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心智化取向的心理学家认为,造成孩子产生不安全依恋模式,是源自于被抚养者虐待、忽视或者过渡卷入,尤其是经受了持续性的、避无可避的依恋创伤。但其实,还有一种情况被许多人严重忽略了,所以今天我选择先跟大家分享,这就是:太多的父母实在是不会跟孩子玩游戏、开玩笑。
也许听到这句话你会觉得很意外。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家庭中,爸爸和儿子在玩游戏,游戏中的战斗结束后,爸爸累得坐在了椅子上,但这时候儿子跑过来对爸爸说:你这只怪兽,你必须站起来让我杀掉你!请问你看到这个孩子说这样的话的时候,作何感想?是否会觉得孩子对爸爸在表达一种很直接的攻击性?爸爸会不会很生气?也许很多父母就会在这时候告诉孩子,爸爸可不是怪兽,刚才游戏也已经玩完了,爸爸很累了,你该去做作业了。更有甚者,有的父亲会觉得受到了冒犯,会训斥孩子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对爸爸说话,我可是你爸爸啊!这个时候,爸爸似乎已经完全从刚才游戏的角色里走了出来,换成了真实的父亲的身份。
但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在此刻面临的是一种双重现实的困境:眼前的这个男人,是一个很像爸爸的怪兽,也是一个很像怪兽的爸爸。这两种感受都非常真实,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选择前者,也就是继续进入游戏之中。这是因为,如果选择后者,那么这种爸爸像怪兽的感觉也许是更可怕的,这种可怕的感觉又是无比真实的,或者说,因为够真实所以真的是可怕的,是孩子无法面对的,伴随的是孩子也无法承受自己对爸爸的攻击倾向。为了避免被这些真实而可怕的感受吞没,孩子往往会选择前者,也就是把眼前之人继续认定为游戏中的怪兽,而不是现实的爸爸。
也只有继续进入游戏之中,孩子才能在这种假装和幻想里去处理很多让自己无法接受的想法和感受,尤其是那些恐怖的、破坏的、攻击性的感觉,这些都需要被装入假装模式这个箩筐里,否则就会闯入心理等同的真实世界。这个假装模式的箩筐里可以有怪兽、杀戮、战争,但如果这些东西以真实的姿态被放入世界,孩子就会体验到崩溃和毁灭。因此必须让这些感受和现实脱钩。
你看,孩子在玩游戏,实际上就是孩子在处理他自己的精神现实与外部现实的关系困境。在刚才的场景下,孩子对父亲说出:你这只怪兽,你必须站起来让我杀掉你!这样的语句的时候,如果父亲立刻回归了真实父亲身份并表现出愤怒,这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因为这些被装入箩筐里的可怕感受跳了出来,直接导致了可怕的外部世界的结果:那就是现实中父亲的愤怒。这就让孩子把自己的可怕感受和外部恐怖的反应直接等同了起来,把孩子从假装模式逼到了心理等同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孩子很难理解自己各种焦虑恐惧的想法里,哪些是可能会发生的,而哪些不会真的发生,也无法消化这样的精神现实带来的痛苦。
那么,回到那个场景下,如果父亲真的站了起来,带着轻松的表情,充满玩心地配合孩子继续进入游戏之中,而不是立刻退回到真实父亲的位置上去,这反而会让孩子有机会发现:这个成年人在用一种轻松、玩乐的态度来面对这个孩子他自己的意图,哪怕自己的意图里头包含了攻击性和恐怖的感觉也没关系,自己的意图并不是具有现实威胁性的,不会导致外部世界的真实反映,进而能够理解到,自己的想法只是想法,并不是现实,因此能够开始区分想象和现实。
让自己的意图、想法和现实有了区分的重要意义是能清晰看到了自己的这些精神现实到底是什么,而不是总和现实搅合在一起,也就认识到了自身的心智状态,并有机会巩固这种认识,从而产生越来越稳定的自体感。而现实是,我们这几代人的成长经历中,有太多的父母是无法保持玩心的,在说话的时候,也没有一种“仿佛”的态度来面对孩子呈现他们的精神现实。比如,有的孩子要爬楼梯,母亲会惊恐万状立刻训斥孩子,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意图真的会导致死亡和毁灭,从而不再敢面对自己的意图和心智。有太多的孩子从小面对的都是太过严肃刻板甚至极度焦虑的父母了,缺少这样的游戏和玩乐体验,乃至于后来对游戏成瘾,就像是需要重新进入到假装模式之中,在这个模式里去尽情表达那些无法被接受的想法与感受。讽刺的是,其实这恰恰是父母曾经需要陪伴孩子去做的事情。
总之,父母无法与孩子的感受一起游玩,是造成依恋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被自身真实感吞没而处于心理等同状态下的孩子,容易长时间处于矛盾型依恋的模式中,总是分不清感受到无助和真的无助之间的区别,而被迫逃入假装模式出不来的孩子,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的模式,总是把自己困在精神的孤岛,让自己的精神现实和外界脱钩。
从这个角度来说,而这两种模式的人的相互吸引,也可能是内心对于修通的呼唤。依恋-心智化取向的理论认为,一个人需要能够整合心理等同和假装模式,在精神现实与外部现实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而这座桥梁恰恰就名为:与现实游玩。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