吃了太多消化不了,那么就需要调养下,而不是继续狂吃猛塞。吃了东西带来胃部疾病,那么需要求助医生,同样的心里的痛苦过于沉重,也需要求助心理咨询师或是心理医生。总是把痛苦藏在心里,就像是把食物不停往胃里塞。胃塞了太多东西会坏,心也是如此。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