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徒之所以狂热,是因为无法承受生命中的苦难,继而将自己的内心需求投射到邪教,只有让其看到人性的伟大,才能让其放弃对神性的投射,改邪归正。
能与外在神性抗衡的只有人性。在邪教徒眼里,人是渺小的,需要放弃人性追求神性,这样就会导致邪教徒藐视人间,藐视法律等社会规则,所以必须确认自己的本来身份,发觉人性中本有的力量。很多宗教在劝导教徒时,都会暗示教徒的渺小懦弱,而个体越弱小,其感受到的神越真实。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看到人性的弱小、追求神性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如果个体停留在竿头,就是疯子,只有更进一步,重新落回人间,才能看到真实的苦难生命。敢于更进一步,就会发现人性的伟大。当然,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面对巨大困难。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语出宋朝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只有让邪教徒的幻境破灭,才能让教徒看到真实的世界,就像给彩气球打气一样,当彩气球爆掉后,就能看见被其遮挡的前方。)
如果个体一直回避死亡的现象和面对死亡的内心感受,那么当真的出现巨大的吞噬个体灾难时,这时出现的任何给个体解脱的方法都会被个体接受,并被个体追随。
个体在日常状态下,如果有一个对人生绝境的准备性的接纳,当真的出现困难时,个体的包容性和超越性会被感受,此时人性可以完全的升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并不具有宗教的形式,但其源自人性,能承担宗教所具备的一切功能,比宗教更真实,更踏实,中国人的宗教情怀完全的融入了人性之中。
人性之所以超越神性,在于人有“慈悲”的感受。
“慈”意为心灵生发、滋长,生命本身就具有快乐,慈爱是一种柔软的爱,是生命本身所需要的感受。柔软的爱才是生命的本来状态,而不是霸道,不是强加。
“悲”者,非心,即心被否定、破碎,而破碎的感受呈现于外,悲即哀伤和痛心。慈悲即心地柔软,无愤怒仇恨,悲由苦而起,慈缘无乐而生,体会音乐《我为你祝福中》,就会发现其中有清凉感,也即慈的感受。
从表面上看,“慈”与“悲”是不同的感受,不能融为一体,但实际上,人心可以融合 “慈”、“悲”两种感受。仅有“慈”为弱,面对冲突矛盾无法承受,仅有“悲”会让个体逃避,
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我们要对一切生灵和万事万物都存敬畏之心、慈悲之心、奉献之心、柔和之心。能如此行事,三业自然清净,人生就能得到净化。
慈与悲的具体心理作用及区别:
慈、悲都使人心地柔软,没有愤怒、仇恨。
悲由苦而起,慈缘无乐而生;
悲能拔苦,慈能与乐;
悲能止害,慈能息贪;
悲生心灵空虚广大,慈生心灵清净喜乐。
慈悲既是感情和感受,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慈悲将我们的心灵立在灾难与幸福、生与死之间:它根植于死亡和不幸,产生出活力和安宁。
慈悲既可以消除面临灾难的恐慌,也可以淡化人类追求欲望时的疯狂、焦虑、紧张和盲目。
慈悲使人的心理处于中正的安定状态。
真正安定的心灵不只可以面对日常相对平静和与安定的生活,还应该可以冷静有效地面对灾难和不幸。
只有心理上接受灾难、容纳灾难才有可能平静的面对灾难。只有慈悲的情感才能真正容受灾难和不幸,从而使我们在灾难面前保持安定, 真正的有效的心理援助是在容受苦难的慈悲中与苦难同在,与苦难者同在,共同感受苦难、面对苦难。正像灾难中的恐惧可以互相传递,接受灾难的慈悲带来的安定也可以互相感染,共同获得心理的上的安宁。
引用了台湾女哲人胡因梦的一段话来说明:
在这个社会上,人人都在拼命逞强。我们害怕示弱、怕显露无能、怕遭遇挫折、怕脆弱易感的本性被看到。但逞强好胜的性格、过度伸张的攻击性,永远会引起反弹力,并遭受到挫败感,从受伤过程中,我们反而能体会出柔软的重要,了解自己并非全能或完美的。只有将逞强的机制看透,将面子、尊严、自我防卫的武装放下,真正的力量才能油然而生。
——胡因梦
慈悲会产生智慧和勇气,真正的勇气不仅可以表现人的的坚强和果敢,更应该可以直面并接受自己的脆弱、无能甚至绝望。这样的勇气才可以真正面对灾难而不被灾难击倒。在接纳人性脆弱和无奈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在灾难中关爱人,关爱自己,做到自利利他。这就是大智带来的大勇。大灾难,也势必降生大无畏、大慈悲、大智慧。慈悲不仅是宗教教条,它更是人类深层的心理需求,是人性的表达,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谈到它。但由于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赋予的含义也往往不一样。
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中,自性(Self),是四大原型之一。也就是心、性、或本性,人心灵的中心。自性也就是统一、组织和秩序的原型。它是集体潜意识中的一个核心的原型。她的主要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使人具有稳定感和一体感,荣格认为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就是自性的充分发挥或实现。
自性问题是一个比较终极、玄妙的问题。自性就是我们本具的真如法性的理体。不要去追求自性有一个标准答案,所谓的答案实际上是勉强来指称一下,跟真正的名相没有关系。禅宗认为,透过这个名相的手指,要指向真理的月亮。不要执指废月。它在认知一个什么事情?这个自性——佛性,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但本具的佛性到底是什么?它是离开一切形状、颜色,不可把捉的。虽然不可把捉,它又在我们的内心存在。
享受本能快感的个体会有很低的自我评价,既讨厌社会也讨厌自己。这样的个体其实内心渴望被社会惩罚,希望有强力的人物斩断其动物属性,这样会保护个体,使其被社会接纳。被溺爱的个体(代表人物李天一)获得的社会资源超过少年能承受的范围,这样的个体会主动寻求社会的阉割和禁忌。(背后的更深层原因是:个体不愿失去所得利益,但利益过大导致个体内心混乱不安,为求得内心安定就不断破坏社会规则,也即违反法律,直到得到惩罚。)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