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抽烟、逃课、顶撞老师让人愁,心理咨询怎么帮孩子改变?
2021-01-15   1612次阅读   3个赞

王金现

题记:更多的人可以为归属感而扑汤蹈火。一一约瑟夫·利希滕贝格(Joseph Lichtenberg, 1925- )当代著名自体心理学家。

 

01

 

男孩被带进咨询室,戴着口罩,低着头,盯着脚尖,听任父母说自己种种不良行为,即不争辩也不抗议。只是偶尔用眼睛的余光,打探一下旁边的心理咨询师。

 

我说:让你的父母回避一下,我们单独交流,可以吗?

 

男孩点头。

 

男孩很坦诚地承认自己抽烟,逃课,顶撞老师,上网,去酒吧,迪厅。

 

他喜欢跟朋友们一块儿抽烟,喝酒,上网。通宵达旦地玩儿,上课当然提不起精神。

 

他抽烟是想提振精神。不抽烟他就会不停的打哈欠,感到困乏,昏昏欲睡,无法专心听课。

 

他也不想落下很多学习。所以总是匆匆忙忙寥寥草草的完成作业。然后挤出时间出去玩儿。

 

父母看到的是,他不遵守校纪,不安心学习。学校老师看到的是抽烟,逃课等不良行为。

 

在学校,老师批评他,回到家里,家长生气的时候就揍他。

 

直到有一次,男孩挨打时开始还手,他的父亲才发现,棍棒教育不起作用了。于是带他看心理咨询师。

 

我知道,只是从行为的层面改变孩子,只能遭到他更大的抗拒。而心理咨询,重要的是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02

 

男孩说,并不总是通宵达旦地玩游戏喝酒。通常后半夜就从网吧或酒吧离开。有时去朋友家睡在沙发上。有时就几个人在大街蹓跶。

 

我插话说:这情境让我内心觉得好孤单好可怜。

 

男孩的目光凝望了我一阵,然后说:尽管这样,我还是觉得比呆在家里强。跟朋友一块是自在的,自由的。在家里只有各种不舒服。

 

为什么在家里会感觉不舒服呢?

 

男孩说,他从幼儿园就开始在寄宿学校生活,久之,家里反而变成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说抽烟也是在寄宿学校里被迫学会的。因为没有人玩儿,只有抽烟才会有几个朋友。直到现在跟他一块儿上网,喝酒的朋友,仍然是寄宿学校的那几个人。

 

听讲述,我仿佛看到处于社会边缘的几个孩子。父母,很少管他们。于是他们就这样聚到了一块儿。

 

男孩说,只有跟几个朋友在一块打游戏,喝酒,他才会感觉到快乐。每当他感到烦躁的时候,唯一能够找到的安慰自己的方法,就是玩游戏。

 

于是我理解:他有不舒服的感觉时,他就通过打游戏来,让自己感觉好些。而沉溺于游戏,却造成他学习精力不济。

 

同样跟朋友们一块玩儿,喝酒,也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轻松自在一些。

 

也就是说,玩游戏跟朋友一块玩儿,是他处理情绪的方式,但却由此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03

 

咨询反馈后,男孩父母很爽快地给孩子买了电脑。让他在家里打游戏。父亲甚至陪同男孩,请他的几个朋友一块吃饭。

 

父母愿意为孩子做出一些改变,真是难能可贵。

 

这样子,果然收到了一些效果。男孩更愿意跟父母沟通了,也愿意做一些家务活。如果外出,答应父母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家。

 

但是不久,男孩又开始去网吧,并彻夜不归。

 

通过咨询,才发现男孩沉溺网吧,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

 

男孩说,做家务活只是想赚到零花钱。这样就可以去买烟,可以亲朋友吃饭。而不必一直让朋友花钱。跟父母主动沟通,也是为了更好的要到零花钱。

 

去网吧玩儿,答应父母十二点之前回家。但是游戏结束之后,A朋友要他再陪一会儿。他觉得不能得罪人家。因为A朋友给他钱买烟,请他吃饭。之后,B朋友也要他再陪一会儿。如果陪A了不赔B,那就会得罪B。而他们是男孩,一直以来的好朋友。

 

就这样玩到了凌晨两三点,错过了回家的时间。跟着A去他家睡沙发,一觉醒来,就到了第二天中午。

 

为什么不能拒绝呢?我问男孩。

 

男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没想过拒绝。他们提出要求的时候,我觉得需要牺牲自己,成全他们。

 

男孩的话,让我想到了友谊和归属感。友谊和归属感,就像巨大的黑洞,男孩总是不自觉地被吸引,被吞噬。

 

联想到男孩从小被送到寄宿学校,跟父母并没有产生情感连接。如今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父母用棍棒加指责的方式,引起的是男孩厌恶与愤怒的体验,更是在情感上把他推向千里之外。

 

跟朋友在一块,在某种程度上为男孩提供了情感的协调与舒适感。他不会被朋友所指责,更多的是被朋友所接纳,一块玩游戏。而不是在父母面前感受到的厌恶,愤怒。

 

大部分人包括男孩,都是依靠自己的感受作出选择的。所以归属感,会让他感觉舒适,对他来讲,重要性就不难理解了。相比之下,遵守校纪,好好学习,只给他带来约束和厌恶感,对于他来讲,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那么,面对老师的批评,他不能接受到来自老师的好意,更多感受到的是老师对他的限制。他当然有本能的顶撞了。

 

04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不同的成长环境,会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如果看不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教育批评,甚至棍棒,表面上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只能加剧孩子内心的对抗,厌恶,烦躁,让孩子变得更加不舒服。

 

心理学上改变孩子的方法,是透过他的表面行为看到内在心理需求。然后找到恰当的满足心理需求的方式,而矫正那些不良的行为。

 

看到男孩需要归属感和友谊。这就需要父母成为男孩依恋和归属的对象。跟孩子建立深层的情感链接。在互动中跟孩子情感协调,建立舒适感。这样孩子会更愿意跟父母待在一块儿,获得安全。而不是总想要逃离家庭去跟朋友一块玩。这需要耐心和时间。

 

因为,从心理学上讲,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没办法开一定剂量的心理营养品,在短期内,使其得到补充和满足。

 

但是,父母和社会眼光,若只紧紧盯着孩子的行为本身,认为让孩子回到学校,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那么,家长就会认为,心理咨询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05

 

家长和心理咨询师,必须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家长是愿意做出改变的。这是极其宝贵的资源。但,目前状况看,孩子跟家长沟通十分困难,很容易产生对立,对抗,敌视的情绪,这是不利于问题解决的。

 

心理咨询的作用,就是去充分地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了解孩子跟父母互动当中呈现的问题。以及孩子对父母的期待。

 

心理咨询师跟父母沟通,共同找到适合孩子接受的方式,让孩子找到归属感。比如父母,跟孩子建立情感链接。让孩子从父母这里体验到更多的被接纳,被呵护,被关爱的感觉,从而找到依恋和归属感。

 

作为家长必须要考量心理咨询经济上的成本。同时也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功夫才可以呀。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3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