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退改 严选咨询师 隐私保障
申津津
450 元/节起
动力学取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无锡·滨湖区
当面/视频
可约时间
服务经验 2024年通过年审
  • 5024 小时 个案时长
  • 7 从业年限
  • 568 小时 受训时长
  • 513 小时 督导时长
  • 436 小时 个人体验
  • 5.0 咨询感受

咨询感受

查看全部
  • 情绪调节困难 968
  • 抑郁情绪 790
  • 焦虑情绪 668
  • 人际冲突 293
  • 恋爱压力 141
  • 情感困惑 108
  • 婚姻不忠 104
  • 单恋困扰 80
  • 更多 3.9千
  • 匿名用户 情绪调节困难 2025/02/20

    第一次接受心理咨询 也很感恩能遇到申老师 在咨询的过程中 感受到了自己的情绪和经历被看到 被重视 被理解 谢谢老师真的很感谢 希望我能用老师告诉我的 继续前行

  • 匿名用户 人际冲突 2024/11/27

    非常感谢老师,聊天当中找到了一些事情背后的深度的问题,感觉很受益,也跳脱出了以前的一些观念去看问题,和老师的沟通很舒服,很通畅。

  • 刮** 亲密恐惧 2024/06/17

    这次老师给我示范了一种很好的看待人的方法,缓解了我在父母之间力不从心的感觉,我已经不再认为要么“A坏B好”要么“B坏A好”,他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这种看人的方法我想也适合于看我自己。过去我的朋友和同学常说我的反思很深刻,今天再看,其实那可能不叫反思,它更像自我攻击。反思应该是一件能够让人获得能量的事,能够看到好的一面,也能看到坏的一面,而不是一味自我批评,把自己放到低位。

    展开

个人介绍
擅长方向
可约时间

个人简介

【认证资质】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寄语

跟着你的诉求沿着你的情绪和你一起感受你的经历,协助你看到真相事实,越加清晰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确定自己,给你支持,让你看到痛苦压力背后你的自我力量是本自具足的,这才是我要做的,我不是那个直接给你指明道路让你知道所以然的人。

申津津

教育资质及受训经历

查看全部
资质
二级心理咨询师
学历
大专

伦理 1项培训,累计16小时

  •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培训

长程 3项培训,累计544+小时

  • 唐登华 系统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初高阶 2024/01/01-2025/01/01
  • 唐登华系统家庭治疗连续培训(在读) 2024/01/01-2025/01/01
展开更多

擅长领域

个人成长

成长创伤、童年期不良经历

情绪压力

焦虑情绪、情绪性进食、抑郁情绪、情绪调节困难

婚姻家庭

产后抑郁情绪、家庭冲突、离异创伤

擅长群体

  • 成人个体咨询
  • 青少年咨询

擅长流派

  • 系统式家庭治疗
  • 心理动力取向
  • 客体关系取向
  • 催眠治疗
  • 婚姻治疗

咨询风格

  • 专业
  • 清晰
  • 深刻而有力
  • 温和而坚定
  • 抱持

气质温柔典雅,声音舒馨,治愈系。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全然尊重共情,妥善接住你的不易。分析问题一针见血,注重个性化解决方案。
亲和 包容 睿智 敏锐 热诚
擅长亲子关系中学习、沟通及情感等问题的咨询,具有多年的心理咨询经历,累计个案咨询时间3000多小时,主要以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取向为基础,整合系统家庭治疗,融合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技术等融会贯通,以适合来访者的需要为中心。

特殊约定

可约时间 (北京时间)

查看全部

如暂时无法确定具体咨询时间,可在预约服务成功后,再与咨询师协商确定具体咨询时间

    咨询须知

    1、咨询为预约服务,您可选择咨询师可约时段下单,每次咨询50分钟或60分钟。

    2、订单支付成功后,您的预约需咨询师确认是否接受,确认后将短信通知您。

    3、咨询方式有面对面、视频、电话、文字四种,具体以咨询师展示的可选方式为准。

    4、因不可抗力因素变更时间或取消咨询预约,请提前24小时告知咨询师。

    关注
    联系顾问
    立即咨询
    申津津
    无锡 · 滨湖区
    动力学取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5024 个案时长
    7 从业年限
    568 受训时长
    513 督导时长

    擅长领域

    成长创伤

    童年期不良经历

    焦虑情绪

    情绪性进食

    抑郁情绪

    情绪调节困难

    产后抑郁情绪

    家庭冲突

    离异创伤

    咨询师寄语

    成长创伤

    童年期不良经历

    焦虑情绪

    情绪性进食

    抑郁情绪

    情绪调节困难

    产后抑郁情绪

    家庭冲突

    离异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