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干这行将近10个年头了,接触和学习过不少流派理念、不少实操技术,却始终隐约受困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对我而言,心理咨询,到底是在做什么?
对此,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解释。从对人的理解到个案概念化、从对问题的形成逻辑到解决问题的实操技术,只要是主流认可的流派,都有一套完备且自洽的体系。哪怕撇开流派,也可以找到一些通用的说法,比如最常见的“助人自助”,以及倾听、共情之类基本技术。但我总觉得,那些都不是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它们可以成为工具,但并不能成为我咨询工作的底层支持,甚至到后来成为了我继续成长的瓶颈。
于是,我开始带着疑问,于咨询中探索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在咨询中有个特点——逻辑性极强,而且这种逻辑并非封闭、刻板的,它总能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我的叙述和思考“即时更新”,并立刻输出更新后的内容。我并不使用强逻辑性去说服来访,只会在共同探索和尝试澄清困扰本质时使用它,结合前面说过的“即时更新”的特点,就经常会出现“开始说之前没太多头绪,说着说着突然就顺了”的情况。而每次出现类似的情况,除了能更清晰看到来访困扰的本质,也让我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咨询中言行举止的本质,更接近最初问题的答案。
似乎我在咨询中所有的努力,都在促使来访以完整的自我为锚点、维持和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之间的动态平衡。
假如来访原本乘坐着一艘随波逐流、在风浪中飘摇的船,正窝在房间内瑟瑟发抖,我所做的,就是带TA到船上的各个位置走一走、看一看,让TA知道自己有一个随时可以抛下、收起的船锚,还有一套可以轻易控制船航行的动力系统,而且只需要一个念头就能操控这一切。抛下船锚时,便可以在此处稳定下来;收起船锚时,便能向着想要的地方航行。
意识到这些后,来访就会开始以一个完整的视角看待和认识自己,可以更平等、自由地聚焦于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而非陷入“非如此不可”的可能性困境。由此,那些原本期望的改变也开始逐一发生——情绪更加稳定、行动更加积极、总是能根据自身意愿做出选择并愿意为其承担后果,等等。
而当我自己意识到这些,我开始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咨询的逻辑,对自己“咨询师”的身份更加认可,也进一步从一个学习理论和技能并加以运用的“技工”逐渐转变为“领航员”和“同行者”。
我很清楚地知道,本文提出的答案只是属于我个人的,它并非普适性的东西。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也并不是想要推广它、让别人学习或参照,而是觉得自己需要一次这样的书面整理,以此让它得以更加巩固和清晰。而之所以想要把它发出来,则是基于我自恋的需要——能不吝公开,当然意味着更大的自我认可,这何尝不是我自己的一个“锚”呢?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