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从心理学认识同性恋
2018-09-06   6539次阅读   9个赞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进入21 世纪后,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对这种偏离行为的看法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比如对于同性恋从最早的认为是犯罪过渡到有病,再从有病过渡到无病。

  国际科学界主流观念从心理卫生和精神医学层面上否定了同性恋和社会道德相关的观点。随着精神医学界对同性恋者在智商、心理平衡能力、判断能力、可信赖程度、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否定了将其认定为精神障碍的观点。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虽然如此,世界卫生组织编定的《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我国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版本CCMD-3》依然把包括同性恋在内的性心理障碍作为一个诊断类别保留了下来,但其中有一项显示: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

  那么,下文就要帮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同性恋,走进同性恋,以及目前困于周围人群的误解、偏见、厌恶和仇视中的人群们。

  一、同性恋的类别

  绝对同性恋:顾名思义,只对同性有性的欲望。

  双性恋:他或她能同时被同性及异性唤起性欲,与相同和不同性别者均发性行为,也都能有性高潮。

  境遇型同性恋:是一种纯属客观因素造成的同性性行为模式。一旦能够脱离这种环境,就又会恢复原来的异性恋性行为。通常是男女与其同性被长期关在一起的结果,例如在监狱中,其同性性行为的目的主要是性欲的宣泄。

  主动型和被动型:同性性行为有时也成为行使权利的象征,一方借此显示对另一方的控制。主控的一方叫做“主动型”,受控的一方叫做“被动型”。实际上,在同性恋者的具体性爱活动中,他们会在主动与被动之间交换角色。

  二、心理形成原因

  心理学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注重研究同性恋后天的形成因素,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因素,个体存在对性爱对象的自我理想化移情,等等。

  心理学界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对于同性恋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同性恋的遗传倾向不一定表露出来,其表现程度取决于家庭及环境的影响以及早期的性经历、性经验。正常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其正确的性取向至关重要。比如:

  (1)家庭中存在“阴盛阳衰”的情况:由性格懦弱的的父亲,好生气、有破坏性的,或是消极的、孤僻的、无足轻重和强大的母亲,盛气凌人,过分庇护孩子,使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

  (2)童年期的性别认同因素,比如男孩玩女孩玩具,同女孩游戏等。

  (3)早年的性经验,尤其是首次性经验,即青春期(性朦胧期)的遭遇和经历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第一次性经验极其重要,如果是发生在同性朋友之间,就可能终身同性恋。但是,也有调查显示,在首次同性发生性行为的四年之前,当事人内心就已经具有了对同性的性欲望和性幻想。

  (4)性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拒绝。

  (5)恋母情结。

  三、目前同性恋群体面临的压力

  同性恋不属于病态,但是,许多同性恋者过着封闭孤寂的生活,除了在自己内心的自我否定的痛苦和压力之外,还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心理压力。常见的心理压力有:

  1.社会行为规范的压力,比如正常的家庭、婚姻、恋爱、性别角色、行为规范等;

  2.来自周围人群的误解、偏见、厌恶和仇视;

  3.无法向任何人表明自己的真实性倾向,不得不过双重生活,作两面人所造成的不适感。

  4.找不到理想的伴侣,尤其是生活在中小城市及农村的同性恋者。

  5.感情和生活上得不到社会支持。

  他们所感受到的压力主要不只是来自内心,而是来自外部;不只是来自痛苦的自责,而是来自对社会规范的恐惧。这类人当中也有严重的压抑和心理不适感,但其根源不在同性恋倾向本身,而在于因同性恋倾向导致的社会适应问题。大约有27%的同性恋者曾有过自杀行为。

  最后,与同性恋群体的人员做心理咨询的工作,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帮助改变其性取向,当我们用改变性取向的思想去做这个工作时,内心其实是对来访者不接纳,甚至隐含了对来访者的轻蔑的。人的内心是具备着丰富的感情的,咨询的工作是建立在尊重、理解的角度下,当我们理解到同性恋群体内在那些绝望的声音、成长期痛苦的经历,我们就能明白,他对情感的渴求其实就是一个健康的人类对爱的渴求。

  ——文中部份内容摘自丛中老师《认识同性恋》教材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9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