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我想跟孩子好好说说话
2019-06-20   3225次阅读   12个赞

来访者张**是一位中年女性,自述与女儿沟通越来越难,刚上初中的女儿回家就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除了吃饭不出来,即便吃饭也没有什么话跟家长讲,只是自己玩手机。父母试过没收手机,孩子绝食,甚至差点自杀,结果现在也不敢管了。每天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不敢多说,也不敢多问。前两天偷看孩子日记,交了男朋友,家长很担心,怕出事。结果孩子知道后离家出走了3天,后来虽然说自己是住在同学家了,但是家长越来越担心,可是没有办法跟孩子进一步沟通,十分痛苦。

和孩子沟通难,已成为今天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块心病。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能与孩子达到无拘无束交流的默契,然而这不仅需要父母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沟通方法与策略,才能真正地达到亲子沟通的效果,让彼此间的交流轻松、顺畅起来。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每一个成长时期都有必须完成的生命任务。这包括建立亲情,亲密的依恋关系,规则的建立和服从,对挫折的耐受,对权威的认可,人际关系的初步学习,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的各种矛盾心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等等。这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陪伴孩子,帮助孩子成长。在任何一个时期的任务没有达成都会影响后续人生道路上的进程。

咨询过程中先与张女士进行了通过沟通,运用共情、认知等技术了解到张女士有强烈的改变意向。但是他家的情况需要全部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改变。女儿是心理防御最重的,但是取得她的信任后,反而是意向最强烈的。

通过张女士的自述了解到,孩子小时候张女士的老公在本市打工,她在老家带孩子,在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她不放心老公就跟到市里,把孩子留在了老家,一直到孩子8岁才接回到身边,因此上学也比同龄人晚。夫妻二人忙于工作,对于孩子关注度一直不高,总是给点零钱就打发了。孩子自述因为口音的关系,到了学校后总是受到学校同学的嘲笑,回家也见不到一直疼爱自己的奶奶,父母总是回来的很晚,回家也不愿意和她聊天,总是说大人很累了,让她乖一点,听话。慢慢的她就学会了自己安静地呆着。四、五年级的时候因为年龄比同学大,所以开始有了身体的变化,她在班上觉得更被孤立、被嘲笑了。她想跟妈妈说,每次刚张张嘴,妈妈就忙的走开了。最让她难过的事情是父母很少带她回老家,她很想老家的奶奶、爷爷和老家的那些小伙伴,但是每次父母都是用下次再说,过过就回去这种话搪塞她。初一那年,奶奶过世了……这成了她心中永远放不下的伤。当她大哭着埋怨父母的时候,他们只会说她不懂事,说她添乱……

1、张女士和丈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先是位置缺失,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连结,接回孩子后又忽视了孩子环境变化后的心理问题。咨询过程中,父母(尤其是父亲)终于认识到亲子问题的关键是自己的问题。

2、女孩由于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在学校由于口音问题被嘲笑,性格逐渐变得内向、自卑。青春期的发育没有得到父母正确的引导,而奶奶的过世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只能通过跟同伴的沟通体会被关注、被爱的感受,用乖张的行为,释放内心的不满,而实际对被爱的需求是格外强烈的。通过认知疗法,让她了解自身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协调与父母间的感情与沟通。

本次案例通过家庭治疗、沙盘治疗等多种方式,在多期治疗之后,父母与子女之间终于原意敞开心扉,尝试彼此吐露心声了。听着孩子的叙述,父母多次潸然泪下。时间是这世界上唯一不能重来的东西,但是亲情,只要你愿意,随时都不会晚。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12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