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合作对话的反思——质疑
2017-02-05   3022次阅读   2个赞

文/壹点灵心理咨询 刘子龙

贺琳老师在课堂上回应同学的提问时曾经说过:“质疑最重要,你可以质疑你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质疑我。”

 

好厉害!如此坦诚,如此坦荡——“也可以质疑我!”禁不住要赞一下。什么是科学精神?我想,这就是。关于质疑的思考,“质疑”的问题:在哪里质疑、质疑什么、质疑的时机、质疑的目的、如何质疑。

 

在哪里质疑。我学习的是心理课,在这里接触到后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贺琳·安德森老师及其中国学生及工作团队。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后现代心理学的工作理念:相信当事人才是他自己问题的专家。所以,质疑,首先是指对自己身份的质疑。自己是以什么身份进入“心理辅导”这项工作的?这个问题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身份定位,即角色。这在几十年的工作中被证明了,是进入“角色”最快的方式。

 

例如,昨天我只是一个工程部经理,今天我就要在质量管理部门上班,行为和语言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转变,让自己最快地发生这种转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角色转换”,从心理上告诉自己:今天与昨天是不一样的。这也帮助他人适应我的角色转变:这个人与昨天大不相同,是因为其“角色”发生了转变。从自己到他人都是这样来进行心理上的准备和适应的。那么,从传统方式工作的咨询师,到以后现代方式工作的咨询师,在转变上没有那么明显,因为角色仍然是“咨询师”,如何把握这种技术运用上的转变,对自己来说就是一个挑战。因为同一个角色已经习惯了,就算是学习了新的理念,坐在同一把椅子上,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回到原先的行为模式和语言方式上来。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强调“质疑”,强调“过程”比“内容”重要,就是要帮助大家在原来的那把椅子上,使用新的思考方式、新的行为习惯和新的语言方式来进行同一类型的工作。所以,质疑的首要场所是我们的工作室,我们面对当事人进行会谈的地方。

 

那么质疑什么呢?在面对当事人进行会谈时,我们在不断地质疑,但质疑什么呢?我认为质疑的是自己,即咨询师自身。我们在工作当中会不自觉地带出原来那副“咨询师”的专家感,不自觉地居高临下好为人师,不自觉地以为自己听懂了、明白了,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已经有办法解决对方的问题,不自觉地就以原来的模式进行指导性发言。而这些,正是需要我们质疑的。已知的是“每个人活到一定的年龄都不容易,一定有他特有的故事”,就象《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导论》一书中,以一名妓女的问题开场。首先要质疑的是在生存问题面前“我比她高尚吗”?我需要对她的道德进行评判吗?我有这个“评判”的权力吗?如果有了类似的这些质疑,我们就会心态平和下来,以平等的态度进入工作。当我们认为自己听懂了、明白了的时候,质疑我的这种感觉是真的听懂了,还是“以为”自己听懂了。

 

对方的表述需要进行确认,因为我们会不自觉地吸收其中我们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部分,所以对方是否是你“听懂”的那部分意思,还真的不一定。当我们认为已经有了解决对方问题的“办法”的时候,要质疑,自己的这个办法之外,他自己是怎么考虑的?毕竟我想到的办法是在调用“我的资源”,而当事人的资源我并不了解,他会怎么考虑呢?当想要进入原有模式进行“指导”性发言的时候,要质疑:他需要的是指导吗?也许表面上看,对方是在要,是在强烈地寻求咨询师的“指导”,但当你真的指导的时候,就会发现,他其实有自己的思路或者考虑。那么还不如等一等,质疑一下自己:指导真是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强烈的“需要”吗?他自己就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吗?他的资源自己真的看到了吗?他在调用自己资源的时候真的是已经“尽其所能”了吗?他还有什么资源没有考虑到?

关于质疑时机,我认为质疑的过程应该是在工作关系内进行。当我们说“合作对话”日常化的时候,我们要保持这种“时刻质疑”的状态吗?我们是要不分昼夜、不分对象、不分时事地去质疑吗?我是这样思考的,如果生活中自己的状态进入到“好为人师”、“习以为常”、“自以为是”和“理所当然”中,是需要质疑的,质疑的对象还是自己。调整自己的这些状态,进入到与人“合作”,寻求共赢的状态中。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已经习惯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所以习惯性地认为“不是听我的就是听你的”这种情况是理所当然,但实际上真的是如此吗?我们可以质疑。就不能是你的前半句与我的后半句相结合吗?我们共创出来一个共同的东西让大家能得到更好的结果,这不是所谓的“头脑风暴”法的初衷吗?

 

质疑的目的是要让自己更加清醒地保持觉察力。学习心理学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个,随时反思自己是谁,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要说什么,话是不是应该由我来说,事是不是我来做更合适。人是社会动物,最讲究的是定位。只有想好自己的定位,才能“做出合适的事”,以及“说出合适的话”。有人也许对此嗤之以鼻,觉得这与海波老师讲的“自在”完全背道而驰嘛!是吗?对此,我先表示一下“质疑”。“自在”是佛的境界,佛也有句名言,是“不可说”。连佛都不是随便说话的,我们有什么资格“嗤之以鼻”呢?所谓觉察力,也可以称之为审时度势,或者通俗地说是不是“识时务”。我们要保持质疑,但并不是去“怀疑一切”,我们要在对话中平等,并不是要搞绝对平等,我们要在对话中如实,并不是要该说不该说、有没有必要说的全说,要搞清楚,我们是来对话的,还是来“招供”的。所以,觉察到自己的行为、语言在对话这个过程中是否合适,保持我们对质疑过程的自我状态觉察。

 

如何质疑?在对话进行中,质疑是我们进行后现代心理辅导过程的首要元素。在课堂上,老师们的状态让我学习到,质疑并非怀疑、并非质问、质询,而是对自己在会谈过程中对当事人所讲的语言中,希望表达的意思的理解过程进行质疑,是对自己头脑中闪现出来的感受质疑。前者,在前面已有阐述。就后者来说,老师曾经说过:对话的过程使双方都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就象两朵空中漂浮的云团,当它们相遇,而互相碰撞,就会产生出新的可能性,这个过程就是合作对话最可珍惜的部分。但我们应该对这部分也保持“质疑”,因为对方的描述而使我们头脑中产生了新的云团,这时候需要表达出来,而这种表达只是一种呈现,呈现给对方,让他来识别这个新的云团是否有新的意义,而这个“新的意义”对他是否有意义。这就是后半部分的意思。

 

所以,综上所述,完整地说,我们的质疑过程分为两个部分,既包括在对话过程中对自己状态保持觉察的“质疑”,又包括在对话过程当中自己头脑中随时被激发出来的东西是否对当前的对话者有意义。只有当这两部分都存在于与当事人的对话进行中,“质疑”的意义才可能被完整地表达。

 

☆我是陈彤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北京

☆我擅长以下领域

亲密关系、情绪调节、亲子关系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