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有两个报童——三毛和小拉里在卖同一份报纸,毫无疑问,他们俩是名副其实的竞争对手。
小拉里踏实勤奋,每天扯着嗓门沿街叫卖,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可结果却不尽人意,自己每天卖出的报纸数量相对于三毛来说并不多,而且
还有减少的趋势。
三毛也很勤奋,也沿街叫卖,但他比小拉里多做了一件事——每天坚持去一些人员集中的固定场所,先将报纸分发给大家看,过一会儿再来收
钱。虽然偶尔有几个只看报纸而不掏钱买,甚至把报纸损坏的,但这些损耗相对于此种做法带来的收入而言,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渐渐地,三毛跟这些人的关系越来越熟,卖出去的报纸也越来越多。而小拉里能卖出去的报纸也就越来越少了,最后不得不另谋生计。
这就是三毛的加法策略:通过让顾客先看报纸后付钱,而让潜在的顾客流向自己。
利用人们的互惠心理,让顾客无法拒绝你的好意。
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感情的动物。大量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与相互支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给予就会被给予,
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
这就有了互惠原则:当他人做出友好姿态以示接纳和支持我们时,我们会觉得“应该”对别人报以同样的回应,进而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迫使我
们对他人也做出友好的举动。否则,我们以某种观念为基础的心理平衡就会被破坏,我们也就会感到不安。
三毛把报纸先免费发给顾客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顾客产生了一种受人恩惠的亏欠心理。为了追求心理上的平衡,顾客掏钱买报纸也就在情理之
中了。
这种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当顾客在选购衣服时,精明的售货员为打消顾客的顾虑,“慷慨”地让顾客试一试。当顾客将衣服穿在身上时,
她就称赞衣服很合适,并周到地为你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当她再劝你买下时,很多顾客就难于拒绝。
免费阅读报纸,满足了普遍存在于顾客潜意识中的渴望得到“更多剩余”的心理体验,让顾客有占便宜之感。
应该说,人天生就有一种占便宜的心理。在美国芝加哥的一条热闹的大街上,一对开服装店的德鲁比克兄弟就利用人的这一心理,靠装聋子对服
装进行推销,竟发了大财。
德鲁比克弟弟把顾客引进店里,劝说顾客试穿衣服是易如反掌的事。再加上德鲁比克弟弟修炼到炉火纯青地步的奉承语言,大多数顾客都经不住
其甜言蜜语的狂轰滥炸,最后总要问道:“这套衣服多少钱?”
德鲁比克弟弟把手放在耳朵旁,一脸茫然地问道:“您说什么?”
“这衣服多少钱?”顾客提高嗓门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
“哦,您说价格啊,好商量,我问问老板。对不起,我耳朵不好使。”
德鲁比克弟弟转过身,向坐在柜台后面的德鲁比克哥哥大声叫道:“德鲁比克先生,这位小姐看上的这套服装的定价是多少?”
“老板”站了起来,向顾客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答道:“那套吗?72美元!”
“多少?”“耳背不好使”的德鲁比克弟弟伸直脖子又问。如果你不知道事实的真相,你绝对不会怀疑眼前这位“耳背”售货员是冒牌的。
“七——十——二美元!”“老板”德鲁比克哥哥加大音量一个字一个字地重复了一遍。
“聋子”德鲁比克弟弟回过身,微笑着对顾客说:“小姐,您也听到了,是42美元!绝对的物超所值。”顾客自认为走运,生怕“老板”发现,
赶紧掏钱买下,溜之大吉。
其实,42美元正是那套服装的真实价格,顾客并没有占得便宜。也正是由于价格公道,德鲁比克兄弟的“聋子”促销手段才没有惹来什么麻烦。
这种经营手段虽不足取,但其经营理念却值得借鉴。营销回归到原点就在于其策略运用的得当与否,只要不欺诈顾客而又能使生意做成功,各种
方法都是可以尝试的。
长此以往下去,三毛与顾客混了个脸熟。
顾客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一个陌生的报童,但是他很难拒绝天天送报纸给你看的一个熟悉的男孩。理所当然的,三毛就把一次性交易的小买卖变成了可多次交往的固定客户关系。
在一个固定地区,对同一份报纸来说,读者客户是有限的。买了一个人的,就不会再去买另一个人的。三毛先把报纸发出去,拿到报纸的人肯定
不会再买小拉里的报纸了,等于是在无形中占领了市场。三毛发放的报纸越多,他的市场份额就越大。与之相应的,小拉里的市场就越小了。
即使有些人看了报纸,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因为他已经把该期报纸的信息浏览完了,肯定也不会再去小拉里那里买一份相同的报纸了,
他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这就是卖报小童三毛的加法策略,既通俗易懂,又奥妙无穷。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