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孤耻感——与孤共处
2020-02-12   2747次阅读   8个赞

“我们孤单地进入这个世界,又孤单地离开这个世界,而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里,总要设法处理这样一种存在的张力:一方面我们渴望跟他人建立关联,另一方面我们又认识到自己是孤单的。”

                                                                         ——欧文·亚隆

常有来访者在几次焦点疏导后慢慢平和,进入咨询中更深层的成长探讨,会向我吐露出对孤独的害怕与无奈,讨厌这样的自己,希望能变得受欢迎。我也曾浅析自己的孤独经历,青春期时因常独来独往,自认为不合群,内心产生了耻辱感,自卑感。再想想来访者们在孤独脚下的痛苦,其实,大家的孤独都是同一种。渴望在这世上被他人理解,与他人建立深厚不断的关系,倘若这种关系不存在,或者被破坏,便会陷入情绪。人们常采取压抑、否定的心理防御机制,将心灵囚困在乌云里。

孤独的耻辱感,来源于个体的求同性,是个体希望自己的行为、思想能融入某类集体,与大众接轨。从孤立的状态,到耻感的形成,个体往往会通过调整认知和行动来改变。比如在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处于同一性认同阶段的少年,当ta因性格沉默寡言,逐渐被同伴孤立,未被ta内心认可的孤立状态会让他产生被孤立是不好的,是耻辱的。为了融入集体,ta也许会改变交友方式,发展新的模式,寻找同伴的支持,人格会在变通中完善。若寻而未果,偏离了集体性和社会性,孤耻感的挫败,会影响ta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发展,留下创伤性的体验。

如何处理心灵的“孤耻感”呢?如何化解内心对孤独的恐惧呢?

作为咨询师,我个人经历后的建议是,内外兼修。

向内,即“修心”。

孤独,乃人类存在的本质,是全人类要面对的客观事实,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作为生命的个体,本就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复制性。每个人都处于关系当中,亲子、情侣、同学同事关系等,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在感受着孤独。因此,自我的孤独感很难借由他人及关系的存在而消失。

弗洛伊德曾提到,“认同与升华”是一种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机制。“认同”,是借由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为个人带来不易得到的满足或增强个人的自信。面对孤独,回看历史,天才们几乎是孤立却不以为耻的状态,比如尼采,他有多伟大就有多孤独,比如梵高,他站在世人的屋顶上,世人只看见他的疯狂。

用“内化”的方式,承认孤独感无可替代,承认生而孤独,承认个体的独特性,放低对社交和集体、关系的期待,也要相信内在动力会帮助我们渡过孤独的黑暗,将本能的孤独感升华为社会所接纳的范围,转移到兴趣爱好,这时便需要一种外向力,即“修行”。

所指的“修行”,并非仅限佛道之家修品修德,而是修整、行动。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理论将人格分为“自我、本我、超我”。“超我”的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人必不可少具有社会从属性质。减少孤独感,在“修心”的基础上,保持独立性,也要学会主动的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加强与他人的合作。

依旧是那个因人际关系受挫,内心闭锁,沉默寡言的少年,不做出改变,也许抑郁会找上ta,难免陷入恶性循环。但孤独的少年,如果能知道这不仅是少年的烦恼,也是这世上众人的烦恼,难解的谜题,也许内心的自责与自卑会大大减少。不善言辞,可以通过阅读,丰富语言;沉默而阴郁,承认它是一种气质,是“我”的独特性,它也为“我”带来很多的便利;融入集体,真诚友善,发现“我”的优点,用这些优点主动为集体,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想要获得关系的回馈,没有那么困难。

社会在进步,城市在生长,喧闹无比,而有人却越发觉得孤独。要应对繁华背后的空虚落寞感,试着和那些孤独带来的不适,和平共处吧。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孤独,尊重身体里有一种叫做孤独的力量,在体内给予孤独单独的心房,我们将更了解自己,活的更加真实。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8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