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孩子教育十大昏招,时时惊醒别太粗糙
2023-04-14   656次阅读   0个赞

威胁和贿赂——说得出来做不到

把这两个放在第一位,其实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家长最惯用的伎俩,威胁就是在孩子尚未作出某种行为之前予以警告,比如,“你要不把这些作业写完,就不准睡觉!”“你要是出去玩超时,一个月都别想出门!”如果孩子没有意愿做我们期望的行为,家长可以用奖励来诱惑孩子,这种行为被称为贿赂。比如,当孩子不想和妈妈一起逛街,家长就说你要是和妈妈一起去的话,妈妈给你买好吃的东西。

无论是威胁还是贿赂,其实到最后你往往会发现,家长都没办法兑现。要么是前面的海口夸得太大,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要么是后面的要付出的代价太高家长舍不得。当孩子总是发现他的担忧或者期待不会成真,那么他就会认为“犯罪”成本或者成本受损几率会非常低,久而久之,自然不会拿家长的话当回事。家长的权威性也将大大降低。

 

惩罚和奖励——千篇一律好无聊

当家长意识到我在孩子面前要言传身教,说到做到时,他们往往会选择最极端的方式。孩子表现糟糕时,秉持着让孩子印象深刻,不再犯错的心理,就会用最严厉的惩罚方式;同样孩子表现自己满意的时候也是会任意奖励。这种不是1就是0的思维和方式,用得久了孩子就会疲掉,他也只会选择关注自己是否在那两极上面。而中间的这一长段连续体中,无论做到哪些都会认为没有意义。

无序的惩罚和奖励将给孩子带来三个方面的恶果。一是视角容易走极端,只能盯着最高的山峰和最低的山谷,会给自己带来翻倍的精神压力;二是行为容易走极端,他会向成人习得这种非好即坏的为人处事的方式,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成瘾行为和自残自伤行为很容易形成;三是脾气容易走极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得到奖励时会亢奋,得到惩罚时会抑郁,精神状态难以维持在平稳的水平,无论对身体还是今后的学习、工作、人际都是有损害的。

 

指责和说教——唐僧附体碎碎叨

动手不行就动嘴,很多父母会把指责和说教作为他们爱孩子,对孩子负责的表现。苦口婆心,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当孩子做出了问题行为,家长指责孩子违反某某规范(或者不道德),如,“你怎么能这样呢,你答应妈妈只玩手机30分钟,现在都玩50分钟了,你怎么能不讲信用呢!”有些家长可能会选择给讲道理,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应该怎么做等等。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理解能力和孩子当时还是是否准备好接受这样的教育。

这种盲目的指责和说教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产生的逆反情绪会相当大,他会下意识地反感、反对、反抗你的每一句话,甚至根本不会经过大脑去思考你说得对不对,只要是家长同意的我就是反对的。叛逆是孩子能够向家长证明他有能力的最好证据。家长你是唐僧,那我就是孙悟空,我这一生的宿命就是要摆脱头上的紧箍咒。

 

批评和表扬——标签一贴大字报

人的偷懒是一种天性,在文字和语言上面美其名曰为言简意赅,概而括之,用一种标签来给孩子和自我总结和定性,无论批评还是表扬都是如此。比如,“你这么做事不对的”,“你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你总是惹祸”,“我的娃最听话了”,“你好优秀啊”。

既然是总结,那么对于孩子幼年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形成很大的困惑,我刚刚还在妈妈眼里是一个乖孩子,怎么现在又被说成是个坏小孩。而且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批评又会渐渐多于表扬,因为有些孩子能做到的,家长会认为这是他应该做的,自然能做到的,不是能力的体现。慢慢的,孩子就相信了自己是无能的、不可爱的。

 

命令和讥讽——不爱鼓励爱比较

命令是指家长不顾孩子意愿和当前状态,发出指令要孩子做什么什么事情,安排孩子的行为,让孩子遵照指令行事,典型的语句就是“你该做XXX”,“你现在就做XXXX”,“你现在把房间收拾干净”,“现在该睡觉了”,“立刻在我眼前消失”等等。

讥讽则是反其道行之,想用激将法来刺激孩子。比如“这点成绩算什么”,“这么简单的东西谁不会做啊”,“难道你就这么点出息”,“你觉得你有什么资本可以得瑟”,“半桶水才晃荡,一桶水是不响的”等等。

家长的初衷可能就是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和行动力,激发自主性和内驱力。但是效果显而易见,你最可能先招来的是孩子对你的恨意。无论你说些什么,他只需要心底里加上一句“凭什么”或者“有本事你来”,你们的亲子关系就开始大踏步后退。到最后,孩子的出路就两条,要么我就顺从到底,做一个提线木偶,家长说啥就是啥,反正我按照你说的做了,没有好成绩就不赖我了;要么回避躺平,拖拖拉拉,既然我怎么做都做不好,怎么努力都是以被怼收场,我干嘛要吃力不讨好呢?

 

这十大昏招家长要谨记心间,并不是说记住了我们就不会掉坑里去。我们掉坑里是很正常的,因为当年我们的爹妈也是这么一路打压我们过来的。我能幸存到现在,是知道中间走了多少弯路,尝了多少辛苦的。你真的想让孩子比自己轻松一些,那么只有时刻反省,让自己一旦踩进了坑别后知后觉出不来。种一颗大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0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