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豪言豪语话陪伴
2018-04-24   3715次阅读   1个赞

在考到大陆的心理谘商师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为了让自己能够更佳的贴近个案,我不停的寻找各种进修方式,期待自己在谘商方面可以做得更好。近期也与三五好友一起举办了一个存在主义的读书会,让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一起学习有关存在的观点。

在第一次的读书会大家在做团队建立的时候,有位伙伴举手问了老师:「老师你说存在主义的意义在于同在,也在于陪伴个案。我们在做伴读志工时伴读志工也跟我们说觉得作伴读志工最重要的事情是陪伴。我们在受张老师训练的时候,张老师也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陪伴与倾听,那么陪伴的意义到底是甚么?该怎么解释陪伴这两个字呢?」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有的人觉得陪伴是陪在她的身边,倾听然后找出问题并让她更能看见自己,有的人觉得是在需要的时候有个懂你的人愿意在身边听你说心事,并且在伤心处陪你一起流泪。随着老师带领大家回想起自己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甚么被陪伴的经验,也让我开始思考起,在我们的生命里,不管是在爱情、家庭、朋友间,在我们孤独时我们总是希望有人陪伴著我们,但是对我们来说,甚么是真正的陪伴?而当朋友需要我们陪伴时,我们所做的行为是否就符合对方所想要的陪伴?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与省思。

有人说如果单从陪伴的字义上看

陪,是身体上的附和。是模仿,是重覆。一起发呆,一起游戏,一起吃饭,一起做任何事儿。身体上的附和,这样的附和给了人一种安全感,让他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单一个人,从中获得了一种支持与归属及认同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动力,在工作与读书或者其他的事件上更积极有效率。能制造出这样动力的地方,可以来自家庭、学校、公司、社团等任何地方只要愿意,都能产生这样的归属感。

伴,是精神上的融入。伴是需要思考,需要揣摩的。换句话说,其实找人陪着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大在乎陪在身边的人是否熟悉,即使是陌生人的陪我们也能接受。而“伴”不同。这是陌生人做不到的事情。陌生人不会感同身受你的精神需求,更不会花时间思考你的精神需求。“伴”的精神融入是单方面的,我想融入你的精神世界是不需要你同意的。或者说,主观是否同意是无法干涉一个替你著想的人,比如父母、朋友、恋人等熟人。尽管你不曾同意给予他们权力,但他们自然而然的会在天冷时关心你衣服穿得够不够多。关心你工作是不是会很累。以及在外面有没有吃饱等种种情形,虽然不在你身边但在精神上会不断的关心你的一切,这就是伴。

陪与伴拆开来各有各的意涵,结合起来后却有不同的精彩。就如同咖啡与奶精分开时各自有各自的香醇,而结合起来后会有更佳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当我们将陪伴两字结合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今天有一个人,愿意花时间与我一起做一件事情,在事情的进行中。我感觉到我虽然没有说,但对方好似很有默契的懂我的感受,知道我想要的东西是甚么,并且跟我一起找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让我可以更快的达到理想的目标。」我觉得这就是我在思考过后,所寻找出来关于陪伴的意义。

虽然陪伴的意义说起来简单,但日常生活实行起来很难。很多人以为我花了时间跟对方在一起,陪着他做事情,就是陪伴了。或者我单方面的以我个人思考揣摩对方需要甚么,想要得到甚么,就如同父母只单方面给予金钱,或者以”为孩子好”为借口,对孩子行严格控管,或过度溺爱,并没有懂得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么,只是单方面的揣测与给予,这样的行为,最多只能算是陪 或者是伴的不完全体,但并没有达到陪伴的效果,故不能算是真正的陪伴。

尤其许多的新手心理谘商师常有一个想法,我知道很多道理、我会运用很多的技巧。於是将自己的道理说给个案,或者为了展现这样的技巧而贴标签在个案的身上,来展现自己所谓的"帮助"別人是一种既不专业,也不尊重个案的行为。以心里咨询师的角度来说,如果真的想帮助別人,最好的方式是让他自己去体会与看见人生的酸甜苦辣,体验自己的困境与生活后,重新寻找出不同的方向。毕竟,谁不都可能替代別人去体悟人生。真正能够疗癒个案的,不是咨询师,是个案自己,在每场的谘商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只是陪伴与倾听,在陪伴个案探索自我的过程中,看见不一样的自己,并带来改变的可能性,我想这就是一场有效谘商所需要的必备条件吧。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1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