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从七个方面来把握我们的心理健康
2024-07-19   1814次阅读   1个赞

         从七个方面来把握我们的心理健康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现提出以下心理健康标准,作为我们参考或共勉。 

一、 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做到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即人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一是能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对自我的认识、评价、监督、控制等方面都比较客观、真实。二是能把“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能正确的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又能够接受自我,使其做到不卑不亢三是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在努力发掘自我的同时,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泰然处之、从容面对。四是能自己给自己定的生活目标和理想目标切合实际,从不产生非分的期望,也从不苛刻地要求自己。能充满信心并努力发挥自身的潜能。五是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因而不会同自己过不去,不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而产生自责、自怨和自卑等不健康的心态,也不会产生心理危机。

二、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接纳他人,与人善处。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因人际关系水平反映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既要有稳定和相对广泛的人际关系,又要拥有知己、朋友。交往中既有自知之明,又不卑不亢,能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等。人际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和内在动力。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情感互动。它并不是单纯指朋友多、人缘好,而是指你能从各种人际关系中得到思想的长进和温暖、友情、爱的体验,从而对生活更充满信心。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有许多一般的朋友,还会有一两个知心朋友。在交友中他会感受到人生特有的幸福体验:他为能帮助和促进朋友的进步而由衷地高兴,又会从朋友那里获得鼓励、信任、支持和抚慰而感到欣喜与慰藉。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也即不仅能够接受自己,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并为他人和集体所理解和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既能和朋友同聚之时是愉快的,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感;在与别人相处时,往往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关心、友善、尊敬、信任)多于消极的态度(嫉妒、猜疑、畏惧、敌视等,这种消极态度实际是在伤害自己)。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最为微妙,最为复杂,相处不好,最易造成心理负担心理健康的人表现在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始终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生活在社会上。

三、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拥有积极的处世态度,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进步的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达到自我进步和奉献社会的协调统一。“人在情境中”表明人是受到环境的影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新环境、了解新环境,了解自己在新的环境中能得到什么,怎样得到,把焦点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尽快找到冲突的平衡点,尽快地适应新环境,不断找到和建立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学习方法、待人接物的方法等,同时能够接受现实、适应现实和改造现实,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望中;同时,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敢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者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太不公平而怨天尤人,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我们要努力改正。

  四、有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情绪稳定、意志正常。表示经常性的愉快、开朗、自信,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一旦遇到挫折,能够及时调整过来。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都有七情六欲,各种情绪的出现是正常的,快乐或不快乐等。情绪健康的人也有悲伤、忧愁、烦恼和愤怒,只是他们发泄有度并能及时调节和控制。如果长时间情绪兴奋、激动、抑郁、忧伤,或对刺激无动于衷,或对常人视为无所谓的事激动万分,都属于不正常的表现。意志正常指能有意识地按目标需求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去适应环境。如懒散、拖拉、学习不自觉不主动、管不住自己的行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如果对这些情绪进行适当的表述也是正常的。  

五、有相对稳定的人格,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在生活中享受人生的乐趣,在学习和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激励和满足。把工作作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人格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简而言之是组成人格的各个心理要素,不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偏差,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热爱生活,勇于进取,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心中有目标,活得很充实。如果每天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经常内疚和有一种负罪感,这种心理就不是健康了。我们应该有相对稳定性的人格特征。

 六、有智力正常的思维,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是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心理保证,因此,智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智商低于70者为智力低下。但智商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无关。高智商的人,心理不一定都健康,因为按中国心理学家的理解,智力正常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均正常。如果有幻听、幻觉、幻视、妄想、注意力分散、健忘、思维紊乱等,都属于心理不健康。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但发展、变化的,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每一个人都应具有与年龄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偏离自己的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就是不健康的。比如:10多岁的少年总需要父母的陪伴,或是已是成人还不成熟思考问题心理行为仍然是停留在儿童时期。这都是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男女之间心理行为也有性别不同的特征。还如:果女人过分的男性化,或者男人过分的女性化,就会造成社会性别角色的反差和冲突,这种人就难于适应社会和群体,造成心理失衡和痛苦。
    
        


                                                 2024年7月19日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1个人已点赞

评论(1)

热**

2024-07-29 08:46

文章从六个方面来理解把握我们的心理健康,很受启发和教育,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都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

没有更多了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