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他们会玩沙玩泥巴,成人玩石头玩砖头,我们会发现两者的差异在于功能性,孩子们玩的是不算数的,成人玩的可以住人的,甚至有法律的要求的,孩子似乎在完成模拟的成人世界的功能。
往往成人就会看不起孩子玩的东西,因为功能性不强,这就构成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孩子的游戏。那是孩子们自己在发展、成长的过程。需要得到尊重!
正是因为这样的模拟的过程,才使得孩子有了自己的心智的发展,首先是他们自己独立地完成游戏,充分地发展思维与身体的协调性,接着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其他人或小朋友会玩的,自己也会有兴趣玩;最后,他们才会一起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形成人际间的合作关系。
一、生活事件:
儿子对英语不这么感兴趣,成绩不是很理想,我希望他多读,但是每天都不自觉复习!经常提醒都没有效果!
于是我说:你昨天有没有读给爸爸听?
他说:有。
我说:那今天你读给我听吧!你读完后就轮到我读给你听,听听我有没有读错?
他说:好的!
于是他就拿起了英语书就读了起来!
二、心理解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语言的学习。
母语的发展一般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听、说、识认(耳朵、嘴巴、眼睛);而外语的学习我们通常是反过来的:识记、说、听(眼睛、嘴巴、耳朵)。特别是英语考试就是考识记(眼睛)。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规律,还有一个重要部分是语义,也就是说我们要对语言形成正确的反应。例如“Take it!”这个短句需要有上下文,才能够真正的在那个情形中作出正确的反应,那就不再是“拿着它“的直译了,还有其它的语境中,你要是这么认为就“算了吧”!
因此,真正的把握一门外语,应该把听放在首位。但是当我们用嘴巴学外语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同时有了三个部分。
再回到事件中来,妈妈的言外之意,“你昨天读给爸爸听了,今天就要读给我听。”我们就将孩子放在一个控制局面的位置,要不要让爸爸妈妈摆在公平的位置上,孩子说了算。
接下来妈妈说:你读完了,妈妈再读一遍,让孩子来做评判。再一位将孩子摆在有决定权的位置。平时受够了你们的控制,当下妈妈让位,让我来做评判,我得要好好做好这个角色。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了,读不读英语已经不重要了。
大家要注意到,当妈妈读一遍,孩子听妈妈读得怎么样,本身这个过程就是让孩子得到一次测试的过程,如果孩子不熟练,就无法指出妈妈哪里读得不对。
三、总结:
我们会发现孩子是愿意接受他人进入到他们的世界,和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样,怎样才能够进入他们的世界,那把钥匙首先是尊重、真诚、信任、合作。在亲子关系中间,与孩子共同关注一件事物,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