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灵格在《谁在我家》这本书的第一章探讨了“良知”这个概念。他认为“良知”有三个层面:个人良知,系统良知和第三良知。让我们感受到心安理得或愧疚不安的良知,称作个人良知。至于系统良知,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我们能体验到它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家族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其实就是各种组织、团队和家庭中的潜规则。而第三良知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东西,超越一切的对错,它不遵循个人良知与系统良知,抓不着,摸不透,有如“道”一般的存在。这些观点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很有指导性价值,尤其是在家庭治疗中,家庭的系统动力可以通过对良知的探索得到呈现。
C女士是一个不惑之年的单亲妈妈,她来寻求心理辅导的目的首先是因为12岁儿子的行为问题。在她的描述中,孩子的暴躁和反叛让她非常困扰,以致于她放弃了很多开拓事业的机会,把全副精力都放在照顾孩子的身上,可孩子并没有理解她的苦心,反而变得越来越“坏”,甚至跟她对着干。这一切使她感到失望、痛苦。她不止一次地问自己,究竟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上天对自己如此不公!
C女士的成长经历十分艰辛,8岁时父母离异,母亲放弃抚养权并改嫁富商。她曾经历过3段婚姻,第一次是迫于身孕,而她对前夫的评价是“不负责任”。根据她的描述,前夫只会酗酒赌博,是一个生活不检点、举止轻佻的男人,她认为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离婚后,孩子跟了父亲,并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父亲的不负责任使孩子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和照顾,于是C女士把孩子接回来跟自己一起生活。之后的2段婚姻也是不尽人意,几任前夫不是好吃懒做就是嫖赌饮荡,直到第3段婚姻她才感到满意,丈夫对她和孩子都非常不错。可惜好景不长,丈夫的病逝结束了一切。从此,C女士开始了独自照顾孩子的生活。
这段内容的诉说在C女士的哭泣中断断续续地进行。毕竟,长久的郁结一旦得到一个表达的机会,自然就一泻千里。后来,C女士诉说的方向渐渐起了变化,最后我听到的几乎都是她对前夫以及前夫的家族的愤怒。
在咨询中会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当事人一开始所叙述的问题往往不是他们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总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C女士也不例外。孩子对她造成的困扰是毋庸置疑,但第一段婚姻带给她的伤害更是刻骨铭心,挥之不去。在这里,孩子的问题反而掩盖C女士真正的问题,而从现象学的角度对C女士的愤怒进行解读,就不难发现其问题的本质所在。
夫妻关系比其他所有的关系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夫妻关系处理不好,其他关系也会受到影响,而且夫妻关系反映双方各自在原生家庭中的关系模式,即在丈夫成为丈夫、妻子成为妻子之前,他们都是从各自的家庭中走出来,再组合成一个家庭,与此同时,他们会把原生家庭中的东西带到这个新组合的家庭当中。
有了孩子之后,夫妻关系将会分化出两种模式:父母关系与亲子关系。这两种关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过去在原来的家庭中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也就是说,他们的父母如何相处,他们也会和自己的配偶如何相处,而亲子关系则是建立在他们的父母与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的基础上,父母怎么跟他们相处,他们就怎么跟孩子相处。因此,配偶双方的关系模式,使他们在孩子与父母的角色之间来回转换,他们既是孩子,又是父母。
C女士在第一任婚姻时遭遇到的情况,或可说跟她所处的原生家庭有关。她的母亲是个很强势的女人,事业上很成功,父亲是那种很温和的人,而父母在C女士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性格不合离了婚,她跟着父亲一起生活。在从小与父亲的相处当中,她对母亲有了一种怨恨,因为对方离开了他们父女,同时她对父亲也很不满,认为父亲过于软弱,没有男子气概。工作之后,她认识了第一任丈夫并很快怀了孕,因此结了婚。
在这里我至少看到了两种动力。一方面,C女士认同了父亲的那种逆来顺受的特质,正如在咨询中她说,凡事都要做到问心无愧,哪怕是别人伤害了她,但只要她对得起天地良心,她总能无怨无悔。因此,对方无论是赌博、酗酒、乱搞男女关系,甚至动手打骂她,她都选择一次又一次的忍受,允许对方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她,而她一次又一次地原谅对方,并且幻想对方终有一天能够回心转意,痛改前非。支持这种信念的正是她的个人良知,所谓的清白无辜感,以显示出在道德上她比对方要高得多,也纯洁得多,而换来的,只是对方一次又一次的变本加厉。
另一方面,C女士认同了母亲的强势。尽管C女士明确地表达出对母亲的愤怒,但这只是意识层面的想法,她的三段婚姻都揭示出了另外的东西,即她所寻找的配偶几乎都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人渣”。但这样做对她是有无意识的获益的,因为她必定会承担起照顾者的角色。在C女士眼中,照顾这些“孩子”就是她的责任,而她的“孩子”们也总是长不大,总是要让她操心,反过来还会伤害她。在无意识的层面,C女士不是一个妻子,而是一个母亲,这也是她的母亲对待她的父亲的方式。这就是系统的良知,良知告诉我们,她对父母依然十分忠诚。
结果,C女士有了孩子之后,夫妻关系中残留的这些模式被带到了她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当中,孩子不仅是个孩子,从某种程度上还在充当着她前夫的角色。她把对前夫的期望放在了孩子身上,由于前夫没有满足她的这种需要,因此孩子充当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可以说,孩子现在成了她前夫的一个翻版,如果处理不好,恐怕将来他对父母也是忠诚的,一方面认同他生父的这种吊儿郎当,一方面认同母亲的这种强势且逆来顺受吧。
为了理解无意识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必须将他们解码为有意识心理能够理解的形式。当C女士将无意识的事情有意识化之后,她开始能充分地理解和接纳自己,她改变了与儿子的沟通方式,并从心理上改变了对孩子的期望,不再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自从C女士发生了变化,孩子很快也有了变化,变得柔和了,也平静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暴躁与郁结的情绪都减少了许多。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是爱找到了回归秩序的方向,获得了再度流淌的机会。
☆我是于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上海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家庭、恋爱指导、个人成长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