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情感大号之死:你的情绪,还在继续被贩卖吗?
2019-07-24   2854次阅读   7个赞

作者 |   合羽

来源 | 心理壹点灵

微信ID:yidianling0

 

7月22日深夜,情感自媒体“HUGO”自主注销。

虽然几乎每篇文章阅读量都能达到10W+,“HUGO”的负面消息却是层出不穷,标题党、毒鸡汤、贩卖焦虑、消费死者……但是这并不影响其迅速壮大,成为坐拥600 万粉丝,头条刊例价达55 万的情感自媒体大号。

然而,就在如日中天的时候,HUGO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向了死亡。

 

1.

倒下的HUGO,都做了些什么?

 

在注销之前,HUGO发的最后一篇文章,题为《她跑去非洲养狮子,却成了她一生的噩梦:现实版狮子王,比电影残酷一万倍》。

这个标题,有着极大的迷惑性,虽然文章内容讲述的是志愿者救助狮子的故事,但是这个标题,却把人带入了强烈的情绪里面。

HUGO的推文,似乎一直都是这个套路。

《彭于晏10年没吃饱,杨幂饭只吃半口:自律成瘾的人,究竟有多可怕?》、《没钱请不要结婚》、《余文乐手机视频曝光,我看到了最恶心的一幕》……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受众能接受并消化的信息是有限的,自媒体更需要击中用户情感“痛点”,紧扣社会热点话题,把人格化、情绪化作为营销手段。这两年利用公众情绪底层的一种感受,去制造一些热点传播事件,也成为越来越多自媒体愿意去做的事情。

人们无处安放的焦虑、困惑、悲伤、兴奋、怀念,成为了自媒体最想要抓住的东西,放大情绪,借助情绪的共鸣,推波助澜,以达到传播目的,我们称之为:贩卖情绪。

 

2.

为什么你的情绪这么容易被贩卖

 

你一定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中年脱发,或者30岁的存款,或者不舍得买化妆品的女性,或者上不上辅导班的孩子。

只要你在这个年纪,这些事物;里,总有能戳中你的东西。当它们成功引起了你的共鸣,点击阅读了,转发朋友圈了,你的情绪就成功的被贩卖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同理心越强,就越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感染。这种感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完成的。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没什么不好的。人总有一些不被社会和道德接受的情绪,它们往往被压抑、被转移或转化。比如,我正在生老板的气。很显然,我不能当面对他破口大骂,我需要保持镇静,把怒火暂时压下。这时候看到一篇符合情绪的推文的话,情绪就在字里行间得到了释放。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传播效果,有一些情绪被过分放大了。如早前以“营销课”刷屏网络的新世相,就曾经策划出不少经典的情绪营销案例,例如“逃离北上广”“凌晨四点的北京”等,年轻人的生存焦虑、职场焦虑被放大,很多人看到了,觉得文中所写和自己有某些相似,于是深受其中情绪的影响。事实上,他可能并不用加班到四点,也没有过得如此焦虑,可是经过阅读后他的情绪却告诉他:你就是这样焦虑的。

根据文化派心理学家的说法,情绪是我们相互交流的代码。我们的文化,以及社会的规则,要求我们表现出某种情绪,以便得到群体的理解和接纳。因此,人们很容易给自己归类,贴上一个标签,将自己归属到某个群体之中,比如中年人、程序猿、精致女性、新媒体人等,然后不自觉向这个群体靠拢。

目前,社会当中大行其道的付费知识营销,也正是利用了人们的焦虑感和自我成长的诉求。甚至有一些新媒体说,那些付费的知识营销,本质上实际上是在向公众兜售知识的缺乏感和生存的焦虑感。

 

3.

学会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 R. Arnold)认为,情绪产生的关键过程就是大脑皮层对事件信息的评估和反馈。

拉扎勒斯则认为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扬(Y oung, P.T.)和普里布拉姆(Pribram,K.)把情绪定义为“感情性的激烈扰乱”,情绪会让我们忘记自己所学的知识,情绪也会改变我们看待世界和判断他人行为的方式,情绪会让我们进入一种信息封闭的不反应期,也就是常说的一个人处于情绪化中。

当我们处于情绪化之中我们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引起我们情绪的未达成目标。有点像是精神分析学说中的退行,我们会退变到原始的状态,忘记自己的所学和社会的教化以及自身的技能,被情绪的特点所摆布。

所以你看了某一篇文章,受其中传达的情绪影响,你可能就会陷入焦虑、自责、自卑等情绪之中。这时候,你的情绪属于无意识的宣泄表达之中。

而健康的情绪管理方式,是从无意识的宣泄表达,转变为有意识的宣泄表达,即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情绪,并选择一种方式去宣泄。

每一次情绪的发生,其实都是我们觉察与成长的机会。觉察情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身体反应,可以让我们对自己更了解、对身体更敏感。觉察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深入去分析自己的行为模式,分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未满足的欲望与期待,然后通过“接纳”、“原谅”、“转变”等方式放下、成长。

去年11月12日,国家网信办针对自媒体乱象开展了新一轮集中清理整治行动。之后,咪蒙消失了,傅首尔、紫竹张先生、霍老爷等9800多个自媒体账号被处理。这样的行动,也是希望人们在观点泛滥、事实稀缺的自媒体时代,各自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  END  -

 

想要看更多,还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yidianling0”哦~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


7个人已点赞

评论(0)

期待你的评价哦~
免费热线(400-626-0852) 在线客服

早8:00~凌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