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治疗室里,7岁的二年级小男生小天(化名)跟我说:“老师,我觉得我就像个孤儿一样,不管我说什么,我的爸爸妈妈都不理解。昨天我去参加钢琴表演了,可是到了台上我忘了曲谱,然后我就乱弹一通,下了台后我爸爸就责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回到家后我妈妈说没关系。但是以后我再也不要弹钢琴了。“
看着面前这个外表阳光的小男孩,我的心里突然觉得很难过。这是一个多么需要被倾听、被接纳的孩子。
“嗯,表演搞砸了,你一定很难过,也很懊恼,你也不想这样。”
“对啊。上台表演的时候,好多人看着我”
“好多人看着你,这让你好紧张。”
“对啊,结果我就忘记谱子了。”
“太过紧张害怕让你把谱子都忘了,好懊恼好沮丧。”
“嗯,老师,下次如果我再把谱子忘了,我还是要乱弹一通。”小天突然调皮地跟我说
“可以啊,只要你享受弹钢琴这个过程就好了。”
“嗯,老师,我告诉你,其实我也很喜欢画画的……”
孩子有情绪问题时,他其实不需要安慰、不需要告诫、不需要建议……那样只能让他们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他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他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他的是说你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他们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于是,他们就把情绪埋在心里,一天天长大,最后当他们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时候,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这些走进咨询室里的来访者,是孤独的,在这个世界上,他们觉得没有人理解他们的痛苦,没人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他们绝大多数不愿意让父母知道自己的痛苦,不愿意跟朋友诉说。他们是“孤儿”。
昨天有一位刚参加高考完不久的来访者,因为内心的压力及累积的情绪问题,造成出门过马路时,无人在旁边的时候害怕得迈不开腿。她说,我不敢跟父母说这件事,没有人知道我有这个问题,我很害怕。这是一个多么孤独、多么彷徨、多么害怕、多么需要有人支持、倾听的孩子。但她为什么没有找父母说,没有找朋友说?因为说了他们也听不懂,他们都觉得我是畏手畏脚,胆小。
是的,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孩子有了情绪问题,他们难过、愤怒、沮丧、失望……很多做父母的看不得这些,他们过于急切地想要接手孩子的问题,抚平他们的情绪。他们太急于想要帮助孩子,或是对于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感到不舒服(不接纳),以致他们迫使自己代替孩子去解决问题,并给孩子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快捷方案。
但是,绝大多数情况,孩子只需要被倾听、被接纳,他们希望父母知道我是可以愤怒、可以悲伤、可以沮丧、可以开心的……不管我是怎么样的,父母都是爱我的。可以,父母的行为却让他们觉得他们愤怒、悲伤、沮丧等等情绪是不好,他们不可以这样,如果这样,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他们只好默默地把这些负面的情绪积在心里,慢慢地成了“孤儿”。
从外表看,小宇(化名)是一个阳光、活泼、有礼貌的8岁小男孩,初次沙盘呈现出来是的很多的冲突、愤怒以及恐惧。第一次是爸爸陪他过来的,第二次,妈妈陪他过来了,咨询时间还没到,小宇就先跑到沙盘治疗室里玩了起来,妈妈跟着进去,看到他在沙盘里摆了一大堆的蛇、老虎、恐龙之类的,就开始数落了“你看看你,摆的什么呀,要是我,我才不这样摆呢,这个是什么啊,这么恶心,你看看你,摆点植物多好……”
小宇默默在一边创造他的世界,不出声。我用手势制止了妈妈继续说下去,把她带到了另一个咨询室。
在沙盘里面,小宇在创造的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他把内心想要表达的通过沙盘世界呈现出来,从妈妈对这个世界的不接纳,似乎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与小宇的沟通模式,所以在咨询过程中,小宇会说到我妈妈不同意我打电话给别人、我妈妈又骗我说别人都报班了给我报了很多兴趣班、我数学考了96分她也不满意……
大多数父母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期望去发展,而对于孩子来说,在他的世界里,他可能希望爸爸妈妈看着他,认可他想做的,知道他的感受,如果我们只是不断的在要求孩子,孩子就会选择不再让你看到,会选择不再跟你倾诉。他宁愿成为一个“孤儿”。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面对孩子的情绪,家长所能做到的最好的部分,就是倾听孩子,鼓励他说话,鼓励他表达,父母不要加入自己的意见、评价以及感觉。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3“哦……嗯……原来是这样……”
4、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5、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处理,倾诉者只是在分享他的感受和体会,他并不需要你伸以援手。当你有烦恼时,有人愿意了解你的感觉,愿意听你诉说,你在说完之后会有什么感觉?你会感觉到心情如天空一样晴朗了很多,通体舒畅,有一种满足感,你会对听你倾诉的人更信赖。所以不要总是试图去给予什么,无条件的倾听、接纳就好。孩子会知道他们不再是“孤儿”。
☆我是吴丽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广州
☆我擅长以下领域
情绪情感、亲子关系、婚恋情感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评论(1)
寸**
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专家提醒被离婚父母遗弃的孩子,虽然占整个人口比例很小,但是,绝对数并不少,并且有增加的趋势,一些孩子因此而个性发展不全面,甚至走向了极端的道路。 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抚养人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由父亲抚养者,因为父亲忙于事业工作,生活往往简单化,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由母亲抚养者,虽然可以在生活上得到细腻的照顾,但是,没有父亲的影响,心理上总不免产生缺陷。由祖父母抚养者,因祖辈们年老体弱和文化观念上的局限性,孩子得不到智力上的引导和个性上的发展。寸草心理专家认为凡此种种,都给孩子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孩子的早期经验对未来职业发展,个性健康成长将起着重要作用。离婚家庭的子女所受到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性格、行为出现了异常,称为离婚子女综合征。 心境忧郁,性格孤僻被父母抛弃的子女,多数沉默寡言,情绪低沉,害怕与人交往,担心在与人交往中,别人会问起他父母的情况。当他们看到别人家庭和睦团圆时,心情更加压抑,感情更加脆弱,心灵上的创伤更加恶化,这样,就使他的言行举止失常,甚至心理变态,一旦遭到家长批评,或内心不满家长的所做所为,就会赌气出走,到社会上去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