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是一个压力无处不在的社会。
40、50后正面临生老病死的压力;
60、70后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责任、工作、生活缺一不可;
80、90后是新崛起的主力军,然而票子、车子、房子、结婚、生娃每一个都可能成为压垮新一代的最后一根稻草;
00、10后竞争压力的起跑线早已从3岁被提前至早教阶段,甚至是胎教阶段。
就拿80后而言,据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调查:80后的平均月收入为5000元,10个80后中有2个月入不到3000元,只有一个能月入过万。以上海为例,在2002年,平均2个月工资可以买1平米,而2014年,6个月工资才可以买1平米。想买个100平的房子,需要整整50年,这还是在不吃不喝下的计算结果。
面对如此高压的工作和生活,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
当人遇到压力时,通常会有三种反应:
生理反应:头晕、失眠、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等。
心理反应:包括情绪上的焦虑、抑郁、紧张、烦躁等;也包括认知上的“压力有害”或“压力无害”的信念等。
行为反应:攻击反应、逃避反应、亲近反应、挑战反应。
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中的“情绪反应”我们都比较容易理解,是人在面对压力时自然而然会产生的反应,我们无法轻易改变。心理反应中的“认知反应“”则主要是指当我们面对压力时,我们主观上是如何认知界定压力的。曾经有一个研究:1998年,3万名美国成年人被邀请回答,过去一年他们承受的压力状况。同时他们被问:你认为压力有碍健康吗?8年后,研究人员彻查了公开记录。坏消息是——高压提高了43%的死亡风险。但,提高的死亡风险,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那些承受了高压力,但不认为压力有害的受访者,是调查中死亡风险最低的,甚至低于那些报告自己只承受着很少压力的人。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杀人的并不是压力,而是相信压力有害的信念。因此,将“压力有害”的信念模式转变为“压力有益”的信念模式是我们应对压力的第一步!
而压力来袭时的4种行为反应则是本文的重点!具体如下:
攻击反应:当面临压力时,采取攻击他人或事物的行为来应对压力。(如:语言攻击:谩骂;行为攻击:摔东西等)
• 捏捏族
我们常常能听到有人为了发泄压力,去大型超市将方便面或饼干捏碎,或者去面包店将面包捏烂等不道德的行为。
• “虐童”事件
近年来,各地报道的幼师“虐童”事件也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教师或保育人员因压力过大而因此将压力发泄在幼童身上的例子。如:西安枫韵蓝湾幼儿园被爆长期给孩子服用一种抗病毒药物“病毒灵”。起因是孩子要是生病不去上学,幼儿园就收不到费用;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的颜艳红在该园活动室里强行揪住一名幼童双耳向上提起,同时让另一名教师用手机拍下,之后该视频被上传到网上。据知情人士透露,女幼师颜艳红虐待儿童,或因感情受挫和低薪有关。她在其微博和空间曾写到“他对我不好,我就要发泄! ”“他不爱我,烦死了! ”。因为她认为幼师是一份苦差事且低薪,导致其心理反差极大。
逃避反应:当面临压力时,采取逃避的态度和行为来应对压力。
• “压力繁殖”现象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美国退役军人办公室,曾跟踪过1000多名成年人达10年之久。研究之初,工作人员问参与者是如何应对压力的。那些说试图逃避压力的人,在接下来的10年内,更容易变抑郁。他们在职场和家里,经历了更多的冲突,得到了更多的负面结果,比如被炒鱿鱼或者离婚。逃避压力,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心理学家把这种恶性循环叫做——压力繁殖。让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运作的。
举个例子,当一个学生认为学业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那么他选择“逃避”的压力反应,继而做出——逃课的压力反应行为。尽管他暂时缓解了学业带来的压力,但由于逃课的行为使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成本来弥补逃课落下的学业,反而更增加了学业的压力。这就是“压力繁殖”现象。
• 长期逃避压力——抑郁症
科学研究认为,持续的压力会造成其中一种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减少,从而诱发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跃至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疾病。另据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以达9000万。在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有10%至15%的人最终可能死于自杀。
亲近反应:当面临压力时,采取与他人联结或亲近的行为来转移和应对压力。(如:参加社交活动旅游、唱歌、运动等)
(注:攻击反应与亲近反应中都涉及到“自我”与“他人”两个方面,但攻击反应中的“自我”与“他人”是对立的关系,而亲近反应中的“自我”与“他人”是联结的的关系。所谓“联结”,就是通过与他人社交的方式来化解、转移或释放目前的压力。)
• 哈佛压轴大戏——裸奔(Primal Scream)
在每学期期末复习周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期末考试开始的前一天晚上12点。准备参加裸奔的同学们齐聚在哈佛Yard的北面,开始做裸奔前的热身运动。在跑步之前,他们还会集体尖叫,Primal Scream也因此得名。“如果连裸奔都不怕了,那么期末又算得上什么呢?”
• 英国伦敦——枕头大战
2015年4月4日,英国伦敦,民众在特拉法加广场参加枕头大战来释放压力。
挑战反应:当面临压力时,采取挑战的态度和行为来应对压力。
• 挑战反应 ≠逃避反应
逃避反应中,面临压力的人往往是因为害怕面对而选择逃避,独自忍受。而挑战反应中,面临压力的人则是在肾上腺激素的刺激作用下调动全身的技能更专注于如何来应对压力。当专注于艺术或技能里,以下人员都表现出强烈的挑战反应:画家、运动员、音乐家、医生。
以上所描述的这四种反应,无论是攻击反应还是亲近反应,逃避反应还是挑战反应,并无好坏对错之分,只是当我们面对不同的压力时,需要结合当下的情境和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压力反应,从而帮助我们摆脱目前的困境。尽管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攻击反应和逃避反应会给他人和自身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但举个例子,当我们面临歹徒的袭击时,攻击和逃避反应都是最优的选择;当面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逃避反应则是最优选择;而当面临完成任务的压力时,亲近和挑战反应则优于攻击和逃避反应。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在当代社会,“吐槽”这种带有轻微语言攻击倾向的反应行为也越来越能被大众心平气和地接受。在不损害对方利益和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集体吐槽”成了工作生活,茶余饭后缓解压力的“主食”。当红网络节目“吐槽大会”就是最好的例证。你怼我,我怼你,所有人在互怼的过程中不仅缓解了压力,还深化了友谊,多好!
因此,当压力来袭时,选择最适合当下的压力反应,攻击、逃避、亲近、挑战,总有一款适合你!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所著的《自控力》 一书。)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