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新年,中国人无论身处何处,都要在春节期间努力争取回老家过年,这也是中国闻名于世的每年一度“人类大迁徙”。喜迎新春之余,是否还有一些你不想却不得不的事要说道说道呢?
高高兴兴地回了家,孩子们都兴奋地去“逗利是(红包)”,而大人们除了忙碌着过年的琐碎杂事,还有就是准备银子“派利是”了。
派不派?我想只要按家乡习俗该派利是的人是不好意思不派的。
派多少?那也要根据各地的习俗惯例了。如果别人都是1000元起,你敢给100元?但如果是在广州,一般5~20元不等(特别关系的另论),讲究的是个意头,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就不会纠结自己是不是会给少了。
我们为什么要考虑当地派利是的习惯水平呢?大家也许会说是讲究个平等往来吧。可是,平时你明明就是个很特立独行的人呀,为什么这次就不能继续保持自己的个性了呢?
这个现象就是有趣的从众心理了。从众的过程以一种几乎意识不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价值观和统一性,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比如你去参加一场音乐会,结束时前后左右的粉丝们都起立鼓掌,而且你看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加入起立鼓掌的行列,此时你还能稳坐在座位上吗?当然,除非你非常不喜欢这场音乐会。
又比如,我们都试过在马路一侧等待行人绿灯以便穿过马路,此时马路两侧都没有汽车通过。如果等候的人都很规矩地站立等待,相信想闯红灯的人也会静候绿灯亮起再通过;但假如此时有人快步地闯行人红灯通过,很快你就会发现开始陆续有人闯红灯了。
有时候从众是无伤大雅的,而有时候却会无意识地使自己成为破坏行为的执行者。
二战期间的大屠杀曾上演过悲惨的一幕,战士们不愿与自己的亲密战友区分开,即使是去执行自己不愿执行的杀人任务。1942年7月的一个早上,驻扎在波兰的近500名德国后备军警被叫醒,深受爱戴的长官宣布,接到命令要将附近村庄1800名犹太人中的成年男子押送集中营,并射杀所有的妇女、儿童和老人。面对如此血腥的命令,长官主动提出让年长不适合这个任务的人退出。然而,只有12人退出,其他人参与了屠杀,很多人事后出现了身体的不适。
所以,我们到底要不要从众?什么时候可以从众呢?这个问题就留待大家去思考了。
壹点灵,壹点心香,漫步前行
成为壹点灵专栏作者,写专属于心理学的班马文章
欢迎投稿及勾搭:wenzhang@yidian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