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王兰华,我能感受到你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妈妈是给予你生存保障的人,却也是持续消耗你情感能量的人。这种养育之恩,与情感伤害的矛盾,让人很有压力。 妈妈有她的局限认知,但你的感受是真实的, 你现在的痛苦,恰恰证明你拥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很多在打压式环境中长大的人,会逐渐麻木或认同伤害,而你敢于承认「妈妈让我痛苦」,这本身就是改变的起点。 不必急着原谅,先把能量收回到自己身上:好好吃饭、认真学习、结交让你感到轻松的朋友。当你内心的力量足够强大,自然会知道如何与她相处——或许是保持距离的感恩,或许是有限度的接纳,但无论如何,你都值得一个被温柔对待的人生。
谢谢你的认可😊。
『玫玫』:感谢您带我找到了平衡点,您的建议让我放松了很多。[大笑]
感谢您带我找到了平衡点,您的建议让我放松了很多。[大笑]
宋芊慧:晚上好同学🙂。你的描述让我感受到你正处在一种复杂的情感冲突中,母亲照顾你,给予你经济支持,但你们在情感、认知和生活方式上的摩擦又让你感到消耗和痛苦。这种矛盾可能会引发内疚、愤怒、无助的混合情绪,你有这样的感受是很正常的。你可以试着理解妈妈,是不是姥姥对妈妈的教育也是这样的呢?所以妈妈延续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和妈妈争辩,你可以用简短的话回应妈妈,不反驳并不是就代表认同,而是把能量留给自己。多和能够给予你积极反馈的人聊天,你的朋友、老师等,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不改变母亲,也允许自己对妈妈又爱又怨。🙂
晚上好同学🙂。你的描述让我感受到你正处在一种复杂的情感冲突中,母亲照顾你,给予你经济支持,但你们在情感、认知和生活方式上的摩擦又让你感到消耗和痛苦。这种矛盾可能会引发内疚、愤怒、无助的混合情绪,你有这样的感受是很正常的。你可以试着理解妈妈,是不是姥姥对妈妈的教育也是这样的呢?所以妈妈延续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和妈妈争辩,你可以用简短的话回应妈妈,不反驳并不是就代表认同,而是把能量留给自己。多和能够给予你积极反馈的人聊天,你的朋友、老师等,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不改变母亲,也允许自己对妈妈又爱又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