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有的孩子,在网络上交友、聊天,都非常顺利,如鱼得水,搭讪、破冰、沟通、交谈……很快就把另一个陌生人“收入囊中”成为好友。
但他在现实中,却害怕交流,恋爱受挫,社交退缩。
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对4000多名18-35岁年轻人的调研发现,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足见当代人中社交问题的普遍性。
理论上说,上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大脑、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张嘴,只要运用恰当,我们就可以按它们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如果哪方面落后了跟不上了,有可能是我们自己在主观上压抑了这个功能的发挥。所以,只要找到方法,加以坚持努力,就一定可以把工作、人际、生活搞好。
社交也一样,通过本节课,家长们可以认识到有社交障碍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以及如何改善孩子这种网络社牛➕现实社恐的现象。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关于“社交恐惧”的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255所高校的4854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80.2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6.90%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0.6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被医学上确诊为社交恐惧症。
此外,12.2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完全不“社恐”,称自己是“社牛本人”。
你们的孩子是不是这样的“社恐”人士?在现实中不擅长跟家人以外的人打交道,一跟人说话就紧张,舌头打结,心跳加速,对比起出门,孩子更喜欢宅在家里。
但是在网上又瞬间变成了“社交牛逼症”人士,跟网友交流畅通无阻,骚话连篇,乐此不疲,甚至在网友中还很有号召力。
不可否认,互联网拓宽了孩子的社交范围,为交流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带来的危害也逐渐暴露出来。
1、依赖心理:当脱下网络赋予的坚固“保护壳”,主动交往、表情管理、肢体语言、清晰表达等社交基础技能都可能是孩子们无法逾越的鸿沟。
2、健康问题:孩子们潜移默化受到各类媒体平台信息的影响,不自觉地将自己与网络上形形色色光鲜亮丽的人物进行对比,因而产生心理落差和自我怀疑,以致在现实社交中也不再自信,难以泰然处之。
3、网络欺凌:由于过度使用社交媒体,网络欺凌逐渐扩展到网络上。既然任何人都可以做一个假账户,做任何事情而不会被追踪,结果证明任何人在互联网上进行威胁都是非常简单的。
其实,孩子对社交的关注情有可原,更有其正面意义。
1、可以把生活中的美好分享给别人。分享有趣的事物,可以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传递正能量。
2、可以和不常联系的朋友了解近况,保持联系。通过动态,别人在社交媒体上能够轻松地了解对方和保持友谊,不受时间或地点限制。
“现实社恐、网络社牛”与“线上狂欢、线下孤寡”成为常态,并且经常在“社交天花板”与“社交恐惧症”之间反复横跳、并发,并被赋予了新标签——“社交牛杂症”。
为什么孩子们在现实中和网络上判若两人,难道是人格分裂吗?这背后的心理根源是什么?今天我们从多学科诊疗(MDT)的临床实践出发,结合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的突破性发现,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发现,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根源是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尤其跟社交相关的。比如小时候被同学排挤,受到校园欺凌,或者遭受过老师的辱骂,步入社会后,他们还可能同事或者领导嘲笑挖苦。
而且,很多有社交恐惧的人在原生家庭中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比如父母的频繁批评、否定,甚至打骂,导致他们性格比较内向,不够自信。
当这些叠加性心理创伤越积越多,他们跟现实中的人打交道时,甚至只是想象一下,就会产生病理性条件反射:焦虑、害怕、甚至恐惧,总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于是他们越来越回避现实社交,自我封闭。
但人始终是社会化动物,需要交流。这部分小伙伴发现,在互联网上可以“穿马甲”,进行匿名社交,这时焦虑和恐惧会大幅度减轻。
有的小伙伴还发现自己在虚拟世界找到一技之长,比如打游戏很溜,容易得到网友的认可,甚至是膜拜,所以他们在网上很自信,跟网友聊天时反而滔滔不绝,跟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而且,随着时代发展,有很多现实中的社交变得不是那么有必要,尤其是无效社交。比如不想出门买东西,可以网购、点外卖;不愿意出门认识新朋友,可以在线上找到更加志同道合的网友,甚至找男女朋友、组CP。
说不定以后还会出现个性化定制的AI“男、女朋友”,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不是不可能。
在虚拟社区里,你看不见真实的我,我看不见对面的你,是安全的。在这里,不必担心自己内心不好的一面。
这就是距离产生的安全感。
有一种安全叫:我看不见你,你也看不见我。
来访者小周是个“键盘侠”,在网络社区他有很多朋友,特别是他能很快和异性网友成为朋友,直至成为知己,甚至有的情感浓度不亚于地面女友。
他说,我在网络上彬彬有礼,张弛有度,对异性既能呈现温暖的体贴,也能展现作为男性很Man的一面,所以很容易获得她们的青睐。
但他的苦恼在于,现实中他却是个近乎自闭的人。一个人租住的房子里,每天在过着一个人的生活,连吃饭也点外卖。他是做IT的,很多工作可以不用去公司,直接在电脑端完成,做好了发送Email即可。
他说,我有点怕光,有点怕陌生人,更别说交友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在社交中,他们想呆在周哈里窗的第三象限“隐藏的我”区域。我知你不知,始终保持神秘的面纱。
在来访的过程中我告诉小周:“有社交恐惧障碍的人,他们总是很容易陷入自己给自己编织的牢笼,有时候难的不是如何做,而是不敢踏出第一步。”
如果你们的孩子有以上症状,不妨和小周一样试试以下几个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缓解社交恐惧,真实面对自己。
1、勇于行动,形成良性循环
“给自己设置一个小目标: 今天努力尝试和身边的熟人打一次招呼一次”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或许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原以为很冷漠的同学,其实也很好相处。
用行动来验证猜想,才会慢慢感受到社交并没有那么恐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你一直呆在自己给自己建造的厚重的壳里,只会让你越来越封闭,越来越无力。这样的防御的盔甲,是你的舒服圈,如果你不勇敢走出,在实践中去脱敏,如何获得新生呢?
2、正念冥想
一种心理学上可以有效对抗焦虑的有效方法,当发现自己害怕或紧张时(当你与别人进行社交时),告诉自己,我可以害怕(社恐),也应该紧张。然后跟自己并肩作战,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抱抱自己。
3、接纳自己,寻找独属于你的平衡状态
对自己宽容一点,降低自我要求。群人的喧闹社交并不适合所有人,或许两三人在咖啡店也能拥有一个惬意的下午。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状态,让自己待在感到舒适的社交场合中,或者学会独处让自己能够享受“孤独”的时光。无论哪种方式,只要适合自己就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4、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这些焦虑反应已经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成为一种病态一一社交集虑障碍,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需要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最后,我希望有这类现象的孩子们看到这里之后可以立即行动,我建议大家准备两张便利贴贴在镜子前或者醒目而且经常看到的位置。
一张写上镜子正念练习,下面留空白,完成一天练习,画一笔正字,先坚持21天养成习惯。
另一张便利贴,写上自己要记住的原则和思维习惯,比如,降低要求,做好当下事。不要逃避社交,尝试去做。要有边界感,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现在的社会,在现实中社恐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大家首先要看到这背后是遭受了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不要自责、自我否定,要学会自我肯定。
然后可以先在虚拟世界里找些朋友,建立真正的自信,逐步掌握一些社交技巧,再慢慢地修复心理创伤,逐渐走出门跟外界接触,克服现实中的社交恐惧。
这样的话,就算孩子们在网络上是社牛,在现实中也能正常社交,跟家人朋友出去爬山、露营,看看不同的风景,尝遍各地的美食,体验更多的人生,人生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