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梅苑心语|01期:抗焦虑之只要“平凡”
2021-02-23   2255次阅读   9个赞

    心理学家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他主要的理论,用通俗的话来理解,主要就是“人生的意义,就是要不断的追求卓越”。人本主义心理学著名的“马斯洛心理需求层次”理论,也提出了“人生最高境界,是自我实现”。

    如果心理学家们的假设全部成立,我们仿佛出生就站在了起跑线上,要努力的向前,在路上,我们或独自一人,或结伴同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克服成长的烦恼,收获成长的快乐。。。。。 

    在这个过程里,大家都想力争上游,而有的人如果在早年经历里,没能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认同,会不自觉的想让自己跑得更快,最好能超过所有一起起跑的人,希望自己的姿态最优美,希望自己助跑的装备最精良,否则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失控感,从而引发自责、自我否定,这是很复杂糟糕的心理体验。出于对这种不好体验的恐惧,人们会产生焦虑,什么是焦虑?通俗的说,就是人们对未来不可控而感到的紧张和恐惧。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早年经历,可能让有的人欠缺自我价值的认同?成因很多,其中很常见的一个关键词是“期待”。

     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后好评如潮,在笑声中,观众哭的稀里哗啦,其中的泪点之一,是李焕英的一个大实话“我就希望我的孩子健康快乐”,而这句话本身非常疗愈。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父母对孩子抱有期待及付出是孩子上进的一种动力和支持,但要小心“过度期待”。如果家人的要求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就会有焦虑感的体验。

    还有一种情况,是“过度”不期待。中国传统观念中的“重男轻女”思想、“挫折性”教育、亲子关系严重不良等,都可能会让孩子感受到不被“期待”,不被认可,从而动摇自身价值感,形成自卑心理。

    在心理咨询的经验中,会发现有孩子将自我价值的体验转变成满足(有的是被迫满足)家人的期待上,或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所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形成一种自我失控的模式,从追求家人认可,泛化成追求外部环境的认可,从向家人证明自己,泛化成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因此会非常在意外界的评价,不自觉让自己各种比较,永不满足,永不停步,“焦虑”也就如影随形......

    听朋友弹唱一首歌,《只要平凡》,这歌的名字就很触动我,我们能接受自己的“平凡”吗?小时候,老师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在全人类不断的追求卓越中实现的,所以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人生动力之一,而在人生之旅中,即使我们自我感觉良好,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能被焦虑困扰过。

       毛主席说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引申到我们的现实,似乎也是一个抗焦虑的思路,把“战略”引喻成不可控的未来和外界,把“战术”引喻成当下和可改变的自我,我们是否可以从容接纳外界对自己的评定及未来的不可测,我们是否可以对当下的自我进行掌控管理,努力的重视并发展我们的“卓越”,在每一个“今天”里进行“自我实现”?

    我们都知道,今天的后面是明天,而最遥远的“明天”,那是或近或远的人生终点,在那里,众生平等,无一例外,我们毕竟是“凡”人,不是“神”。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9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