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由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一般通过谈话形式,有系统框架地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困扰的过程。
一、心理咨询基础概念
在心理咨询中,前来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人被称为“来访者”。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与来访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访关系。
咨访关系是来访者与咨询师形成的工作关系,既不会停留在较浅的礼节性交流,也不会过度亲密、突破专业原则。
心理咨询师谨遵咨询伦理,保护来访者的隐私,同时向来访者说明须知的事宜。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保持积极关注,耐心地支持来访者。
咨询过程可能涉及来访者个人生活、工作和人际等各方面,咨询师帮助来访者综合各方面信息,发现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善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整个过程,咨询师起到协助、指导的作用,不会主观地指示求助者如何做,而是与求助者共同分析、讨论、设想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以及不同方案可能导致的不同后果。
简单来说,心理咨询师就是来访者的镜子。不仅帮他(她)看到自己不曾觉察的那一面,还会将阳光折射到他们内心寒冷的地方,照亮并温暖他们。
美国心理学会(APA)这样解释心理咨询可以解决的问题:
心理咨询可以缓解情绪症状,改善人格,减少症状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在工作、学校、人际关系中的适应能力,使人更倾向于做出健康的人生选择,以及其他咨询关系中可提供的改变。
二、心理咨询VS普通聊天
心理咨询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专业助人服务,心理咨询师在该过程中需要对来访者保持积极关注、包容和支持、中立不批判。咨询过程中聚焦心理困扰,帮助来访者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普通聊天过程中没有任何要求和规则,无法限定对方的言语、无法要求对方积极回应、接纳情绪、以及不强加个人建议或价值观等。聊天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情感联络等,有时可以起到安慰效果。
三、心理咨询的相关设置
1.执业要求
必须经过专业受训,具备咨询胜任能力,并遵守专业伦理。
2.咨询方式
面对面咨询、视频咨询能更好地保证效果,除非条件限制,一般不推荐电话、语音和文字方式。
3.咨询环境
须在一个独立、安全、私密的空间进行咨询,不可在公共场所,尽量避免无关人员干扰。这样的环境能够保护自己隐私,也更加能让自己坦然放心地表达,以保证咨询效果。
如果是音视频咨询,推荐佩戴耳机,避免受到打扰、信息泄露。同时,请尽量使用稳定的网络进行视频/语音,遇到问题请及时与咨询师联系,一起讨论和应对。
4.咨询时长
每次大约50-60分钟,每周1-2次是较合适的频率,咨询时间设置由咨访双方协商决定,以相同时长和固定频次定期进行为宜。
例如每周五晚20点进行60分钟的咨询,后续除节假日外均如期进行。
时间限定原则要求咨询师不能随意延长或缩短咨询时长。警惕随意更换、增减咨询时间的情况。
5.咨询次数
咨询8~30次的情况较普遍。对于心理咨询需要进行多久,没有统一的答案。心理咨询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即时性的帮助。
我们内心的困扰,大多是很长时间形成的,去面对、了解、探讨、获得改善,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专业心理咨询没有“速效”、“包治百病”,请勿轻信过度承诺咨询效果的宣传。
四、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
除了保密例外情况,咨询师严格保护来访者隐私,未获得来访者同意,不得泄露相关信息和咨询过程。咨询过程交谈的内容都是严格保密的,为来访者的隐私保密是咨询师必须要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来访者可以放心谈论困惑或问题。
如有保密例外的情况,咨询师都会与你提前确认,那什么情况属于保密例外呢?《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对保密原则的应用限度进行了说明,下列情况为保密原则的例外:
-情形1:心理师发现来访者有伤害自身或他人的严重危险;
-情形2: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等受到性侵犯或虐待;
-情形3: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其他情况。
在遇到上述情形1和2时,心理咨询师有责任向来访者的合法监护人、可确认的潜在受害者或相关部门预警;在遇到情形3时,心理咨询师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并按照最低限度原则披露有关信息,但须要求法庭及相关人员出示合法的正式文书,并要求法庭及相关人员注意对专业服务相关信息的披露范围。
参考文献:
[1]赵静波, & 季建林. (2007).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保密原则.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4), 78-80.
[2]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标准制定工作组. (2018).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 心理学报, 50(11), 1314-1322.