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认知行为刍议(十)
2018-11-26   4015次阅读   2个赞

认知行为刍议(十)

 

导言: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一个著名的ABC理论。A代表一个事件,B代表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C代表个体产生情绪反映或行为后果。这个理论认为:事件A,是引导情绪或行为的间接原因;而直接的原因是个体的认知和评价。他认为人的负面情绪或行为后果,大多是由不合理的认知和评价造成的。这说明,个体的认知和评价对情绪和行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作些探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十九、发挥你的性格优势

 

经常会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只有完美的性格才能走向成功。这些性格的人既沉着冷静、又机智灵活,又有个性,又刚柔相济。成功20%是智商,80%是情商。

这些说法像空气一样弥漫,挥之不去。如果你是一个性格谨慎的人,那么你会谨小慎微;你是一个性格冲动的人,那么你也许不会先思而后行;你是一个狂放的人,那么你也许会我行我素不拘小节。你意识到了自己的性格,你试图改变性格中的缺陷,于是,你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性格改良工程”,你成天地自己折磨自己,好让自己的性格变得完美。结果时间没有少花,精力没有少费,不但没有收获,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大的烦恼之中。究其原因,需要从性格本身去寻找,因为你在这样做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或考虑清楚改造性格的难度,没有明白或者没有完全明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你往往只看到了你性格的缺陷,没有看到你性格的长处和优势。世界上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性格,也没有天生的胜利性格和失败性格。要知道,每一种性格都可以走向成功,关键看你怎样发挥了它们的长处和优势。

我们要认识到,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和性格,比改变一个国家可能还要难。这是有一个常理,如你的脚穿41码的鞋,而摆在你面前的却是一双37码的鞋,你会怎么办。你会毫不犹豫地去找一双适合自己的鞋。这一比喻用在性格和职业上,则性格是脚,职业是鞋。合脚的鞋子能使你走起来轻松自如,而不合脚的鞋再漂亮也会别扭难受。穿着不合脚的鞋子,你不会走得太远。当性格与职业相冲突时,你想改变的是你的职业还是性格?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懂得绝不能削足适履这一道理,然而,为了职业而改变性格的人比比皆是。职业这双鞋,真的不需要也不应该用改变性格的巨大代价来适应的,如果这样的话,那是本末倒置。要真正领悟日常生活中的道理,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因此患上了“性格缺陷综合症”。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左对照右对照,越对照越觉得自己性格有缺陷,觉得自己离成功遥遥无期,甚至认为性格决定了自己,永远都不会有成功之日。特别是一些有着懦弱、抑郁之类被“传统习惯”认为属于“恶劣性格”的人,更会感到十分痛苦,从而陷入自卑的深渊。许多父母总是指责自己的孩子,说你这种性格必须改一改,结果有意无意地压制了孩子的天性,扼杀了孩子的某种天赋。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是看你具有哪种性格,而是看你能否准确识别并全力发挥你的性格优势与天赋。性格优势是一把能开启你成功之门的钥匙。只有识别和接受自身的性格优势和天赋,寻找到适合发挥自身性格优势和天赋的职业,持续地使用它们,并坚持下去,这才是获得成功的性格要素。因此,职业或岗位的选择是否与自身的性格优势相吻合,是否有利于自身性格优势的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

发挥自身的性格优势,找到适合自己性格优势的职业,这既是事半功倍的在效途径,也是通向成功的人间正道。不管怎样,你都要往自己性格优势的方向发展,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这样人生才会充满机会,充满希望。

 

二十、恭敬他人尊重自己

 

选择恭敬他人,也就选择了尊重自己;人人真诚、由衷地恭敬他人,社会、职场、家庭就会和谐温馨。

恭敬,礼仪也。古德说礼有七种:一者我慢礼,二者唱和礼,三者恭敬礼,四者无相礼,五者起用礼,六者内观礼,七者实相礼。平常人多用恭敬礼,所谓五体投地接足稽首,礼者身礼,敬者心敬,心敬而礼,礼则专诚。孟子曰:“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礼也。”仁、义、礼、智、信,是人道之根本,具足此五者,人格才算完整。我国至圣先师孔子一生倡导仁义之道路,而独尊礼。礼,必先从恭敬做起。而恭敬又有两个层次:一是表现于外在事相的身恭敬,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心恭敬。“为礼不敬”之人是孔子所批评的,真正的恭敬必是出自真诚,由衷地生起一种景仰、尊崇,并由内而外,展现在言行举止上。

佛家的恭敬比儒家要求更高。傲慢是佛家的五毒之一,恭敬却是傲慢的反面,以恭敬之礼遏制傲慢习气。佛家认为,心存恭敬,就是光明,就是解脱——解脱了我傲慢的烦恼。佛法所讲的恭敬,乃是建立在“因果”的法则上,就个人而言,敬人者,人恒敬之;就团体,乃至整个社会而言,若人人都要有恭敬心,则社会必定祥和有序。一个真正有恭敬心的人,对于一切人事,不论上下大小,皆心存谦恭尊敬,而非只局限于特定对象。恭敬当身心合一,不仅心中敬仰、护持、感恩,在事相上亦做到礼拜供养、亲承奉事。

佛家有专门的(善恭敬经),对恭敬的要求作了专门分解。佛法要求是一个方面,而为人处事又是另外一个方面。对人恭敬就是尊重自己。再高的人有时也需踮足,再矮的人有时也需屈身。走得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你要感谢指出你缺点的人,如果你能像看到别人的缺点一样,如此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缺点就会越来越少,将会变得完善起来,将会变得不平凡起来。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人赞叹的人。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有或无。是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若敬人,人恒敬我;对人持尊敬,赢得人尊敬。修养高者,当受众人敬仰,受人恭敬者,先恭敬人,即是尊重了自己。

(未完待续)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