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没有给我们“无条件的爱”
很多来访者纠结于破败的亲子关系。即使他们已经成年甚至成家立业,即使他们事业成功,拥有财富、地位和世人的尊敬,但是只要发生任何与父母有关的事,或者听到任何与父母相关的讯息,都会让他们瞬间失控,退行到无助的婴幼儿或叛逆的青春期。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著名作家王朔,求而不得的母爱,塑造了他洞察世事又富于攻击性的性格,他甚至把与母亲的对峙搬上访谈节目,求世人给一个“公正”的评说。
千差万别的亲子恩怨里,我们可以解读到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那个许多人都听说过,却没能从父母那里真正得到过的,“无条件的爱”。
更为我们熟悉的真实生活中的父母之爱,大都是有条件的。需要我们顺从或优秀,需要我们回报或协作。甚至,即使我们满足了那些条件,父母也会因为自身没有解决的课题,而不可抑制地持续惩罚、剥削、或伤害孩子。
明明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或感受不到“无条件的爱”,而文学、影视作品与宣传教化里(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设置),却偏偏反复描摹,经年强化着那样一种伟大的、无私的,高规格的概念化的抽象爱,这让身为子女的一方很容易陷入一种求而不得的挫败,以及认知与体验冲突的迷乱。是自己不够好,不配得那样的爱?还是自己运气差,此生没遇到那样的父母?
带着这样的缺失,伴随着父母对这些伤害的不自知或不负责,我们也得去完成成长,去建立关系,去实现分离和独立。没有愈合过的伤口,在不为人见之时之处,隐隐作痛,左右命运。
那些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的消极体验和未完成感,如接纳缺点,给予赞美,鼓励包容,被强行压抑到潜意识中,再投射到伴侣身上,期待那个施予者、拯救者替代父母,来无条件的爱自己。这对于伴侣来说,是不公平的要求和不能完成的任务。亲密关系就在这些苛责和不切实际中消磨,生长和稳固都无从完成。
这个悲伤的循环什么时候可以终结呢?该如何终结呢?
认知||它真的存在吗?
我们回到“无条件的爱”这个议题。它真的存在吗?“无条件的爱就和真理一样,无限接近但似乎永远达不到,不过这不妨碍我们为离真理更近一点而努力。”是的,无条件的爱是有条件的,是需要我们允许它接近而不能到达的。再扪心自问,我们,对谁,可以做到我们想从他人身上得到的那种无瑕疵的永恒之爱呢?或许它只能作为一个概念而存在吧。带着这样的认知,再来看文学和影视作品的讴歌,就当作一种表达方式吧。
心法||收回权柄
现在,你已经会自己吃饭穿衣,并且想去哪里自己就可以去,不需要“大人”帮助陪伴。你人格独立、思想独立、经济独立,有自己的工作和社会角色在扮演。人说前三十年因父敬子,后三十年因子敬父,你才是那个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主人翁。你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体能和健康情况,通常都会优于或远超父母。代际间的力量对比已经改变,是时候重新建立秩序。你不再是那个抬头仰望祈求认可的小孩,你要收回一切决定和评判的权柄,以平视或俯视的姿态与父母对视,在目光交汇那一刻,你内心的力量会战胜他们熟悉的惯性,完成平权。你不再期待他们的认可,并且内心笃定。
会有孝道的束缚引发不安吗?不会。因为一切教化都不可以伤及你的内心。当你迈着蹒跚的小脚步虔诚地走向他们,用纯净稚嫩的身躯投奔到他们怀抱中时,你所交付的,已经偿还了所有生育和抚育,是的,至少在心灵层面,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回报的亏欠。
做法||做自己的父母,重新抚养自己一次
第一层:通过觉察与探索,把小时候被父母忽视、拒绝的期待和愿望,认真地整理了一张清单,如,音乐、体育、艺术、游戏,anyway,允许自己发展爱好。如,在能力范围内,允许自己购买所有想要的东西。
第二层:改变我们与自己的底层关系模式。
父母的养育模式会内化在我们心底,成为我们与自己相处的“底层关系模式”。它控制着我们的思维与解读系统,让我们下意识地沿用它,当我们对待自己时,会保持这个家族一贯的苛刻。你会自我催促,自我贬低,自我批判,自我怀疑,替父母完成对你的一系列伤害操作。
不,我们要自己或借助咨询师的帮助重新建立内在秩序。从只看结果,到重视感受;从苛求完美,到包容缺憾;从担忧成败,到享受过程;从着眼于外,到关注自我。万物因我而生,我配得上一切所有。
所有这一切,很难吗?不容易吧。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感受到爱。改变是需要巨大能量的,能量是需要爱来填充的。这里所说的爱,所有人给的都算,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给自己的,因为自己给的爱不够的时,别人给的也收不进来。
最后自问,你给自己的爱,是传说中的,无条件的吗?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