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心理学角度正确认识失眠
2018-12-10   4203次阅读   4个赞

深夜,卫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折腾,血液感觉全部挤到了头顶上,涨涨的,好像钻一个小窟窿就能马上喷出来。

领导梁毕那虚伪的嘴脸在他的眼前晃来晃去,卫天真想纵身跃起,把他的脑袋拧断……

 

卫天下岗后通过亲戚的关系在某大学当临时工,老婆下岗,孩子上学,父母有病,所以日子非常的清苦。

他开始在大学的工作还算清闲,每天在老师上课之前,打开教室,下班时,检查是否断电,最后锁上门,一天就这点事。他本来想通过半年的努力,考研后转为学校的正式职工——因为学校要求条件:35岁以下,硕士学历。而他今年已经32岁了。

但就是在这关键的时候,部门领导梁毕把他调到了另一个工作岗位,而他的工作被一个绕首弄姿的年轻女同事所替代。给出的理由让卫天匪夷所思——这是“工作需要”。

从此,每天要做不完的卫生,而且,人际关系复杂.经常因为干活的事情与同事发生冲突。当身边的人知道他要考研时,那嫉妒的眼神几乎能把他烤化。渐渐的同事们开始针对他,起初只是有意无意的一两句风凉话,接着就是挑他的毛病,最后十几个人商量好找领导,把最重的活都给卫天干。他本来想考研是第一位的,和同事搞好关系,多干点也无所谓。但是同事却变本加厉,卫天每一个笑脸好像迎来的都是冰冷的的大嘴巴。他不敢和同事翻脸,在事业单位临时工本来就低人一等,如果因为与同事打架,那开除是没有悬念的。没有人会费心考虑临时工谁对谁错。那么,他的生活又成了问题。所以卫天不得不压抑着心中的愤怒、委屈。一想起梁毕,卫天就恨的牙咬的咯咯地响——如果不是这个“色鬼”照顾那个“狐狸精”,他就不会倒这么大的霉,也许他考研成功的几率会大很多,转正后他可能有更多稳定的收入,家里窘迫的日子会更好一点…… 睡觉时,卫天思绪就会像奔马一样的驰骋不受自己半点的控制。每天到后半夜才能勉强睡着。

也许是亲戚的暗中帮助,也许是梁毕看着卫天变得”形如枯槁”的样子良心发现,在临近考研的最后的一个月,梁毕把卫天调回了原来清闲的工作。找卫天谈话时,梁毕满脸堆笑“年轻人有上进心是好事,我全力支持。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努努力,没问题的。”看着领导因为笑,而堆得令人憎恶的满脸褶子;再想想自己知识水平低,底子弱,一个月的复习想考上研究生简直是天方夜谭;他知道已经没有机会了,每想到这些,他就恨不得当场将梁毕撕碎才解恨!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梁毕逢人就炫耀自己是如何的“人性化”,如何的“体贴下属”。卫天感觉自己简直成了梁毕炫耀自己高尚的“道具”。

最后冲刺的那个月,简直对于卫天是一场恶梦。他无法入睡,开始一宿一宿的瞪着天花板直到天亮。白天,脑袋灌了铅一样沉重。书上的文字就像一个个讨厌的精灵在他的眼前跳来跳去,让他厌恶。

最终考研毫无悬念的失败了,知道结果的当天卫天几乎崩溃。脑海里不断的出现那些同事嘲笑的神情,以及梁毕一副圣人的嘴脸,好像在说,“我这么帮你,你都没考上,真实笨!!!”

 

心理分析

失眠(英文:sleeplessness)即睡眠失常。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具体表现为入睡困难,断断续续不连贯,而过早地醒来,醒后不能再继续睡,有睡眠不足,全身乏力,倦怠感觉,严重时则会彻夜不寐。

由于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失眠成为许多现代都市人的共性病。这里面由于心理因素导致失眠的朋友并不在少数,它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精神上的,一般不会使人致命。但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长期失眠会使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劳,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顽固性的失眠,会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甚至会引发抑郁症的发作。

不少患者采用各种方法治疗失眠(催眠疗法、自我暗示、调节室内的颜色、温度、湿度、光的强度、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而不得其效。如何驱走失眠,还我们以安宁呢?

失恋,失业,贫困、失学、疾病……等一系列现实的问题,导致我们处于情绪低落,紧张、害怕、担心、怀疑、愤怒、憎恨、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而这些情绪会干扰我们的睡眠,而失眠又进一步导致了白天处理现实问题能力下降和本身心理的抗压能力的减弱,促使焦虑等情绪加重,最终,强化了失眠状态。这是一种不断强化的恶性循环。

我们需要斩断这个循环链,才是解决心因性失眠彻底的办法。但我们应该从这个循环的哪一个阶段入手呢?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过ABC理论(ABC Theory of Emotion)。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 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想法),才使我们产生现实的困扰和结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正像文章中的卫天,被两次调动工作,这只是事件(A);而失眠最终导致考研失败是结果(C);在这中间有卫天认为“领导好色才照顾狐狸精,同事有意针对他,领导利用帮助卫天来炫耀自己的“人性化管理”,没考上研究生,领导、同事一定会会冷嘲热讽……”这一系列的想法都属于不合理的想法、情绪(B)。只有认识并改变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才是消除失眠的治本之策。

我们也要看到失眠与失眠者本身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强烈的嫉妒心、强烈的没有安全感、敏感、自卑、怯弱、恐惧、抑郁……都会对失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多多亲近自然,通过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让自己的紧张的神经得到有效的缓解。保持乐观、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对于睡眠的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

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适量地配用安眠药或小剂量抗焦虑、抑郁剂。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药物暂时缓解失眠症状,和焦虑等情绪,这样,白天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就会增强,(至少不会减弱)。再配合心理治疗进一步的使抑郁、焦虑等情绪降低,最终使失眠问题得到解决。

但药物只是一种辅助治疗(短期服用)。长期使用可形成依赖,甚至成瘾。服用安眠药后的睡眠毕竟也不同于生理睡眠,而是被动睡眠。因此,服药后即便整夜入睡,醒来依然会感觉疲乏的感觉。

最后,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把失眠看得太重,否则这会对自己起到暗示作用,导致人为的失眠严重化。世界上那么多人失眠,他们不还是照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吗!别人能,你也能,相信自己!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4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