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却几乎每个人都存在的习惯——拖延。情节严重一点的,我们给它贴一个标签,取名叫“拖延症”。什么叫“拖延症”,它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简单的讲,就是习惯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而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存在诱发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拖延的现象普遍存在?
让我们试想这样一件普通的心理事件:因为工作原因,必须到某个部门见相关领导,而与领导交流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如果没有时间限制,请问,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否会在第一时间选择去见领导?
生活中的拖延现象普遍存在。
关于拖延,有一位朋友讲到过一件生活中很小的事——缴水费。他开了一间自己的工作室,房子是租住的,最开始物业告知他,不在单月缴水费就可能会停水,虽然有这样的压力存在,但是磨磨蹭蹭到月中才开始重视这件事,准备缴水费的时候,又发现找不到水卡,没办法缴费,来到零时代缴点,工作人员说要水号,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是,那就回去吧,今天又可以不用着急这件事了,而不是想到当下给房东打一个电话,问一下“水号”的事,因为当时他感觉跟房东通话,多少是一件有压力的事。走出一段路程,他才突然惊觉,为什么不在当下把这件事“完结”掉,为什么还要留下它“牵绊”一部分心神,然后才明白又是“拖延”的习惯在作怪,有了这个觉察,强行暂时撇开脑海中那些有压力的声音,他拨通了房东的电话……
试想,若是没有这个察觉,那就真的离开缴费点,然后,又过一段时间才拨通房东的电话,又去一趟缴费点…….在这期间,还需要分出心神牵挂这件事,还要承受“拨不拨”的内在冲突,还总会感觉有什么事情没有“完结”……
纵观整个过程,后者付出的代价,比之前者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耗费大量的心理能量固着在未完结的事情上!所以,解放自己的道路之一——停止拖延,立刻行动!)
即便如此小的事都能带来这么明显的负面效果,对那些“拖延”习惯比较严重的人,他们表现出强烈的心理症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我们面对压力情境,压力情境诱发“不舒服”的体验,为了回避当下的“不舒服”,我们会条件反射的离开“一段距离”,这是较为“消极”的防御方式。这里为什么会用一个负面标签来定义它,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不难发现这类防御方式产生于生命的早期,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能力面对“压力情境”,所以不得不采取“退缩”的防御方式,以与“压力情境”保持一定的距离来避免伤害,而它的更深层意义在于等到发展出足够的能力,就可以正面应对这些“压力情境”,所以它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但是,因为它是我们较早发展出来的一种防御方式,已经成为我们潜意识中的“固化”模式,所以,即使在我们拥有了足够面对“压力情境”的能力和“智慧”之后,这类固化模式也会条件反射的想要参与“防御”过程,就像我们面对危机第一个念头会想到“逃”,而真实的情况是当下的危机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面对,根本用不着“逃”!
如果我们缺乏“冷静”的训练,即便我们拥有处理危机的能力,也会被“消极”的防御方式占据主动,从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训练应对危机的方法,提升自我效能感)
而当下的我们,经由成长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有足够的理由“平衡”早期建立起的“消极”防御模式,如此,避免陷入本能反应的泥淖,防止固化在早期“幼稚”的心理模式中,从而趋向成熟的心理模式。
这里用“平衡”而非用“取代”来说明心理模式之间的关系,是因为早期建立起的防御模式,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意识行为发挥作用,我们遇上“压力情境”仍然会有“不舒服”、想要“回避”的念头和行为表现,但是当下因为掌握了成熟的应对方式,立刻我们会有一个“警觉”,然后成熟的应对方式开始发生作用,以平衡意识中的冲突。这个时候,早期的防御方式可以起到信号的作用,告诉我们“危机”已经到来了!
(“拖延”是生命早期面对“过度压力”形成的防御模式,因为在那个时候,个体还没有发展出应对“压力情境”的能力,所以需要与“压力情境”保持距离来避免被伤害。它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能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但如果在成年以后仍然使用“拖延”策略,这种退缩的防御模式必然不利于个体迎接成长的挑战。)
再来看“拖延”的危害,我们说它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方式,在生命的早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为早期的生命有父母的保护,也具有不必应对“危机”的权利,从而避免在还没有能力处理“危机”时,遭受更大的创伤。但是,当生命日渐成长,当我们逐渐有能力面对“危机”并且必须面对“危机”之时,“拖延”反而会增强“紧张”和“焦虑”,产生“消极的体验”,比如“无助感”和“无能感”,从而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自信心,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这样的例子在当下的人群中并不少见,因为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表现,“工作”、“学习”、“生活”等等,但凡有压力的事,而压力越大,想“拖延”的表现就越明显,于是,逐渐陷入烦恼和纠结的恶性循环之中!
所以,要“超越”拖延,首先要有面对“不舒服”的勇气和准备,这就是“蜕变”需要付出的代价。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