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中年危机与保温杯的网文,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甚至连人民日报也发文《奋发的朝气无关保温杯》。在人民日报这篇文章里,提到了心理学的三种现象:“海螺小组综合症”、”彼得潘综合症“和”心之谷综合症“。其中”彼得潘综合症“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影响非常大。它隐匿于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身份职业的人群中,令他们身边的亲密关系苦不堪言,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彼得潘是苏格兰文学作品《彼得潘与温迪》中的虚构人物,他住在“NEVER LAND” (永无岛),能在空中飞来飞去,把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带离家庭,带到永无岛,想要他们充分享受快乐童年,但是最后,孩子们还是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回到了父母身边,学会接受规则承担责任。只剩彼得潘一个人飞来飞去,不肯长大。
心理学家把拒绝长大,行事幼稚,” 想永远扮演小孩而拒绝扮演父母”的人称为彼得潘综合症,一开始认为主要存在于男性。这类人虽已进入成年,但是心理上还停留在孩童阶段,保持着婴儿式的全能自恋,他们缺乏克制力,害怕承担责任,回避困难,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更加关注和在意自己的感受,很难做到换位思考,缺乏对他人感受的感知能力。他们会很快情绪失控,一言不合便大发雷霆,甚至会冲动地诉诸于武力。
而这样的人,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因为他们通常是自恋的,伴有大男子主义。这通常会让他们身边的人感到无力,似乎无论对他做什么,无论受多少委屈,在他看来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因为无论他让你受多少委屈,一定都有他的理由,哪怕真的是他做错了,可是你也有错,因为你刚才态度不好冲他嚷嚷了。你不能抱怨,不能有情绪,因为你的抱怨你的情绪,会触动他们的自恋机关,他们会认为,你是在否定他们整个人,你在贬低他中伤他,你伤害了他的自尊。
于是,新一轮的争吵产生。而因为他的脾气,你可能永远都是吵输的那一个,于是你会更加无力、沮丧、委屈、愤怒,就这样你越来越心灰意冷,你无法再忍受错的那个人永远是自己,在关系中承担责任的那个人永远是自己,你要找是一个男人、一个丈夫,而不是一个儿子。你也想享受对方的关心、照顾,也想在争吵中,这个男人能为你退让一次,你不想象一个母亲一样永远在包容。于是有一天,积重难返,你终于黯然离去。而那个人,也许还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所以,有“彼得潘症状“的人,很难拥有健康和谐的亲密关系,除非他们遇到他们生命中的温迪,温迪们愿意这种不对等的付出,她们的价值感存在于别人对她们的依赖和需要中。彼得潘和温迪共同开启施虐受虐模式,于委屈争吵中不弃不离,却在抱怨痛苦难以救赎。
☆我是孟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武汉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孩子教育、个人探索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