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过年了不吵架就好像缺点啥?为什么很多家庭都这样
2023-01-29   1217次阅读   1个赞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幸福与相聚。但也是小部分人一年一度的“刧”。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无非和谐欢乐,夫贤子孝,同堂共庆,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书写着各自孤独与悲伤的故事。
 

因为相聚,容易相近而产生“心流”;同时,也因为靠近,关系浓度突然增高,而容易产生摩擦和争执。不少的家庭,因为父女关系或母女关系,或夫妻关系问题,一到过年这样的大节,就会爆发战争。
 

似乎只有这样,这个年过得才是完整的、圆满的。
 

这个现象很有趣也很无奈,也很让人痛苦。
 

这篇文章,以我们作为子女的视角来写,即在吵架里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读到了什么,我们怎么办?

 

01

过年就吵架,在很多家庭里司空见惯

 

人与人之间,不管是什么关系,都需要在一起,才符合人是群居动物的特性。但要舒服、自在,这样的在一起,却也是需要距离的。故此,有距离地在一起才是最好的。
 

过年,每年一次的春节,无疑是让家人距离骤然缩短的一次大聚会。这样的距离由原来的10变为1或0,无疑让很多人很不适应。

 

小华(化名)是来自北方的青年,在南方城市工作有些年了。虽然离家二三千里远,但每到春节都是他不愿意面对的“至暗时刻”。
 

他说,我很不喜欢过年,我对于过年没有感觉,没有幸福和向往。在他的记忆中,打小开始每逢过年父母就吵架。父亲脾气暴躁,总因为家里过年需要借钱或其他小事而打骂母亲或者子女。有时,甚至大年夜父亲会把锅砸了。
 

每次想起过年,往事历历在目,小华心有余悸,这样的恐惧也常常让他在恶梦中惊醒。他宁愿不要过年,这样他就有了不回家的借口。在上大学时,他就常常借口勤工俭学打工挣钱而不回家,他宁愿一个人在宿舍吃冷馒头。
 

他觉得,那不是他想要的家,是冰窖。在宿舍里,同学们都走了,那才是属于他的小天地。在这小天地里,他制造自己的温暖。
 

在几年前的一个记者调查中,100对夫妻有45对夫妻因为春节过年而吵过架,接近一半的比例。
 

调查的100对夫妻,年龄段集中分布在20-40岁之间。婚龄在5年以下的有49对,5-10年的有26对,10年以上的有25对。超过七成是大专以上学历。超过八成的家庭有孩子。公务员、老师、企业员工……他们的工作涉及各行各业。有的夫妻从小都生活在城市,有的则都生活在农村,还有“一城一农”的。(引自安徽网)
 

由此可见,过年吵架的现象并不鲜见。
 

可以说,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而关系是产生问题的根本,过年吵架就是现象之一。

 

02

从心理角度,如何解读过年吵架现象

 

过年吵架是家庭危机的高频率事件,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从心理原因看,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读:

 

一是,隐藏已久的情感报复。有不少人春节过后,是带着伤痛离开的,这样的伤痛并没有得到及时疗愈。
 

新一年春节时,一年不见了,无处躲藏的爱恨情仇终于找到机会上演了,从而有了报复性的在一起的高密度的吵架。老帐新帐、新仇旧恨在春节统统一起算,这就是当初离开家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打下的伏笔。
 

所以,潜伏一年的情绪、不快,甚至愤怒等,春节时再不释放就没机会了,又得等一年了。

 

二是,表达亲密的反向形成。对于一些不善于表达情感和爱的家庭或夫妻来说,吵架是表达亲密(性)的一种反向形成的方式,即我不能直接说我爱你,而是说我讨厌你我恨你(吵架、干仗)。
 

爱尔兰曾经说过,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如果把不能表达情感和爱算做一种无能的话,他就会通过挑错找茬来弥补他内心的“全能自恋”。
 

爱是疗愈一切的力量。如果能充分地表达爱,架就吵不起来。
 

三是,无法幸福的自我惩罚。有的人觉得自己一年下来过得比较幸福,钱也赚得够多,幸福需要通过吵架来“中和”一下,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他们在心里认为:幸福是有“额度”的——这背后是一种自我惩罚的心理在作祟。
 

如果说幸福是有“额度”的,不如说你无法承受越来越多的爱,你只能承受有限度的幸福。但是,是谁告诉你幸福是有“额度”的呢?
 

其实还是自己,是自己无法超越自我原初设定的那道坎。
 

四是,迎接家人的仪式所需。对有些家庭来说,这样的吵架是迎接家人回来的一种“仪式”。他们在用这样的仪式告诉大家,“我家里人都回来了。”

 

小时候,我们经常听见邻居问邻居:你家老公回来了吗?邻居答:回来了,昨晚还吵了一架,(这个死鬼)。
 

或者说,昨晚听见老王家大声嚷嚷,准是家人都回来啦。

 

03

面对吵架,你能做些什么来解救自己

 

理论上说,父母都是爱子女的。贫穷可以限制物欲,但不会限制父母本能地对子女的爱。
 

但现实中,也有小部分父母是不合格的,是不会爱的,是缺乏爱的能力的。

 

原生家庭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友善,总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创伤。

 

但是,正如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说:不要问生命给我什么,而是去问我可以给生命的是什么。
 

那么,面对长辈的矛盾冲突,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拯救自己呢?

 

首先,理解父母的爱与恨,做好共情。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就如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印迹一样。父母也有父母的爱与恨。
 

但你需要明白,他们的爱与恨是属于他们的,与你无关,虽然会影响到你。我们还是需要找到自己。
 

如果不能找到自己,我们就不能找到世界。
 

理解了父母,才能更好地共情与父母,你与他们的关系就不再随意被“三角化”。

 

小洛(化名)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她终于得到了成长。她说:我原来被父母的冲突裹胁太久了也太多了。我明白了我是我,他们是他们。我作为女儿,去理解就好了,我也只能这么做。
 

父母之间、朋友之间,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关系属性和故事,我们能做的太少。因此,远远地看着,不加评判,也许就是最好的做法。

 

其次,在回家与不回之间,做好平衡。
 

在回家与不回家的选项中,我们总是面临艰难的选择。小华为了不回家,回避家里过年的熬煎,选择了在学校过年。但是,在学校的生活毕竟就那么几年。

 

慢慢地,他学会了在回与不回之间找平衡,比如选个时间短的三天小节日,来去匆匆,到了中秋、春节这样的大节就名正言顺地不回,因为之前回过了。这时,家人也不好说什么。
 

回家是我们对家的期待与渴望,这是幸福家庭的孩子依恋的本能。而对于不幸的孩子呢,却是另一种想法。
 

比如小洛曾以为,回家是为了拯救父母的关系。但事实呢,什么也拯救不了,他们依然吵架,他们的关系依然糟糕。
 

所以,与其在回家中熬煎,不如找到合适的理由去平衡回家的频率和时间,心安地选择不回吧。
 

就如,同事们一起聚餐,没去时觉得自己很重要不能缺席。聚餐后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不过凑个数,而已。

 

三是,为自己划上边界,学会爱自己。
 

这个世界很复杂,也很简单。你想要简单生活,其实一定可以的。
 

把自己关起来,为自己划上边界,简单生活,是学会爱自己成长自己的一种表现。

 

网上有人发贴说:“我拉黑了原生家庭所有成员,这一生,就算有意外,也不会再见了”。随即有人回复:“我今天也做了跟你一样的事。我们年纪差不多,而且我妈直接告诉我我就是孤儿。我非常理解你做的事情!好好爱自己,然后,把这些爱给值得你去爱的人。”
 

也有人说:“我打算要回我的户口本后也全拉黑删除了,其实有时候越是有血缘关系人伤害你的时候越肆无忌惮,还不如兜里有钱来得️安全感。”

 

这样的行为背后,可想而知他们是背着怎样的心里的伤痛才作出这样的选择。他们在表达:你们不要离我太近,都滚得远远的吧。

 

失望了,才会置之死地而后生。无望了,就变得无畏。人与人之间是最好玩的,也是最不好玩的。
 

和大家和谐一片,是一种能力。远离众生,独自快乐,也是一种成长。

 

结语

 

当然,也有人说,这些都不是,是缺钱,钱能解决99%的问题。

 

是,或者不是。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