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不愿回家的孩子
2018-09-08   2677次阅读   9个赞

  医院中的小斌

  15岁的小斌(化名)在父母陪同下来到儿童少年心理科(简称儿少科)门诊,主动要求住院。接诊的李医生对小斌并不陌生:一年前小斌因为“反复不自主耸肩,扭脖伴情绪不稳”开始在当地医院门诊治疗,几个月后因治疗效果不理想,经人介绍来看李医生门诊,后儿少科住院治疗。此后半年,小斌三次住院,住院期间脖子扭转动作时多时少,情绪波动时易发作。小斌有时会躲在厕所做耸肩、扭脖等动作,家人敲门打断,小斌就会大吼“你们明明知道我这样,还要打断我”。每次住院,配合治疗之外,小斌在同病房小女孩的带动下,慢慢与病区小病友们玩到一起,小斌个子高,又在儿少科病人中相对年长,俨然孩子王一样,逐渐心情转好,家长也观察到他不自主抽动明显减少,胃口睡眠也变好了。只是一提到出院,小斌就不愿意了,说感到担心、焦虑,害怕回家。最后在医生的劝说下才勉强答应出院跟父母回家。可是,才过了一个月,小斌又来住院了。

  问诊时,李医生注意到小斌话少,往往用“不知道、不清楚、不记得了、可能吧”等简单内容回答问题,而且一直低着头,很少有眼神接触。问诊过程中并没有引出明显自我评价低、头脑反应慢等抑郁综合征。家长反映上次出院后,小斌胃口好,吃得也多,体重明显增加。半个月前发现孩子做什么都缺乏动力,对什么都没兴趣,有时候突然不开心,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回顾小斌的病史,李医生判断小斌对少儿科病房有了依赖,而且上次住院期间,小斌对医生护士有过勾肩搭背等不恰当的亲昵举动。李医生果断决定拒绝收治儿少科,联系医院其他科室病房收治。

  入院后,小斌在父亲陪同下做治疗、外出活动,经常到儿少科病房跟小朋友玩,玩的时候表现开心。几天后,小斌开始反复跟父母讲:“还是儿科病房好,这里太闷了,没意思。”,开始整日垂头丧气,闷闷不乐。医生有时故意说:“你表现好的话,说不定可以给你转到儿少科病房去。”一听到儿少科,小斌马上眼睛发亮,精神振作。经过儿少科医生办公室,小斌总会缠着医生要求转病区,医生无奈,就答应他以后每年暑假可以来儿少科住一个月,小斌这才放心。

  生活中的小斌

  小斌父母生意较忙,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好,没法照顾。小斌6岁上了寄宿学校,平时性格内向,小学成绩优良,平时与父母交流比较少(小斌住院期间曾说“6岁开始我就抱着奶粉罐去学校了”。)。到了初中,家人发现小斌说话很直接,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有时候会直接说“你滚!”。在学校里,小斌与同学的关系也比较紧张,同龄人感兴趣的事情他却毫不在意。学校老师觉得小斌没有同龄人的活泼,好像比其他同学表现得成熟一些,有些清高。不知道为什么,小斌与人很难维持长久的人际交往。去年初三开学后不久,小斌逐渐出现不适应,经常担心、紧张、害怕,学习成绩也明显下降。他觉得没面子,不愿继续读书,就给父母亲打电话说想退学,专门学摄影,父亲以“你现在年龄太小,也没合适的专业学校”为由拒绝。小斌不死心,经常打电话回家,反复提出要求,同时出现不自主的紧张,扭动脖子等动作,无法继续学习,只好休学在家。

  小斌不愿意回家,为什么?

  小斌数次主动要求住院, 反复不愿意出院回家,为什么?似乎他在医院找到了久违的快乐,至于那是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还是小病友们的友情,还是被小病友们追随的自豪感,抑或是隐约萌动的少年之心(儿少科病房女孩儿比较多)?小斌不说,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从孩子正常成长过程中孩子与父母的角色转换来看,或许有一些因果可循。

  0到3岁婴儿期,孩子与养育人(父母)建立依附关系。学会走路后,孩子感觉到“自我”,感觉到与养育人的分离。孩子学会说话、跑开、说“不”,开始同伴社交…。此时,父母是养育人的角色,保护他们温暖安全的基础上,孩子开始简单的社交行为,产生亲近、共享、共同游戏等积极情感交流。

  3到6岁幼儿期,孩子智力迅速发展,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开始自尊与自我控制…。此时,父母是玩伴的角色,在游戏中让孩子逐步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学会与同伴或成人相处。

  6到12岁儿童期,孩子智力继续发展,良心、道德与日常习惯养成,开始家庭成员以外的依附关系,如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此时,父母是教练的角色,积极关注并及时辅导。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由专业教师传授知识,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间接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环境不良,如缺乏母爱或其他成人所给予的感情、由没有文化的人抚养、早年缺乏各种环境刺激和教育、营养不良或疲劳、不当的教学方法使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的偏见、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期望及教育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儿童产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

  12到18岁青少年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生巨大变化,生理上的成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自主能动性增强,形象思维发展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个体思维差异基本定型。纪律观念、行为管理、兴趣形成,社会交往等社会技能进一步提升,完成个性化与身份认同…。此时,父母是朋友的角色,逐渐接受孩子在情感、行为、观点上的脱离;懂得尊重孩子心理独立的需求;帮助形成对家庭、同伴、和更广泛的社会中不同道德规范和要求的认识,为其日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奠定基础。青春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都可能使孩子产生困扰、绝望、悲观等消极情绪,除开遗传与生物学因素,创伤性应激事件(家庭环境气氛、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业压力等)和持续积累的不良体验,个人认知特征(自责、反思、积极的自我评价等)都可能造成青少年情绪和心理问题

  18岁后成年期,孩子已经成年,生理发育成熟,自我同一性逐步确立,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固。此时,父母是顾问的角色,于能力所及处,分享人生经验,让孩子顺其自然脱离父母并走向独立,择业立业,恋爱成家,养儿育女,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

  凭着有限的信息,很难说小斌的状况到底是由遗传(自然属性),周围环境(社会属性),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属性)或是主观能动性(精神属性)中的一种或几种重要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的问题。我们看到的是结果:叛逆的、不争气的、脾气暴躁的、不愿学习的、…让人身心俱疲的孩子!

  怎么办?

  怎么办?儿童成长教育专家孟小崴博士对家庭教育给予厚望:过去35年来,大家对于家庭塑造人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力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家庭规则影响我们的安身立命、处世之道,最重要的是父母对生命的信念和价值观,决定了他们用什么方式来养育子女。父母的教养方式形成了孩子的自我观念,而孩子对于自我的观点会影响他们在生命中一切的抉择。

  希望小斌能够达到身心康复,拥有他的精彩人生!希望更多的小斌们都能够拥有健康的身心,开开心心地在家的呵护下长大,即使历经风风雨雨,也能收获他们生命中的绚丽人生!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9个人已点赞

评论(1)

生**

2018-09-11 22:28

你给予的心理治疗?

没有更多了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