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母情结”——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在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儿童的性要求在亲近的异性家长中得到满足。
相传希腊神话中,王子俄狄浦斯违反意愿,无意中杀死生父,娶母为妻。弗洛伊德以此来描述性器期出现的儿子依恋母亲、害怕父亲的情况。他认为男孩对母亲会发生爱恋,而对父亲怀有杀机;为取得母亲的爱情而与父亲竞争,既潜意识地想取代父亲占有母亲,同时又很现实地承认父亲比自己更强大有力,从而压抑着对母亲的性冲动,并在心理上以父亲自居,把对父亲的恨转为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态度,以此来博得母亲的爱。
这种恋母情结是儿童性欲发展的高潮,也是性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时刻。在通常情况下,男孩由于害怕父亲的惩罚——阉割,而产生阉割焦虑,并对此进行压抑,恋母情结便逐渐消失。弗洛伊德的这种主张受到了新弗洛伊德学派的批评,认为恋母情结的理论没有科学根据。弗洛伊德也承认许多人并没有表现出这种情结,许多儿子和父亲、女儿和母亲感情十分融洽,毫无敌意。但弗洛伊德辩解道,前一种情况是由于恋母情结完全被压抑了,后一种情况是同性恋的表现。
通过实验,心理学家发现,自我和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自我挂钩的词汇被试者会更容易记住。在实验中,心理学家给被试者提供一些人格形容词,诸如“勇敢”、“勤劳”、“友善”等,然后让被试者将这些形容词跟自我挂钩,跟母亲挂钩。如果被试者认为自己是勤劳的,那么他就能很好地记住这个词。结果发现,被试者对与母亲挂钩的形容词的记忆和自我挂钩的记忆一样好。如果他认为母亲是“友善”的,那么他对“友善”这个词的记忆就与自我挂钩的词记得一样好。这说明,中国人把母亲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和自己是一样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孩子比较听母亲的话、中国人对母亲更依恋的心理原因。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家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结果却与中国的实验结果大相径庭。被试者对与自己相关的形容词记得最好。由此专家推断,母亲这个概念不在西方人的自我概念以内,母亲在西方人的自我意识中并不是最重要的。
当今,一些男生会迷恋于比他们大而成熟的异性。但结婚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一种安全感。对另一半“亲情”的成分远远高于“恋情”——仅仅出于对母性的渴望。这样的男人找老婆好像也是在找母亲的“翻版”,那已经与爱情无关。他们要从妻子身上得到母亲的感觉——一种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更极端的情况是婚后他们会疯狂的追求其他异性。一旦被发现,他们会诅咒发誓、痛改前非。但过后,对其他异性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因为,他不可能离开自己“替代的母亲”。同时,作为男人他也需要真正的“异性”。他们婚姻的结局不言而喻。
对于恋母情结的男人,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的“被阉割”。要克服恋母情结,就要和母亲“划清界限”。要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年。有明确的自我空间。母亲已经不是你依存的对象。
☆我是徐萃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黄冈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情绪压力、学生成长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